乳果糖联合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2015-12-21 08:07廖丽容罗伟燕凌小容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血氨食醋肝性

刘 慧 廖丽容 罗伟燕 凌小容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高州525200

乳果糖联合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

刘 慧 廖丽容 罗伟燕 凌小容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高州525200

目的 观察乳果糖联合食醋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9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采用护肝、抗肝昏迷、降酶、退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乳果糖、食醋、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结果 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7.1%,对照组为47.1%,平均清醒时间观察组为2.8d,对照组为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乳果糖联合食醋保留灌肠在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乳果糖;食醋;保留灌肠;肝性脑病;观察

肝性脑病是重症肝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肝性脑病的发病基础是重症肝病患者出现代谢紊乱,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严重者可昏迷,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目前比较公认的理论仍然是氨中毒学说[1],肝性脑病患者血氨水平升高是主要的临床特征,目前维持肠内呈酸性pH值通过降低血氨来治疗肝性脑病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基于此理论,我们将乳果糖联合食醋保留灌肠用于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延续生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肝性脑病均诊断明确,符合诊断标准[2]。排除合并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及功能衰竭的患者。其中男44例,女25例,年龄31~73岁,平均(50.1±6.9)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观察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9.6±6.4)岁,对照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1.0±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治疗方法:67%的乳果糖口服液60mL以及30%的食醋100mL+0.9%氯化钠溶液100mL配成200mL灌肠液灌肠,每天早晚各一次。保留灌肠的同时精氨酸20g、谷氨酸钠23g、肝安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对照组仅给予静脉药物治疗,同观察组,不用保留灌肠。

1.3疗效判断

采集肘静脉血检测治疗前后24h血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正常范围15~55μmol/L。监测患者肠道pH值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神志情况。疗效评价方法:显效为血氨恢复正常,患者意识恢复;有效为血氨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超过50%,意识好转;无效为血氨下降不明显,患者意识也无明显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浓度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氨浓度变化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氨浓度变化比较(

组别n血氨浓度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35198±95108±65观察组34226±83 68±29 t 1.3023.281 P>0.05<0.01

2.2两组治疗效果及清醒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例数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平均清醒时间,观察组为2.8d,对照组为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及清醒时间

3 讨论

肝性脑病又被称为肝性昏迷,主要是由严重的肝病引起,以代谢紊乱为基础,出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患者可出现行为市场、意识障碍、昏迷等。有急性与慢性脑病之分。导致肝性脑病的疾病常见的有重症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中毒性肝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门-体静脉分流术及其他弥漫性肝病终末期,其中肝硬化导致的肝性脑病最常见,大约占到了70%。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包括上消化道出血,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使用镇静、安眠、麻醉药物,患者便秘、感染、尿毒症或者创伤等。发病机制主要为,以上诱发因素导致神经毒质产生增多,或者导致神经毒质毒性效应提高,脑组织对毒性物质敏感性增加,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加,有利于毒性物质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因原发疾病不同、肝细胞损害程度差异、起病急缓、诱因不同等而存在差异。因为导致肝性脑病的原发疾病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早期症状不典型、变异性是其特点之一。但大多患者均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以及相关的体征。患者在原发肝脏疾病临床表现的基础上,还存在性格、行为、智能异常以及意识障碍等特殊改变。急性肝性脑病前驱期非常短暂,起病急,患者迅速进入昏迷,大多患者昏迷出现在黄疸之后,也有部分患者意识障碍发生在黄疸出现之前,容易被误诊为精神病。慢性肝性脑病患者起病隐匿,最初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容易被误诊或者漏诊。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负氮平衡,因此应给予足够的蛋白质,但是肝性脑病是高蛋白饮食的主要副作用,因此对于肝硬化患者,如果存在肝性脑病情况,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保证足够的热能。对Ⅲ~Ⅳ期的患者,禁止自胃肠道补充蛋白质,可通过静脉注射方式补充;对Ⅰ~Ⅱ期患者每天应将蛋白质的摄入量控制在20g内,病情好转后,可以每3~5天增加10g的速度缓慢增加,提高患者对蛋白质的耐受性。患者完全恢复后,恢复蛋白质每天每千克体重0.8~1.0g蛋白质,维持基本氮平衡。植物蛋白质富含支链氨基酸以及非吸收纤维,非吸收纤维可促进肠蠕动,细菌降解后还能狗降低结肠pH值,加速毒物排出,减少氨在肠道的吸收。因此,肝性脑病患者摄入的蛋白质首选植物蛋白。

肝病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当摄入的含氮食物过多,或者药物的作用,或者胃肠道功能下降,蠕动减慢,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加上肠道菌群紊乱,分泌尿素酶增加,尿素肠肝循环收到影响,多种作用下肠道氨产生量增加。氨可干扰脑组织能量代谢,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因此对肝性脑病的治疗清除肠道内有毒物质尤其是氨的产生和吸收是治疗的关键[3]。慢性肝性脑病多半有血氨升高。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减少氨的吸收和加强氨的排出是药物治疗的主要手段。

