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课堂指导策略研究

2015-12-18 00:58:38刘亚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阅读能力小学数学

刘亚

【摘 要】 本文从小学生数学课堂阅读重要性入手,介绍了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薄弱的现状,阐述对小学生数学课堂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数学阅读是对文本的深加工和再理解的过程,通过阅读能够使学生理解题意,具备个性学习和发展的基本技能,但实际教学中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却并不重视学生的数学阅读。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1)数学阅读可以建立灵活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本身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一言。数学的语言有包含通常的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图表等,再加上自己积极主动的逻辑思维过程,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能力,才能真正完成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数学阅读要求学生有灵活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

(2)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会学习首先要会阅读。数学阅读无论是被动式阅读还是主动式阅读,都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个学习过程,加强数学阅读训练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当学生通过自主的阅读,加强对数学知识和结构的理解,体验到成功感,就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更主动、自觉的学习。

二、小学数学阅读现状分析

笔者发现大部分小学生比较重视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对数学阅读含义不理解,更没有数学阅读的习惯。据此,笔者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不阅读数学读物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93%,偶尔阅读数学读物的学生占5.3%,经常阅读数学读物的学生占1.7%。学生购买的书籍多数是《一课三练》《奥林匹克数学》,属于做了就能立竿见影地提高数学成绩的那类书籍。学生的数学阅读仅仅停留在习题之类的书籍,真正意义的数学阅读几乎为零。学生大多为做题而读题,很少主动去阅读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数学书籍,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对数学阅读有正确要求和引导。

数学课前预习是新授课的重要环节,在调查中发现将近一半的学生从不预习或很少预习,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在解答较难数学应用题时要画出关键词句,这是学生准确把握解题思路的关键。但我们调查发现会边默读边画出关键词句的学生不足三分之一。以上状况都可以看出多数学生不重视数学阅读,甚至不会数学阅读,这就更需要我们老师对学生数学阅读进行必要的培养。

三、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途径

1、挖掘教材阅读内涵,激发学生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创设阅读情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能激起学生的阅读需求,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积极的情绪,让学生想读。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学会从课本中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方法。(2)拓展视野,激发阅读兴趣。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要重视附于教材之后的数学小史料以及数学小知识等。这些材料主要是针对教材的重要数学概念的背景介绍、知识延伸和实际应用,材料中往往包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解题技巧。

2、课堂上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基础,通过阅读能让学生基本读懂书,并产生疑难问题,更能让学生保有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更加努力的探求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教授学生可行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进行分层指导。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全面读书,具体指导每句话的意思,使学生准确理解数学语言;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应逐步培养学生自觉阅读教材的习惯,课前预习自觉读,记录疑难问题,课上进行解决;新知识学习当堂读,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课后复习重点读,使学生养成先读后写和归纳整理单元知识的习惯。

3、加强对学生的数学阅读训练

(1)在习题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指导学生审题时,一要抓对各种数学术语含义的理解,如“乘、乘以、除、除以、增加了、增加到”等;二要教给学生解文字题的方法,如缩句法、线段图解法、方程法等。根据题目具体情况长期训练,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读出文字题的数量或等量关系式,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解题速度。应用题的读题,是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数量关系的一个重要步骤。因而读题时要“字字入眼,句句入心”,并做到“三不”(即“不添、不掉、不读错字”)、“四抓”(抓关键词句的理解、抓数量关系的分析、抓列综合算式、抓结果正误的检查验算)'。数学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的阅读上,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解决问题的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示范性的阅读指导,比如怎样抓住重点、如何停顿、怎样读好数字和处理好数与数之间的关系都要一一准确的示范,让学生从中悟出阅读的方式,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2)在对知识进行总结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每一个单元学习完成后,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全面的阅读,然后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网络和阅读方法,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不断的进行数学知识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阅读能力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一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师生间、同学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带着阅读中的体会与疑问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换看法、相互探讨是非真伪。通过讨论与交流,使得阅读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得以进行,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评价过程中可以修正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体会,使得阅讀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同时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同时,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文桂芳.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宜春日报,2011-5-13(3).

[2]朱红静.也谈小学数学的阅读.学知报,2011-7-18D(05).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阅读能力小学数学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56:44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38:58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4:10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7:05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4:58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42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