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艺嘉陈思羽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健美操教师入职前后专业知识发展的调查研究*
孙艺嘉1陈思羽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6名临近毕业的健美操专业学生和99名中学健美操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体育学科知识、体育学科教学法知识进行测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健美操专业学生和中学健美操教师对各类专业知识的掌握均未达到及格水平;健美操专业学生仅在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上略好于中学健美操教师,在其他各类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均低于中学健美操教师;不同层次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部属师范院校优于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省属重点师范院校优于省属一般师范院校。
健美操;教师;学生;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不仅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必备条件,其掌握的程度能够反映出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1]。本研究结合体育学科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将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体育学科知识、体育学科教学法知识作为健美操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框架,旨在测查健美操专业学生与中学健美操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和不同层次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对各类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促进健美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职前和职后健美操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职前健美操教师指师范院校临近毕业的健美操专业学生,职后健美操教师指在职3年(含)以上的中学健美操教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著作,并通过CNKI数据库以“健美操”、“教师”、“专业知识”为主题的关键词进行文献的检索,并对相关检索到的文献进行逐一归纳,为本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随机选择东北和华北地区的部属、省属重点、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共9所,普通高中9所。分别对健美操专业学生和健美操教师发放自编的调查问卷。其中,向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发放157份,回收143份,回收率为91.08%,有效问卷126份,有效率为88.11%;向中学健美操教师发放124份,回收107份,回收率为86.29%,有效问卷99份,有效率为92.52%。采用a信度系数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a系数值为0.886,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水平较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 17.0 社会统计学软件,对健美操专业学生和中学健美操教师的专业知识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各类专业知识上是否存在差异,检验不同层次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在各类专业知识上是否存在差异。
2.1 体育学科教学法知识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健美操专业学生得分率为36.01%,平均分为10.59,最高分为16分,最低分为6分;中学健美操教师得分率为46.50%,平均分为13.95,最高分为22分,最低分为6分。大部分健美操专业学生在教学情境题的回答上过于简单化,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分析与解释不够透彻,导致得分率较低;而中学健美操教师虽然明显好于健美操专业学生,但得分率也未达到47.00%。总体而言,健美操专业学生在体育学科教学法知识的掌握上要低于中学健美操教师(P<0.01)。部属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明显优于省属重点和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P<0.01),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则优于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P<0.05)。
2.2 体育学科知识情况
2.2.1 体育理论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健美操专业学生得分率为46.03%,平均分为14.77,最高分为24分,最低分为6分;中学健美操教师得分率为52.96%,平均分为16.95,最高分为26分,最低分为8分。健美操专业学生在体育理论知识上的得分率还不到46.00%,中学健美操教师也仅略高于50.00%,说明缺乏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认识。总体而言,健美操专业学生在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要低于中学健美操教师(P<0.01)。部属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明显优于省属重点和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P<0.01),而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也明显优于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P<0.01)。
表1 体育学科教学法知识调查表
表2 体育理论知识调查表
2.2.2 运动技能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健美操专业学生得分率为45.52%,平均分为9.09,最高分为12分,最低分为4分;中学健美操教师得分率为49.65%,平均分为9.93,最高分为14分,最低分为6分。健美操专业学生和中学健美操教师在运动技能知识上的得分率均低于50.00%,说明对运动技能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总体而言,健美操专业学生在运动技能知识的掌握上要低于中学健美操教师(P<0.01)。部属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明显优于省属重点和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P<0.01),省属重点师范院校与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运动技能知识调查表
2.3 教育理论知识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健美操专业学生得分率为44.10%,平均分为3.50分,最高分为6分,最低分为1分;中学健美操教师得分率为40.62%,平均分为3.25分,最高分为8分,最低分为1分。健美操专业学生和中学健美操教师在教育理论知识上仅能正确回答少数题目,且得分率均低于43.00%,体现出教育理论知识匮乏的状况。总体而言,健美操专业学生在教育理论知识上的掌握要好于中学健美操教师 (P<0.05)。部属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明显优于省属重点和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P<0.01),而省属重点师范院校与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教育理论知识调查表
2.4 课程知识情况
2.4.1 一般性课程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健美操专业学生得分率为44.20%,平均分为4.56,最高分为7分,最低分为2分;中学健美操教师得分率为53.50%,平均分为5.35,最高分为8分,最低分为2分。健美操专业学生和中学健美操教师在一般性课程知识上的得分率均低于54.00%,说明在一般性课程知识的掌握上比较薄弱。总体而言,健美操专业学生在一般性课程知识的掌握上要低于中学健美操教师(P<0.01)。部属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明显优于省属重点和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P<0.01),而省属重点师范院校与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无显著差异(P>0.05)。
2.4.2 体育课程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健美操专业学生得分率为35.61%,平均分为4.85,最高分为8分,最低分为2分;中学健美操教师得分率为39.00%,平均分为5.46,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4分。健美操专业学生和中学健美操教师在体育课程知识上的得分率均低于40.00%,说明缺乏对体育课程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总体而言,健美操专业学生在体育课程知识的掌握上要低于中学健美操教师(P<0.01)。部属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略低于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P>0.05),但明显优于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P<0.01);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则优于省属一般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P<0.01)。
表5 一般性课程知识调查表
表6 体育课程知识调查表
