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城市生活背景下昆明市成年男性对健身项目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

2015-12-21 08:35:30杨贵军
体育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昆明市群体体育

杨贵军

(云南财经大学体育部,云南 昆明 650221)

基于现代城市生活背景下昆明市成年男性对健身项目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

杨贵军

(云南财经大学体育部,云南 昆明 65022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昆明市成年男性群体进行健身锻炼项目选择的影响因素调查,其结果是:昆明市参与体育锻炼的成年男性中,青年男性多安排在下午四点以后和晚上进行,周末参与锻炼相对较为集中人数也多,中老年男性则多安排在早晨、下午或晚饭后进行;在学历结构上,中青年男性多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约有2成具有研究生学历,老年男性相对学历程度偏低,且身体状况也远不及中青年男性;中青年男性群体(尤其是青年男性)参与健身锻炼的项目选择较为丰富(多为2-3项),老年和离退休男性群体健身锻炼项目选择较为单一固定,但这一群体锻炼意识和持久性较强;中青年群体由于收入水平较一般群体高,可用于锻炼方面的支出相对也多,而且他们获取健身锻炼的信息量大、渠道多样,所接受健身方面的指导也较广;老年男性群体因多种因素和观念的影响,他们用于体育锻炼的消费相对较少,加之信息获取渠道单一,一些新健身理念短时间难以接触到,这也是造成这一群体健身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总之,影响城市成年男性参与健身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基于这一现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为昆明市成年男性健身锻炼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昆明市;成年男性;健身项目选择;影响因素

1 前言

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城市,亦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和商业贸易中心,全市辖六区八县,常住人口630万(2012年统计),男性人口317.58万[1]。随着近十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全市人口密度日趋加剧,对于处于社会中低层的群体来讲由于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加大,加之可用于锻炼的时间有限、锻炼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等一系列因素,造成该城市的居民尤其是处于社会中坚力量和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男性群体体质健康状况整体下降[6]。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力资源供求不均衡,特别是高素质人力资源相对欠缺的情况下,成年男性身体健康状况的优劣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可谓关系重大,需要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昆明市内五华、盘龙、西山、官渡、东川、呈贡和昆明市周边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安宁、晋宁、宜良、石林10个行政区(市)、县符合本次调查条件的成年男性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文献,内容涉及训练学、统计学、逻辑学、运动医学、心理学等一些基础学科,并查阅2012版云南省年鉴和近年在中国期刊网上收集到的健身与保健方面的调查报告和相关论文。

2.2.2 问卷调查法

2.2.2.1 问卷设计:围绕健身锻炼各方面因素,从昆明市成年男性参与健身锻炼的基本情况、健身锻炼场所和项目选择、影响健身锻炼的内在因素和影响健身项目选择的外在因素等4个方面,共设计了14个大项,近53个小项供调查对象进行选择。

2.2.2.2 问卷发放与回收:问卷由专人到调研现场进行发放和回收,采用当面填写,完成后立刻收回方式进行。问卷发放分两批进行,共随机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76份,回收率97.6%,有效问卷951份,有效率97.43%。

2.2.2.3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问卷终稿经5位专家(参与问卷修订专家除外),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评分,有较高的效度;采用二次问卷填表方式进行测试,40个问卷者间隔3个月,进行相同内容的问卷测试,测试信度为:R=0.87,P<0.01。说明可靠性显著,两次调查存在高度相关,问卷信度符合要求。

2.2.3 数理统计法

回收的问卷经过筛选整理,将有效问卷作为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4 逻辑分析法

在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和一些相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比较与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昆明市成年男性参与健身的基本情况

3.1.1 昆明市成年男性参与健身的年龄分布

经调查,昆明市成年男性参与健身锻炼的年龄分布情况为:22-29岁有145人,占15.2%;30-37岁有131人,占13.8%;38-45岁有314人,占33%;46-53岁有200人,占21%;54-61岁有100人,占10.5%;62岁以上的61人,占6.5%。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年男性所占比例最高,而青年与老年男性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咎其原因,中年男性经过近十几年的奋斗和奔波,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有了相当基础,对身体锻炼较为重视,而青年男性因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经济和社会地位还处于发展阶段,加之自恃年轻身体健康,故而参与身体锻炼积极性不高(更多只是处于一种爱好),老年男性则多因身体有这样或那样慢性疾病,再有部分老年人家负担过重(帮子女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相对能常年坚持参与健身锻炼的人也少些。