乳果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糖,其经口服后,小肠不被分解,进入结肠后,被粪肠球菌、乳酸杆菌等细菌分解为乳酸和乙酸,从而能够降低肠道pH值。酸化的肠道不利于产尿素酶细菌的生长,对乳酸杆菌生长有利,从而使肠道细菌产氨下降;另外,肠道环境酸性有利于氨吸收的减少,并且能够促进血液中氨进入肠道而被排出。乳果糖口服后几乎不被吸收,以原型到达结肠,继而被肠道菌群分解代谢。在25~50g(40~75mL)剂量下,可完全代谢;超过该剂量时,则部分以原型排出。乳果糖能有效降低血氨浓度,尤其是患者意识不清时疗效尤为明显[4-7]。乳果糖属于含酮双糖,人工合成,具有不吸收性特点,不会被结肠吸收。乳果糖保留灌肠,在结肠内,可以被结肠内的有益细菌分解为乳酸和醋酸,对肠道细菌发挥抑制作用,有效降低肠道pH值,抑制氨的产生,同时能够将肠腔内的NH3转变为NH4+,从而阻止NH3的吸收,减少其在体内的蓄积。另外,乳果糖具有缓泻作用,其保留灌肠可促使肠道内的病原体、肠源性有毒物质、机体代谢产物快速排出体外,减少在体内的停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氨的生成,从而达到降低血氨,治疗肝性脑病的目的。杜美玲[8]采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治疗肝性脑病,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未采用乳果糖保留灌肠的患者。庄春柳等[9]采用乳果糖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总有效率为83.4%,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的患者。

食醋是用各种酵后产生的酸味调味剂,化学式:CH3COOH,是弱电解质。成分包括醋酸、乳酸以及多种有机酸。采用食醋灌肠,可将肠道pH值降低到5 ~ 6以下的弱酸性,肠道的弱酸性有利于血氨自肠黏膜逸出进入肠腔,然后形成离子型铵盐被排出体外,达到降血氨的目的,改善患者神志[10]。食醋联合乳果糖保留灌肠可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生长,补充肠道厌氧菌,调节肠道菌群,降低氨的产生及吸收,从而减轻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改善患者病情[11]。陈文炯[12]采用食醋保留灌肠联合东莨菪碱治疗肝性脑病,结果显示有效率(94.9%)明显高于未使用食醋保留灌肠的患者,血氨水平[(211.4±32.2)μmol/L]、MDA水平[(4.4±0.8)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47.3±8.6)U/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食醋保留灌肠联合东莨菪碱可以有效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血氨水平。宋林艳等[13]采用食醋灌肠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肝性脑病,结果显示有效率显著升高,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治疗的患者。董小平等[14]采用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18.2±4.5)h,对照组平均清醒时间(26.7±5.6)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BIL和NH3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司丁等[15-17]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认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食醋灌肠对于解决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高血氨起着重要作用,治疗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果糖联合食醋保留灌肠,能有效降低血氨,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值得临床推广。

[1] 姚光粥.肝性脑病治疗的再认识[J].肝脏,1999,4(2):65.

[2] 2000年全国肝病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病杂志,2000,8(6):324.

[3] 将蓉,陈志琼.乳果糖不同保留灌肠方法对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比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4):366-367.

[4] 姚玉红.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方法的改进[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5):622-663.

[5] 王文斌.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2):6705-6706.

[6] 蔡越飞,马燕华,王有枝,等.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对改良经皮经肝穿刺改良式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后肝性脑病预防和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6):9-11.

[7] 戴敏,杨宏志,肖阁敏.肝性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8):1566-1568.

[8] 杜美玲.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9):42.

[9] 庄春柳,李洁蓉.乳果糖灌肠联合醒脑静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2,10(10):879-880.

[10] 张连军.药物保留灌肠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志,2004,20(9):60.

[11] 罗伟香,刘亮英.肝性脑病保留灌肠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6,12(15):1401.

[12] 陈文炯,林少斌.食醋保留灌肠联合东莨菪碱治疗肝性脑病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3):353-354.

[13] 宋林艳,慕志杰,卢霞.食醋灌肠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6):2407-2408.

[14] 董小平,冉冬梅.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253-254.

[15] 司丁,魏兆勇,陈如通,等.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食醋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3,7(1):54-55.

[16] 宋方敏,赵华.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8,5(5):773-774.

[17] 林伟国,何敏慧,程变巧.乳果糖口服液预防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2):2841-2842.

Lactulose combined with vinegar enema in 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LIU Hui LIAO Lirong LUO Weiyan LING Xiaorong
Gaozhou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 Gaozhou 5252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lysis therapy for hepatic encephalopathy of lactulose and vinegar. Methods 69 cases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of 34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35 cases,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liver protection, anti hepatic coma, reducing enzyme, therapy,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lactulose, vinegar, normal saline retention enema.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77.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47.1%, the average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2.8d, 4.5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Lactulose and vinegar retention enem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Lactulose; Vinegar; Retention enema; Hepatic encephalopathy; Observation

R747.9

B

2095-0616(2015)12-34-03

(2015-03-09)

猜你喜欢
血氨食醋肝性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醋》(GB 2719—2018)的探讨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催陈食醋工艺技术研究前沿
滴定法测定食醋中总酸含量及其不确定度评定
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防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