3.1 职前与职后健美操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
专业知识是健美操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2]。本研究结果显示,健美操专业学生和中学健美操教师在各类专业知识上的得分率均低于54.00%,这与马云鹏[3]对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教师专业知识得分率低于60.00%的调查结果比较接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健美操专业学生除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外,没有机会亲临教学一线,对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教学方法、体育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缺乏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与了解;而中学健美操教师虽然具有基层教学与实践的经历,但由于缺乏和忽视了入职后的岗位培训与研修活动,加之对体育前沿知识和全新教学理念的生疏,导致在各类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与健美操专业学生同处于不及格的水平。整体而言,健美操专业学生和中学健美操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不容乐观,已很难保证体育教学的基本质量,甚至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3.2 职前与职后健美操教师专业知识存在差异的原因
健美操教师在入职前和入职后所具有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是截然不同的[4]。本研究结果显示,健美操专业学生仅在教育理论知识的得分率上略高于中学健美操教师,在其他各类专业知识的得分率上均低于中学健美操教师,且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师范院校均开设了学校心理学、学校教育学、体育教学论等教育类通识课程,健美操专业学生通过相关教育课程的学习,对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已具有一定的认识[5];而中学健美操教师主要由于接受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时间相对久远,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已逐渐消退或淡忘,导致在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上略低于健美操专业学生。中学健美操教师在课程知识、体育学科知识、体育学科教学法知识上明显优于健美操专业学生的原因主要与其拥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历和对体育基础教学改革的了解有关,特别是在教材的把握、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分析、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置等方面均要优于未踏入教学一线的健美操专业学生。相反,健美操专业学生则更看重术科技能,进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造成对这些专业知识的掌握通常只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没有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教学实践紧密的结合,从而导致在得分率上远低于中学健美操教师。
3.3 不同层次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存在差异的因素
不同层次师范院校在办学理念、师资水平、学科建设、生源质量、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6]。本研究结果显示,部属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在各类专业知识的得分率上优于省属重点和省属一般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的情况并非绝对,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在体育课程知识的掌握上要略好于部属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但就整体而言,部属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优于省属重点和省属一般师范院校的特征十分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多方面复杂的因素构成的,具体表现在部属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准确,办学思路清晰,已彰显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在人民教师的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7];而省属重点师范院校面临着办学资金紧张、发展定位不清、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困境[8],致使在人才的培养成效上不及部属师范院校;省属一般师范院校由于近年来刚刚由专科晋升为本科师范院校,在学校建设、学科发展、师资配备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短期内无法与部属师范院校和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相抗衡。
4.1 健美操专业学生和中学健美操教师对各类专业知识的掌握均未达到及格水平,已很难保证体育教学的基本质量。
4.2 健美操专业学生和中学健美操教师在教育理论知识、课程知识、体育学科知识、体育学科教学法知识的掌握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健美操专业学生仅在教育理论知识上优于中学健美操教师,在其他各类专业知识上均低于中学健美操教师。
4.3 不同层次师范院校健美操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而言,部属师范院校优于省属重点和省属一般师范院校,省属重点师范院校优于省属一般师范院校。
[1]梁永平.梁永平.职前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3(1):106-112.
[2]许建生.健美操教师素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
(10):101-104.
[3]马云鹏,赵冬臣,韩继伟,等.中学教师专业知识状况调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57-64.
[4]谷忠德,孙红梅,钟亚平,等.试论高等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及培养——基于知识结构的视野[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1):104-109.
[5]关博,杨兆山.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体育与科学, 2014(3):83-87.
[6]孙弘安.地方高师院校提升办学水平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19):23-24.
[7]杜放,张守伟.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审视与考量[J].体育文化导刊,2014(7):141-144.
[8]李中华,刘鹏飞.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的科学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56-58.
The Development of Aerobics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duction
SUN Yi-jia, etal..
(PE Department,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This research mainly use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ethod to survey and analyze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ory knowledge, curriculum knowledge, sports knowledge, sports disciplines teaching method of 126 aerobics students near graduation and 99 middle school teachers. The result shows: the gymnastics students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did not pass the level of all kind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erobics majors master the education theoretical knowledge only slightly better than middle school aerobics teachers, whild they master other kind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worse than middle school aerobics teachers;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of colleges aerobics students’ mastery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reflected in the students from ministry affiliated normal colleges are better than those from provincial key normal colleges, while students from provincial key normal universities are superior to those from the provincial general normal colleges.
aerobics; the teacher; student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4YJC890004)。
孙艺嘉(1991-),吉林长春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