3.1.2 昆明市成年男性参与健身锻炼群体的文化程度分布

通过问卷调查,昆明市成年男性参与健身锻炼群体的文化程度大致为:大学以上学历有531人,占55.8%(其中大学专科、本科有447人,占47%、硕士研究生有58人,占6.1%、博士研究生有26人,占2.7%);中专及高中学历有302人,占31.8%;初中以下学历118人,占12.4%。从上述数据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成年男性参与体育健身群体的文化程度相比较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正因为现代城市人群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对身体健康的认知度理解也相对较高,深知愉快健康地工作和幸福安逸地生活离不开身体健康作保证,为此自觉有目的地参与健身锻炼的积极性相对较高[8]。另外,也基于上述原因,城市广大健身爱好者参与健身锻炼对国家进一步在城乡推广、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3.1.3 昆明市成年男性参与健身锻炼群体的职业分布

本文所调查的对象是昆明市和省属的国家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包括教师、一般干部、工人)、退休人员和部分私营从业人员成年男性四大群体中参与体育健身的情况。从实际调查和统计情况看,国家机关公务员和企事业公职人员都属于有固定职业、收入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们工作、休息时间相对稳定,故这部分群体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也较高;部分私营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和职业稳定性变化较大,这部分人尽管有参与健身锻炼的愿望,但受上述因素影响,参与健身锻炼的人数群体相对偏低;退休人员属无职业者,他们的收入水平虽不算高,但多数人也处在中游水平,而且可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由于年龄关系这部分人群很注重身体保养和健身锻炼[7]。统计结果是:国家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群体占调查人数比例的56%,人数有533人;退休群体占36.4%,人数有346人;私营从业人员群体占7.6%,人数只有72人。

3.1.4 昆明市成年男性参与健身锻炼群体的月收入情况

经问卷调查,昆明市成年男性中参与健身锻炼的这一群体月收入情况普遍不高,月收入在1200-1600元的有32人,占3.4%;月收入在1600-2400元的有53人,占5.6%;月收入在2400-3000元的有153人,占16.1%;月收入在3000-3400元的有269人,占28.3%;月收入在3400-4000元的有319人,占33.5%;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有125人,占13.1%。从以上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被调查的男性群体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含了月收入在1200-2400元以内,这一层次的人多为社会低收入或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收入有限,多数时间都用在了为生活为前途打拼上,因此参与健身锻炼的时间较少或者说没时间锻炼;第二层次包含了月收入在2400-4000元左右这一群体,尽管他们的收入不算高,但相对已较为稳定,加之年龄多半已到30-35岁阶段,故有着较强参与健身锻炼的愿望;第三层次主要包含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这一群体,该群体人员多为担任一定领导职务或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阶段,工作压力和生活负担都很重,除部分退休人员外,尽管有着强烈的健身锻炼愿望,但由于受工作、生活所累,参与锻炼相对较第二层次要低许多,而这部分群体恰恰又多为社会中坚力量,因此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心和重视。

3.2 昆明市成年男性对健身场所与健身项目的选择

3.2.1 昆明市成年男性对健身锻炼场所的选择情况

调查显示,选择在社区、公园或城市公共广场锻炼的人最多,排在第一位,占36%;选择在马路边和公用空地锻炼的排在第二位,占25.2%;选择在收费体育场馆和各类度假村场馆锻炼的排在第三位,占22.8%;选择在周边学校或免费体育场锻炼的排在第四位,占11%;选择在家中锻炼的排在最后一位,只占5%。从上述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社区、公园、城市广场是多数健身者首选的锻炼场所,免费的体育场馆竟然排在收费场馆之后确实有些预料之外。通过进一步调查分析,这一现象也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提供的免费体育场馆少,分布不均衡,致使锻炼者无从选择,其次在当前全民健身大政策的倡导下,虽然部分社区、住宅集中区周边学校体育场馆大都向市民开放,但为了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这样的开放基本都是限时有条件的开放,而且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也较差,这也是众多锻炼者较少选择前往锻炼的主要原因;二是随着近些年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可用于支付消费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加之收费体育场馆无论从服务内容还是服务质量都有很大选择余地,锻炼环境也远远好于免费体育场馆,故而人们宁愿花钱来选择自己喜爱的场所和项目进行健身消费。

