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制剂与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5-12-20 05:46龚考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氟西汀神经功能康复

龚考玲

湖南石门县人民医院长沙医学院附属石门医院 石门 415300

卒中后抑郁症是临床常见卒中并发症,发病率较高,患者常表现为郁闷、忧伤、兴趣减退、情绪低落、体质量减轻以及睡眠障碍等,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以及临床预后,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予以合理有效的抗抑郁治疗对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并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中药复方制剂郁乐疏以及氟西汀进行治疗,均获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01—2014-01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早期抑郁患者123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1例。A组男18例,女23例,年龄31~72岁,平均(60.54±3.21)岁;病变部位:左半球24例,右半球17例;原发病类型:11例脑出血,30例脑梗死。B组男16例,女25例,年龄27~74 岁,平均为(61.13±3.32)岁;病变部位:左半球25例,右半球16例;原发病类型:脑出血12例,脑梗死29例。C组男19例,女24例,年龄25~74岁,平均(61.33±3.47)岁;病变部位:左半球23例,右半球18例;原发病类型:脑出血13例,脑梗死28例。3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以及原发病类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上提出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要点》[2]中的诊断标准;②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3]中的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③均经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4]筛查显示SDS≥41 或者经Hamilton 抑郁量表(HADM)[4]评价显示HADM≥20 分且<35 分者;④均经CT 或者MRI检查证实存在颈内动脉系统脑出血或脑梗死;⑤年龄18~75岁,性别不限;⑥至少有一个肢体的肌力≤4级;⑦均无明显的失语症,均能够配合检查与治疗;⑧患者或其家属均自愿并知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2 排除标准:①具有既往卒中史或抑郁症史者;②年龄<18~75岁;③合并痴呆、失语症等而无法配合检查与治疗者;④合并精神疾病史、酗酒史及滥用药物史者;⑤严重心肝肺肾疾病史、药物过敏者;⑥HADM 评分>35分者;⑦未按规定用药或发生严重并发症影响疗效判定者。

1.3 方法 3组患者均予以卒中基础治疗,包括密切监测和严格控制血糖与血压水平,对于脑梗死患者,予以肠溶阿司匹林口服,100mg/次,于每日清晨顿服,并配合常规康复治疗。A组予以加中药复方制剂郁乐疏,20mL/次,3次/d,连续用药12周为疗程。B组予以加服氟西汀,20mg/次,1次/d,连续用药12周。C组除常规治疗外不再加用任何抗抑郁药物。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采用HADM、SDS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症状变化,同时,采用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NS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统计2组在观察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变化比较

2.1.1 3组治疗前后HADM 评分比较:3组治疗前HADM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B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4 周、8 周及12 周,A、B组HADM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HADM 评分比较 (±s,分)

表1 3组治疗前后HADM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C 组比较,bP<0.05

组别 治疗前治疗后2周 4周 8周 12周A组25.49±5.72 22.39±5.71 17.15±5.61ab 14.13±5.25ab 10.81±6.24 ab B组 24.67±6.19 21.81±5.20 16.24±6.13ab 13.24±6.26ab 11.55±5.89ab C组 25.13±5.18 24.13±5.38 22.38±5.84 20.25±5.13 18.47±6.26 a

2.1.2 3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3组治疗前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DS均显著降低,且A、B组显著低于C组(P<0.05),A、B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s,分)

表2 3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C 组比较,bP<0.05

组别 治疗前治疗后2周 4周 8周 12周A组47.45±5.88 40.13±5.25ab 36.19±4.82 ab 36.37±7.81 ab 35.19±5.94 ab B组 46.38±6.31 41.29±4.81 ab 36.72±5.33 ab 35.24±6.28 ab 34.13±6.21 ab C组 47.17±6.25 46.23±5.91 43.41±7.29 41.25±6.09a 40.55±6.23 a

2.2 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比较

2.2.1 3组治疗前后BI比较:3 组治疗前BI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组均显著提高(P<0.05),且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BI比较 (±s)

表3 3组治疗前后BI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C 组比较,bP<0.05

组别 治疗前治疗后2周 4周 8周 12周A组41.59±8.03 51.82±8.31a 66.36±11.85ab 74.14±9.13 ab 82.71±8.65 ab B组 43.66±8.63 50.83±9.78a 63.54±9.31 ab 71.26±8.25 ab 79.29±8.93 ab C组 42.15±7.24 47.45±9.83 56.29±10.15 63.86±8.59 71.55±9.37

2.2.2 3组治疗前后SNSS比较:3组治疗前SNSS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组均显著提高(P<0.05),且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组治疗前后SNSS比较 (±s)

表4 3组治疗前后SNSS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C组比较,b P<0.05

组别 治疗前治疗后2周 4周 8周 12周A组29.63±4.45 35.63±4.12a 40.21±4.84ab 46.59±3.41 ab 49.71±4.05 ab B组 30.11±5.91 34.89±5.41a 39.09±5.57 ab 45.24±3.86 ab 51.23±3.85 ab C组 31.05±4.16 33.18±5.79 35.24±5.39 39.65±3.60a 43.15±3.59 a

