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广苏 陈 炜
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 柳州 545006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的、因颅内血管供血障碍所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疾病,其在脑卒中性疾病中有着极高的发病率[1]。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且有极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均可造成严重的影响[2]。目前已有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吸烟史均为导致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3]。但目前临床对于导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梗死进展的研究尚少,故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可导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08—2014-10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其中脑梗死急性期未进展者31例(对照组),急性期梗死进展者51例(观察组)。82例患者中男39例,女43例;年龄41~77岁,平均(59.35±11.51)岁;病发至入院时间0.5~15h,平均(7.98±5.67)h。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4],且需除外既往存在脑血管疾病、合并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颅内肿瘤等疾病者。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应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对导致患者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患者入院后症状持续加重,且7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入院时降低均>2分者为梗死进展。而所观察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及高黏血症。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分别应用卡方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5岁、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及高黏血症均为导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改善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1。
表1 脑梗死急性期梗死进展的单因素分析 [n(%)]
2.2 多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5岁、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及高黏血症均为导致脑梗死急性期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急性期梗死进展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脑梗死急性期梗死进展是指在患者接受常规治疗1周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不仅未见明显改善,病情反而进一步加重。此类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可受多种因素所影响,患者预后往往较差[5]。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及糖尿病均为临床常见的疾病,且均可诱发患者体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者,可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动脉狭窄程度的加深,而导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梗死病情逐步加重。心房纤颤患者可因心脏内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导致附壁血栓形成后可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从而使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病发后症状持续加重。而高黏血症患者因血液黏度的增加,导致患者动脉血流动力学受到严重的影响,血流速度减慢,同样也可影响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梗死进展的发生。本研究中,除年龄因素为不可控因素外,其他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及高黏血症因素均可通过临床改善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干预。研究显示,吸烟同样为导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6],但本研究所得结果并未显示吸烟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梗死进展中的危险性,其可能与本研究中所选取患者的数量有限有关。
综上所述,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改善进展的因素较多,临床应注意对导致梗死进展的因素进行控制。
[1]李淑梅,闫春生,李学霞,等.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3,34(3):346-347.
[2]张珊珊,赵玉章,柳华,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近期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J].西部医学,2013,25(6):840-842.
[3]柴军,张丽云,贾颐,等.中青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1,2(32):925-926.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5]汪飞,倪初源.进展性脑梗死与稳定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0(3):181-184.
[6]安树桃.导致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4):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