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勇,曹世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10)
病例报告
排粪造影致乙状结肠穿孔1例
赵金勇,曹世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10)
排粪造影;乙状结肠;阴道直肠疝
钡灌肠造影导致结肠穿孔的发生率远低于肠镜检查,其发生率约为0.01%~0.04%[1],而排粪造影导致结肠穿孔目前未见有报道,主要是因为排粪造影无需加压灌注,也不用注入气体,肛管插入深度在直肠中段即可,因此不会损伤肠壁,造成结肠穿孔的概率很低。我院1例排粪造影检查4 h后出现乙状结肠穿孔,现报告如下。
女,77岁,因长期便秘就诊,医师建议行排粪造影检查。检查前2 h患者遵医嘱在家中服硫酸钡混悬液150 mL,目的为使小肠显影,以观察是否有小肠下垂。患者来院时无不适。操作人员经肛门向患者直肠内注入70%硫酸钡混悬液200 mL,肛管插入深度5 cm,未向直肠内注入气体,患者未诉不适。嘱患者坐在特定便器上,分别于静息、提肛、力排时拍摄直肠侧位片。照片显示力排时大量钡剂进入阴道内,直肠内仅少量钡剂,反复力排几次,仅少量钡剂排出。诊断直肠阴道疝,乙状结肠疝入阴道(图1a)。4 h后,患者突发下腹撕裂样疼痛,逐渐加重,来我院急诊就诊,拍立卧位腹平片显示:乙状结肠肠壁模糊,周围见絮状钡剂渗出,右肾周围、升结肠周围见游离气体,双侧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图1b,1c),考虑乙状结肠穿孔可能。剖腹探查,术中见乙状结肠破裂,钡剂渗入盆腔。
讨论:结肠穿孔的原因包括3个方面:外伤、肠壁强度降低及肠内压升高。外伤穿孔多因为暴力操作,肛管穿破肠壁导致;肠壁强度降低多由于炎症、溃疡、肿瘤所致,高龄患者结肠壁血管硬化,血液循环不良也是导致肠壁强度降低的重要原因;造成肠腔压力升高的原因可以是肠腔注气、肠梗阻或用力排便。当有肠腔病变,肠腔压力升高时就有可能出现穿孔。在结肠穿孔患者中约61%有便秘病史[2],而乙状结肠穿孔发生率约占结肠穿孔的55.5%[3]。乙状结肠穿孔发病率高,源于乙状结肠管腔相对狭窄,周围结构相对紧实,肠管扩张受限,当肠腔压力升高时易导致穿孔发生。另有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便秘患者经常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诱发结肠穿孔[4]。
直肠阴道疝是经产妇排便困难的主要病因之一,直肠与阴道之间仅有一层很薄的隔膜,分娩可导致直肠阴道隔膜损伤,致使阴道后壁部分缺陷,随着年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隔膜变得菲薄,用力排便时直肠前壁突入缺陷内形成阴道疝,严重者乙状结肠、小肠及大网膜均可进入疝囊[5]。本例患者属于高龄女性,有长期便秘病史,属于乙状结肠穿孔高危人群,加之该患者患有严重直肠阴道疝,从排粪造影检查可见阴道内巨大疝囊,高比重的硫酸钡进入疝囊无法排出形成嵌顿,造成乙状结肠缺血坏死是导致穿孔的主要原因。
纵观此次事故的发生,医护人员虽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依然发生了意外穿孔,事后反思应在3个方面引起医护人员注意:①排粪造影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行肛门指检,以期发现直肠阴道疝的可能;②排粪造影中如发现嵌顿情况,应及时行阴道内复位,以避免长时间嵌顿导致肠壁缺血坏死;③对老年便秘患者行钡灌肠检查,操作更要轻柔,肛管不要插入过深,气压适当减小以避免乙状结肠穿孔的发生。另外,乙状结肠穿孔很少会在膈下发现游离气体,因为乙状结肠属于腹膜后器官,溢出的气体在腹膜后间隙,应仔细观察,以防漏诊。
图1女,77岁图1a穿孔前4 h排粪造影片,充满钡剂的乙状结肠疝入阴道,直肠与阴道远端可见线状低密度隔图1b乙状结肠穿孔后,右肾周围及升结肠周围条形气体影,双侧膈下未见游离气体图1c穿孔后,乙状结肠管壁模糊,周围见絮状钡剂渗出
[1]王晓红.医源性结肠穿孔32例临床分析[J].医师进修杂志,2000,23(12):19-20.
[2]Alexander WJ,Hollingworth J.Stercoral perforation of the colon[J].Br J Sur,1991,78:763.
[3]郝伟秀.结肠穿孔18例病因及诊治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10(6):46-47.
[4]钟国英.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二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3(17):176.
[5]杨树君.直肠阴道疝Y型补片修补与悬吊的初步研究[J/CD].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3):278-281.
2015-07-21)
10.3969/j.issn.1672-0512.2015.06.046
曹世文,E-mail:kxyedd2013@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