3.2.2 昆明市成年男性对健身锻炼项目的选择情况

从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市成年男性在健身项目的选择上,跑步、健身走排在第一位,其原因主要是受场地限制小,既可以在专门场地进行锻炼,也可以在小区周边和住宅附近公园亦或马路人行道上进行,且几乎不用投入费用,故而参加此类锻炼的人数最多;排在第二位是羽毛球,羽毛球这一项目总体来说投入资金不算高,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且技巧和娱乐性较强,作为竞技项目既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吸引力,作为大众健身又有广泛的参与特性,再有昆明市近年羽毛球开展普及非常好,场地设施相对完善,每年都会举办不同层次的业余比赛,

这些因素都是吸引广大爱好者加入到羽毛球锻炼中来的有利条件;排在三、四、五、六位的是器械健身健美、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这几个项目比较适合中青年男性特点,这些项目既有较强的竞技性和运动刺激性外,它对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缓解工作压力、强身健体塑造良好的气质形象都是最佳选择。也正是基于以上特点,所以这几个项目最能吸引青年和中年男性参与;排在第七、八位的是交谊舞和健身舞(操)、太极拳和其他武术项目,由于性别和项目特点原因,选择人数不是很多,但因锻炼的便捷和开销不大主要多为中老年男性参与居多;网球排在第九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加之国际国内赛事活动推广,尽管该项目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大,但因为项目时尚、充满激情和乐趣,同时又是一个很好的社交场所,所以还是能吸引相当一部分中青年甚至老年人参加到这一项目中来;排在第十位是登山,云南省本身就是一个多山的地理省份,昆明市周边乃至各区县都有数量众多的森林公园和名胜古迹,林木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加之近年来随着城市周边农家乐旅游业的兴起,使得久居闹市倍受混浊空气侵害的城里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利用节假日、周末携家人、朋友到周边森林公园和远郊踏青登山,既呼吸了新鲜空气又锻炼了身体,同时还能品尝到口味鲜美的农家小吃,所以近年来选择登山锻炼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另外,排在最后三位的是门球、保龄球、高尔夫球,由于受年龄和经济收入因素影响,参加锻炼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高尔夫项目需要资金投入很大,场地稀少,故而参与人数就更为少有,排名最后也在情理之中。

3.2.3 昆明市成年男性对健身锻炼时间的选择

表2调查显示,昆明市成年男性在健身锻炼时间的选择上有36.51%的锻炼者选择周末或节假日进行锻炼,这一群体所占比例最大排在第一位。

表2 昆明市成年男性对健身锻炼时间选择统计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平时工作太忙压力大,无暇安排进行锻炼,二是由于近十余年来随着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很多家庭都搬到了远离市区的商品住宅区居住,每天来回奔波于住家和工作单位之间,再加上忙于照顾孩子家人,这一切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基于这些原因很大一部分人只能把锻炼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排在第二位是早锻炼,选择在这一时间锻炼的人,多半是常年养成了锻炼习惯,而且上班地点就近,上班时间相对固定的群体;排在第三位是晚上或下午下班以后,这部分群体年轻人居多,由于现在很多单位和公司采用缩短中午休息时间或弹性工作制,一般下午4-5点即可下班,很多年轻人由于没有更多家庭负担,加之又处于社交活动较为频繁年龄段,为工作、为健康、当然也为了今后有更好发展,同时也为了舒缓一天的工作压力,很多年轻人便选择这一时段健身或结伴锻炼娱乐[2]。也有很多单位和公司为了凝聚人气,营造和谐人际环境和工作氛围,也常常利用这一时间组织一些职工的体育锻炼活动。实践证明,这样的体育锻炼活动很受欢迎,尤其能吸引年轻人参与,其作用和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3.3 影响昆明市成年男性参与健身锻炼的内在因素