2.3 3组不良反应比较 A组1例(2.44%)轻度发热,B组1例(2.44%)面部潮红,均经减缓滴速后消失,3组均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主要认为是由于脑部病变直接作用或肢体障碍所致情绪变化所致。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卒中后抑郁症多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内因主要指脑部病变导致去甲肾上腺素以及5-羟色胺(5-HT)受体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调所致;而外因主要是指社会因素和卒中所致社会、家庭、情感和生理等一系列变化所致心理与生理失衡所致[5]。由于本病的发生原因不明确,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缺乏统一可靠的诊断标准以及特异性的生化指标,极易漏诊,给临床诊疗措施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困难。临床研究发现,应用抗抑郁药物有利于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甚至可能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6]。氟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HT 再摄取抑制剂,其可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回收释放的5-HT,从而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7]。Hamilton抑郁量表以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是目前临床评价抑郁状态的主要工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但临床使用不尽相同,本研究应用上述两个量表进行抑郁状态评价,以准确评估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B组应用氟西汀治疗后,HADM 及SDS评分均相比于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C组,证实了氟西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此外,B组的BI及S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C组,推测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的抑郁状态逐渐改善,可促使患者的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关系趋于平衡,还有利于提高其治疗参与性和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8]。此外,氟西汀能够增强5-HT 递质所具有的功能,从而激活神经纤维传导以及运动功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9]。

祖国医学认为,卒中后抑郁属于“中风”、“郁证”的范畴,郁证属于中风变证,主要是由于气机郁滞以及情志不舒所致。情志损伤可致脾失运化、肝失疏泄、心神失常以及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进而引起五脏不和,病久可导致气机受阻以及痰火内盛,并导致心神不宁,故而衍生为百证,故应治以畅达气机和疏肝解郁之法[10]。郁乐疏主要由郁金、柴胡、石菖蒲、栀子、丹参和延胡索等药物组成,方中郁金、柴胡、延胡索、丹参以及菖蒲具有宁心安神和疏肝理气之功效,对于情绪低落、心情抑郁、思虑过度以及悲观失望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此外,郁金、丹参以及延胡索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能,能够解除中风病机中的血瘀之证,还可缓解肝郁气滞引起的血瘀,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11]。全方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以及宁心安神等功效,对于郁证疗效颇佳。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石菖蒲具有改善胆碱能神经功能、去甲肾上腺素能或调节大脑5-HT 水平等功效;栀子提取物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而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具有较好的催眠效果,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抑郁症状;柴胡制剂及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具有较好效果[12]。临床研究表明,郁乐疏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以及降低血液黏稠度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动力学,有效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脑组织代谢状态,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此外,郁乐疏能够调节神经递质,从而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也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13]。本研究中,A组应用郁乐疏进行治疗,HADM 以及SDS评分均相比于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C组,BI及S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C组,与靳玉东等[14]报道结果一致。表明郁乐疏同样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并促进神经功能康复,且治疗期间除1例轻度发热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中药复方制剂郁乐疏与西药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均具有良好效果,均可促进抑郁症状的改善以及神经功能的康复,以郁乐疏的效果略优,但受样本量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统计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两者的具体疗效还有待大样本对比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常规卒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郁乐疏或氟西汀对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以及神经功能均具有显著改善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1]刘玉海,张淑珍,格日乐,等.音乐-体感振动疗法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3):205-206.

[2]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395.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S].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2-127.

[5]刘建梅,马爱芝.氟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1):2 364-2 365.

[6]高春林,郭学英,张雅丽,等.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低下的干预作用[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1):50-52.

[7]张为强,戴美芬,李鸿飞,等.氟西汀合并尼莫地平对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10):1 124-1 125.

[8]Li LT,Wang SH,Ge HY,et al.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herbal medicine Free and Easy Wanderer Plus(FEWP)and fluoxetine on post-stroke depression[J].Journal of alternative&complementary medicine,2008,14(7):841-846.

[9]朱万水.尼莫地平合并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63-64.

[10]万赛英,谭峰,吴海科,等.中风解郁汤治疗脑卒中早发抑郁患者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6):4 688-4 689.

[11]连卓,吴强,田可为,等.柴胡疏肝散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分析[J].光明中医,2009,24(1):101-102.

[12]夏雨果,曾文彤,梅雪峰,等.联合应用郁乐疏合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20(2):177-180.

[13]李乐军,邵凤扬,肖辉,等.舒郁胶囊治疗血管性抑郁患者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5):220-223.

[14]靳玉东.中药复方与氟西汀治疗影响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分析[J].光明中医,2014,29(3):574-575.

[15]刘福友,陈维,陈卫垠,等.郁乐疏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3):12-15.

猜你喜欢
氟西汀神经功能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氟西汀致单侧眼球震颤及瞳孔扩大1 例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患者常规治疗联合抗焦虑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