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阳 朱 涛 王云丽
山东莱芜市人民医院骨二科 莱芜 271199
腓总神经是坐骨神经的分支,在绕行胖骨颈处位置非常表浅,且与骨膜紧密贴合,车祸、刀伤、压迫牵引、感染等原因均可导致腓总神经损伤,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常留下永久的后遗症[1]。本文选择80例闭合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常规和早期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03—2013-08来我院诊治的80例闭合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神经损伤均经体格检查及肌电图确认为闭合腓总神经损伤患者。2 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损伤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急性期患者使用地塞米松针3~4 d以减轻炎症反应,口服氢氯噻嗪及螺内酯减轻水肿,给予维生素B1、B12等神经营养药物和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同时辅以电刺激、针灸等治疗。治疗4个疗程观察临床结果。实验组:根据文献[2],采取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密观察病情,准确选择手术时机,在硬膜外麻醉下探查神经损伤情况,单纯受压者采用神经松解术,离断者用无损伤缝线行神经外膜缝合法。术后应用地塞米松针3~4d,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口服氢氯噻嗪及螺内酯减轻水肿,同时应有营养神经药物。治疗4个疗程观察临床结果。
1.3 评价指标 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法(MMT)和FMA 评分评测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
1.4 疗效标准[3]痊愈:临床体征完全消失,肢体活动自如,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有效:临床体征部分消失,肌力基本恢复,可恢复工作,遇劳累或阴雨寒凉,仍有不适感;无效:经4个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SPSS 16.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治疗前后胫骨前肌及腓骨长短肌MMT 分级比较
治疗前,2组的胫骨前肌及腓骨长短肌MMT 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胫骨前肌及腓骨长短肌MMT 分级 [n(%)]
2.2 2组治疗前后FMA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2 组FMA评分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FMA 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FMA 评分的比较 [n(%)]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腓总神经损伤常因外伤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小腿前外侧伸肌麻痹,出现足背屈、外翻功能障碍,呈足下垂畸形以及伸拇、伸趾功能丧失,呈屈曲状态,以及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前内侧感觉障碍[4]。由于胖总神经在绕行胖骨颈处位置非常表浅,且与骨膜紧密贴合,易受车祸、刀伤、压迫牵引、玻璃划伤等外因损伤[5]。另外,医源性腓总神经损伤患者占据所有患者一定的比例,需引起医生和护理人眼的重视。在临床诊断时,医师可根据以下临床症状进行确诊:患者是否有外伤或局部受压史;是否有足不能背屈、外翻,不能伸趾,呈垂足畸形的症状,或小腿外侧及足背大部感觉障碍。最有效的方法是借助于肌电图检查进行诊断。据临床统计,在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中,腓总神经损伤仅次于桡神经损居第2位,因此,诊治腓总神经损伤需引起足够重视[6]。
根据作者多年的临床经验,正确诊断、严密观察神经病情变化、准确选择治疗方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十分重要。既往文献报道[7],治疗腓总神经损伤常采用地塞米松、给予维生素B1、B12等神经营养药物和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同时辅以电刺激、针灸等常规保守治疗。据相关文献报道[8],闭合性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1 个月后,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行神经探查松解术,可达到预期临床疗效。这是因为腓总神经患者存在外膜下积血、神经水肿,经手术松解治疗后,可减轻神经纤维受压,减少神经细胞坏死;积血及时处理以及激素的及时应用可以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对于部分或全部神经纤维断裂的患者,精确的显微外科操作、彻底止血及术后充分引流可以减少副损伤,神经束对接吻合效果更好。本文研究表明,实验组进过手术治疗后,胫骨前肌及腓骨长短肌MMT 分级显著升高,FMA 评分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为95.0%。
综上所述,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治疗方法较常规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刘敏,张玉淼,李嵩,等.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疗效[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8):936-937.
[2]梁伟平.综合治疗腓总神经损伤1 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5):848-849.
[3]魏瑞瑶,李旭明,麻海玲,等.电针配合电子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23-724.
[4]朱珠,何伟,王琳,等.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腓总神经损伤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2):7;49
[5]李援立,武占红,陈凯,等.膝关节周围伤致腓总神经膝返支损伤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封4.
[6]张华,蒋电明.汶川地震转运部分伤员闭合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早期治疗[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6):511-513.
[7]刘敏,李嵩,刘春辉,等.腓总神经损伤的综合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4(1):72-73.
[8]田士松,陈爱桂.踝关节扭伤后致腓总神经损伤15例临床分析[J].河北中医,2013,35(8):1 267-1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