3.3.1 参与健身锻炼的目的

表3 昆明市成年男性参与健身锻炼的目的统计

表3的调查统计显示,参与锻炼的目的不同,自然会反映出锻炼者参与锻炼的态度和群体面的多寡。在这一调查中,强身健体排在第一位,说明众多锻炼者参与锻炼的主要目的还是强健体魄,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其余依次是体现自身价值、消遣娱乐、社会交往、缓解压力、自立自强、祛病康复。从以上排序中可以清楚看出,现代社会随着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条件的同时,对精神生活追求、对自身价值体现的愿望也日渐高涨,体育已不再仅仅是增强体质与祛病康复的一种手段,而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对自身价值的自我认知和被社会、被他人的认可,同时也是一种丰富生活,消遣娱乐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说体育的普及与推广程度也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文明与开放程度,这也是为什么在本文的调查中,自强自立和祛病康复不再被广大锻炼者列为主要锻炼目的的原因。

3.3.2 参与健身的成年男性获取体育信息的情况

评价一个社会的文明与开放程度,民众对于各种信息的知晓程度和获取情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调查显示,有44.36%的男性通过各类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类体育信息,39.63%的男性获取信息的方式要少些,另外16.01%的男性几乎很少获得体育信息(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男性和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中)。从这一项调查结果得知,这些年随着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大力推广、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工程,再加上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及国内民运会、残运会和城市运动会先后不断举办,各种层次各个方面有关体育、有关健康的宣传报道可谓铺天盖地层出不穷,在这一方面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新闻媒体做了大量工作,也为广大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健身锻炼的环境。但也应当看到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多为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低者),他们获得锻炼和活动的信息相对较少,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要想办法在宣传的形式和手段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力度和广度,尽可能减小宣传上的死角,让更多人能方便地获取各类体育信息,进而得到更为便捷的健康锻炼指导。另外,这一群体的男性也要主动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充分利用身边的现代化手段以及报刊书籍来获取体育的各类信息,并针对自己的情况和条件,制定出合理的为自己所用的健身方案。在这一方面就这一群体来说,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充分利用现代社会各类便捷的工具为自己服务,为健身锻炼服务,这种观念和意识亟待加强。

3.3.3 参与健身的成年男性获取体育信息的渠道

从表4的调查可以看出,昆明市成年男性对体育信息的获取方式主要还是有线电视,现在电视频道数量众多,体育类、健康类节目播出时间大大增加,可以说针对各年龄各文化层次的节目在有线电视网络上都能找到,这就极大地丰富了体育健身者的选择;排在第二位的是互联网络,这一现象看似偶然,其实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现代社会高品质生活已进入到普通家庭,加之宽带网络极大普及和使用费用逐渐降低,电脑和手机互联网普及,人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是最为便捷的途径;利用体育报刊、从同事或朋友以及广播中获取体育信息的人数相对要少些,分列三到五位;排在最后一位是选择阅读体育书籍来获取体育信息的男性最少,只占4.34%,这说明随着现代视听传媒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更乐于接受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方便快捷的方式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而对用传统阅读方式从专业体育书籍中获取信息已被越来越多人的人摒弃,但对于年纪偏大的男性群体来说,由于受观念或条件限制,他们中多数人还是习惯于从相关的体育保健类书籍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表4 参与健身的成年男性获取体育信息的渠道

3.3.4 参与健身锻炼的成年男性获取体育信息的目的

表5 参与健身的成年男性获取体育信息的目的

表5调查显示,学习掌握保健和康复知识排在第一位,占调查人数的51.36%,这说明超过一半多一点的成年男性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比较理性,放在突出位置;娱乐休闲、丰富生活排在第二位,这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有更多的闲钱愿意花更多的时间用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体现出的是人们幸福指数的提高;提高个人修养、提升生活层次排在最后两位,这主要是与当今成年男性群体中所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以及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联,尤其是排在最后一位的提升生活层次,这一群体多为政府部门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中下层人士,他们中有那么一部分人获取体育信息或参与锻炼除了是为了满足前面三项需要外,也不排出想通过掌握更多的体育信息和运动技能以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与各级领导接触的环境中来,以赢得领导认同和好感,为自己今后的晋升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处于现实考虑,这也是一种取巧的选择。

