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丽
海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海口 571000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液循环突然发病的障碍性疾病,由于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组织内部动脉狭窄、闭塞甚至破裂,导致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一次性甚至永久性脑组织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1]。引发脑卒中疾病的致病因素与患者年龄、是否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高血脂症密切相关,甚至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也可能引发脑卒中。临床研究证明[2],引发脑卒中最关键、最致命的因素还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又称高半胱氨酸,是氨基酸半胱氨酸的变异品种,在旁链部份硫醇基(-SH)前面蕴含一个额外的亚甲基(-CH2-)[3]。笔者将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的关系作相关分析,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08—2012-10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80例,男238例,女142例;年龄32~87岁,平均(68.5±12.8)岁;全部患者均发病3d后住院治疗,符合国家脑血管病学术的诊断标准。其中脑梗死270例为CI组,男161例,女109例;年龄32~86岁,平均(67.9±12.7)岁;脑出血患者110例为CH 组,男69例,女41例;年龄34~87岁,平均(65.9±11.7)岁。另选取同期我院住院治疗的非脑卒中患者220例作为对照组,男129例,女91例;年龄33~89岁,平均(67.2±11.8)。对照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和感染甲状腺疾病,半年内也未服用叶酸和B族维生素。3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受试者均在住院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4mL,均在1min内分离血清。选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正常情况的血清HCY 值6~16 μmol/L,>16 μmol/L可判定为高HCY 血症。
1.2.2 血糖、血脂、甲状腺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等检测:受试者均在住院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用真空采血管抽取患者的抗凝血和非抗凝血,再使用全自动化分析仪器分别测定血糖(GLU)、纤维蛋白原(FIB)、低密度脂蛋白(LDL)、甲状腺蛋白(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其中甲状腺蛋白(TG)采用酶法,TC、HDL、LDL-C 采用清除法,纤维蛋白原(FIB)运用分离胶肝素锂管法。
1.2.3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神经缺损程度是根据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学会制定的有关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标准[4],主要检查患者的意识水平、言语功能、凝视功能、四肢肌力、面瘫以及步行能力,最高45分,轻度神经缺损为0~15分,中度神经缺损为16~30分,重度神经缺损为31~45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3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GLU、血糖、血浆FIB 水平等比较 3组HCY、GLU、血浆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GLU、血糖、血浆FIB 水平对比 (±s,μmol/L)
表1 3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GLU、血糖、血浆FIB 水平对比 (±s,μmol/L)
组别 n HCY GLU TG TC HDL LDL-C FIB CI组 270 19.28±10.35 6.75±2.45 1.78±1.25 4.89±1.18 1.42±0.36 2.89±1.08 3.08±0.87 CH 组 110 18.98±1025 6.52±2.07 1.59±1.25 4.75±1.15 1.58±0.25 2.57±0.98 2.96±0.85对照组 220 12.18±4.65 6.12±1.85 1.86±1.35 4.59±1.0 8 1.49±0.35 2.58±0.45 2.74±0.63
2.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比较 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密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的依据之一,见表2。
表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比 (±s,μmol/L)
表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比 (±s,μmol/L)
组别 n 轻度 中度 重度CI组 270 175 13.78±3.25 80 22.58±4.32 15 44.69±11.85 CH 组 110 58 12.36±2.63 36 18.69±3.68 16 38.95±12.3 2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液循环突然发病的障碍性疾病。导致高Hcy血症的形成原因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可能与缺乏维生素B6、B12、叶酸、二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有关,也有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和慢性肾衰竭有关[5]。此外,年龄的增加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等,很可能导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本文结果表明,CI组与CH 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引发脑梗死和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与GLU、TG、TC、HDLC、FIB等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脑卒中的防治应注重尽早使用降低血清的药物[6]。此外,高Hcy血症是反映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之一,其危害已经为临床医学认可,并列入脑卒中预防和治疗中[7]。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高低是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有效反映脑卒中患者病情程度,对临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李萍珠,徐炜新,徐晓萍,等.脑卒中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的分析[J].检验医学,2009,24(11):838-840.
[2]丁修冬,杨江辉,霍爱梅,等.200例脑卒中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及多危险因素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9,16(6):337-339.
[3]孙旦晖,张帆,孙亚楠,等.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检测的意义[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262-2264.
[4]汪国宏,朱幼玲,穆燕芳,等.甲钴胺对脑卒中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干预[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5):14-15.
[5]朱江,朱永庆,高见,等.高血清同型半肤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7):828-829.
[6]史乾兵.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7):458-461.
[7]侯书敏.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肤氨酸在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2,52(28):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