3.4 影响昆明市成年男性对健身项目选择的外在因素

3.4.1 参与健身的成年男性在健身方面的月支出情况

表6 参与健身锻炼的成年男性在健身方面月支出情况

本次调查的男性群体在城市中基本属于中等和中等偏低收入群体,他们多半属于政府机关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87.34%均属于工薪阶层,其余为私营公司职员和个体个体工商户,只有极少数为合资或外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表6显示由于所调查群体来自不同阶层不同行业,收入水平有较大差异,因此他们用于体育健身消费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收入在中高水平的一般都属于城市白领阶层,他们不但收入相对较高,而且工作相对稳定,健身的要求自然也较高。这部分群体每月用于体育健身方面的支出约在150至300元之间;收入在中等或中等偏下的这部分群体人数最多,这部分群体中青年人占据比例又最大,他们中多半基本无生活负担,即便结了婚也大多还没有小孩,加之正处于精力、活力较为充沛年龄段,他们追求的是自由、时尚、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群体除了在其他方面花钱较为大方外,每月用在体育健身上的支出也占据不小比例,约在50至150元之间;月支出在50元以下这一群体相对前两类要少些,约占总比例19.86%;月支出在300元以上的人数最少,只占4.07%;还有17.18%的男性从来没有在健身上投入过资金,他们选择的项目多为跑步、健身走、健身操、太极拳等。

3.4.2 参与健身的成年男性在健身方面的消费情况

表7 参与健身的成年男性在健身方面的消费情况

表7统计显示,参与健身的成年男性尤以中青年占多数,这部分群体注重生活品质,注重社交圈的交往,他们常把工资收入的4.8%至5.3%用在体育健身消费上,这其中购买运动服、鞋帽用品所用开销最大,排在体育健身锻炼第一位;其次购买体育锻炼用器材和到各类经营性健身场所锻炼较为接近分列二、三位;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下,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受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成绩提高以及大量体育赛事宣传的影响,再加上国家投入加大使得各地体育锻炼设施得到大大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锻炼,关注生活质量,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生活已实实在在深入人心,为此人们(特别是成年男性)平时观看体育赛事和参与体育培训的积极性也较过去有很大改变,故而用于赛事观看和体育培训费用排在第四和第五位;排在最后两位的是购买体育健身书刊、报纸和上网查阅体育信息。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在传播渠道和信息来源种类众多,人们可以从各种渠道(如互联网、有线电视体育健康频道、各类视频资料等)获取所需要知识;二是参与健身锻炼的成年男性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群体,这部分人更乐意通过与人交流或培训方式获取相关知识和技能。当然还有一小部分群体,他们从来没有在体育健身方面投入过资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一般较为随意随性,也没有太刻意的目标追求,锻炼多选择免费的锻炼项目作为自己的健身方式进行。

3.4.3 参与健身的成年男性接受社区或是街道组织的健身培训情况

社区或街道办事处组织健身培训应该是推广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场所和组织形式。但就我国目前社区和街道办事处组织构架和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缺陷,众多琐碎繁杂问题难以协调,这其中重视程度、经费和专业指导人员都存在严重不足,再加上参与体育健身的成年男性绝大多数是在职在岗职工,而且中青年居多,这部分群体多半只参加单位组织的锻炼活动或是根据各自喜好自由组成锻炼群体。这部分人占锻炼总人数比例约为63.84%,他们接受培训也多半是单位选聘的专业人员或是各类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专职教练员。而在社区和街道办接受培训的人员多数是已经退休或年龄偏大人员。由于社区和街道办开展的锻炼活动比较单一,锻炼条件相对简陋,在社区或是街道办接受培训和参与锻炼的人数大约只占11.54%,其余的人则从不参加培训,或者是所在社区和街道办本身就从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培训锻炼活动。

4 结论

4.1 昆明市成年男性参与健身锻炼的群体,以中青年居多,因工作和经济压力较大,实际用在健身锻炼上的时间并不多,而且他们中的多数人锻炼缺乏连续性。

4.2 在健身场所的选择上,多以社区、公园、周边学校以及免费体育场地进行活动锻炼。在健身项目的选择以投资少、方便参与且又有实效、较为舒缓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4.3 调查的在职人员,在体育信息、相关知识地获取上既可通过互联网络、有线电视以及体育类书刊报纸上获取,同时还可以通过一起参与锻炼的练友相互交流中获得。

4.4 调查群体的年龄、爱好和经济条件不同每人每月在体育锻炼方面的消费支出相差也较大。年轻人对体育运动较为酷爱且有一定的基础,在体育锻炼上舍得投入,而且多半还是到条件较好的经营性运动场所去锻炼消费;一小部分中老年锻炼者,选择的是高档体育锻炼场所;年纪偏大的锻炼者用在健身上的资金是很有限的,主要花费还是用在购买运动服装、鞋帽以及简单的体育器材上,很少接受专门的健身指导。

5 建议

5.1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全力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文件提出的相关要求和措施制度,对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体育场馆划分出收费时段和非收费时段,对收费时段尽可能降低收费标准,对室外免费体育场所尽量延长开放时间。其次现有的体育场馆在开放时段和付费标准上有多种选择,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不同层次锻炼者的需求;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场所为锻炼者提供锻炼场地。对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体育场馆,可以参照经营性体育场所收费标准开展有偿出租服务。

5.2 建议社区和街道办结合各自的优势有利条件,多组织开展一些有益的健身培训和健身竞赛活动,以便为广大健身锻炼者提供一些科学实用的运动保健知识和健身实践指导,使其健身锻炼活动更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

5.3 各地体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的培训,并在社区和街道办配置专门的健身指导岗位,提供相应的健身场所,以便对社区健身群体提供方便直接的健身指导。

[1]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云南年鉴社.2012云南省年鉴[Z].2012,10.

[2]邹桂芳.我国体育生活化构建策略依据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4):26-28.

[3]董新光.群众体育中忽视建设带来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体育文化导刊,2005(4).

[4]蔡睿,李然,张彦峰等.中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区域差异比较[J].体育科学,2009,29(7):11-18.

[5]朱琳,谢红光.广州市成年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

[6]周秉政.天津市成年女性对健身项目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J].运动精品,2011(2).

[7]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R].2008.

[8]江崇民,张彦峰,蔡睿等.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2009,29(3):12-16.

Adult Male's Choice of Physical Exercises and Its Impact Factor in Kunm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Urban Life

YANG Gui-jun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sports, Kunming 650221, Yunnan , China)

The study is a survey focusing on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hysical exercise choices of the male adults (includ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teachers, private sector employees, workers, and retired people) in Kunming City. The method of the study includes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young male adults are prone to do exercises after 4 PM and in nights. They are also prone to do exercises during weekends. The Middle-aged and senior male adults are prone to do exercises in the mornings, afternoons or after-dinner. In terms of education background,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male adult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a college degree, and 20% of them have a Master degree. The senior male adults have a lower degree than the other male adults, and their health conditions are not as good as the young and middle-aged male ones; the young and the middle-aged male adults, especially the young male adults do exercises in various categories (the majority of them choose 2-3 categories), while the senior and the retired male adults’ exercises focus on one category, but they have a better motivation and persistence in doing exercises; the young and the middle-aged male adults are prone to invest more money in doing exercise and obtain more guidance due to their higher income; the senior male adults are pone to invest less in doing exercises and obtain less information due to various factors. It is difficult for them to learn new knowledge regarding doing exercises,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resulting in their simple and focused exercise. In general, the factors affecting urban male adults participating in exercises are various. Due to the circumstances, the study provides specific suggestions to help male adults in Kunming city improve their physical exercises.

Kunming city; male adults; choice of physical exercises; influential factors

杨贵军(1957-),云南昆明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社会体育学。

猜你喜欢
昆明市群体体育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城市勘测(2021年3期)2021-07-13 02:20:44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
西南学林(2012年1期)2012-11-12 12:57:22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09: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