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同伴互助行为的问题及对策——基于A市幼儿园现状的调查

2015-12-18 15:06王全敏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同伴互助幼儿教师问题

王全敏  刘 岩

(鞍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幼儿教师同伴互助行为的问题及对策——基于A市幼儿园现状的调查

王全敏刘岩

(鞍山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摘要同伴互助是幼儿园园本教研的三大支柱形式之一。随着国家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同伴互助的主要形式也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对问题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师;同伴互助;问题;对策

一、目前幼儿教师同伴互助行为的主要问题

(一)互助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引领

从幼儿教师个体来讲,许多教师并不清楚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也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笔者在访谈中可以感受到她们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并没有什么追求,更不用说为自己制定专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因此,他们在同伴互助中也只是形式上的参与而已,缺乏实际目标和追求。从幼儿园的角度来看,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师同伴互助活动都是由园领导组织安排的,比如师徒结对、听评课互助、公开课示范等,相对优质规范的幼儿园会对每学期或者每学年的同伴互助活动有较为详细明确的计划和安排,但是却较少有幼儿园会听取教师们的心声和需求,这也就使得活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教师总在跟着领导的计划安排走,而无法明确和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与需求。而所谓的缺乏专业引领,一方面从幼儿园的领导层来看,有些幼儿园,特别是发展水平较低的幼儿园,他们的园领导本身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起不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而在具体实施同伴互助活动时,园领导也并没有从教师的真实需求出发,很多合作是为合作而合作,随意组合,缺乏专业引领,没有合作氛围,教师之间的合作貌合神离,其合作结果也就可想而知[1];另一方面从教师群体来看,许多办园质量和水平不佳的幼儿园教师个体之间缺少异质性,发展水平的梯度不明显,这样的群体状况就使得教师在进行同伴互助时难以得到明显提高。

笔者在访谈H幼儿园时,某教师谈到:我们私立幼儿园主要就是把孩子看好了,不出什么问题就行了,专业成长什么的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

(二)互助内容不系统,流于形式

首先,单纯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教师所期望的同伴互助内容和实际需求的同伴互助内容差异不大,但是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比较丰富,他们除了被要求在教育教学方面获得帮助和分享经验外,班级管理、家长工作等也是其必不可少的专业发展内容。然而在具体实施的幼儿教师同伴互助活动中,有关教育教学的内容占据较大的比重,而忽视了很多其他方面的重要内容,在具体安排互助内容时也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对此现象,我们从目前已有的主流同伴互助形式中就可见一斑,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公开课示范,亦或是集中教研学习等,这些形式所涉及的内容都主要局限于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方面,而对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所提到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三大专业知识、七大专业能力的普及与提升还缺少整体性和系统性。

所谓的流于形式便是指许多教师在参与同伴互助活动时敷衍塞责走过场,使活动没有实际效果,而图有虚名。比如,目前幼儿园最常见的同伴互助形式——集中教研学习,有的幼儿园进行业务学习时,需要完成很多学习记录表,为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就会出现园长在前面照本宣科的读,下面的老师奋笔疾书地抄写的情况,教师们真正地学习领会情况可想而知;在进行讲评课时,有的老师就会碍于面子,只说好话,不能做到“直言不讳”地指出他人的不足;幼儿园在进行新课程研讨或者为某种改革创新活动征求教师意见时,往往会演变成园长和骨干专场,一方面是因为普通教师受自身教学素养所限难以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另一方面便是教师们碍于面子,不想做出头鸟,还有的教师便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默默无闻”地应付于各种教研活动。教师的种种行为表现导致了很多互助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效果。

(三)互助时间无保障,缺乏监督与评价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大力支持,各个层次的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师资条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就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所采取的园内教研活动和相关培训而言,还是存在严重的参差不齐的现象。办园条件和质量相对较好的幼儿园会较多的组织相关的教师同伴互助活动,反之,条件较差的幼儿园就较少组织。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师幼比较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任务繁重,除此以外,许多幼儿园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还要额外完成精品课讲评、园所环创、活动区设置等工作,根本无暇进行同伴互助,即便参加,也是疲于应付,草草了事。

幼儿园对于同伴互助活动缺乏整体系统的评价和监督机制也是其问题之一。许多幼儿教师即便参与了同伴互助活动,其在参与过程中也是呈“自由散养”状态,幼儿园并没有设立相应机制予以监督,比如在师徒结对中,一些幼儿园会要求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一定课时的讲评课,但由于幼儿园没有指派监督人员,所以就会出现教师草草应付几节课的现象。教师在参与一定周期的师徒结对后,幼儿园也没有进行相应的评估,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幼儿教师参与同伴互助的效果。

二、幼儿教师同伴互助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幼儿教师合作意识淡薄,对同伴互助行为的认识不足

一个幼儿园内的教师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集体,他们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随着幼儿园各项体制的日益完善,教师间的竞争性也有所增强,例如教师间的“评优”“评奖”或者“奖优罚劣”等制度就是导致教师间形成“个人主义”或者“派别主义”文化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独善其身”和“文人相轻”的观念在教师群体中本就根深蒂固,很多教师主要想通过自己的个人努力来赢得认可,而不是通过群体成败来衡量自己的水平,有的教师,忽视外在环境的作用,不屑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这种现象在师徒制中表现明显,老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已有经验传给新教师,担心新教师学到后超过自己,而一些新教师觉得老教师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不屑于向他们学习,这些传统观念都无形之中阻碍了教师间的同伴互助。

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幼儿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到教师同伴互助的重要性,首先是有的教师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没有太大的难度,不可替代性较弱,同伴互助的价值低,许多教师将同伴互助简单地理解为经验的付出与交流,觉得同伴互助不能给彼此带来多大的利益,所以常持有一种比较狭隘的认知观来看待同伴互助。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在同伴互助中很多时候不说真话,对于园所安排的同伴互助也只是为了应付,而不是为了共同提高。这些行为使教师之间逐渐形成一种心理芥蒂,从而对同伴互助产生排斥心理,严重影响了教师同伴互助行为的实效性。

(二)幼儿园领导不重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需求了解不足

幼儿园的管理者亦即领导者,他们在幼儿园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意见决定着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影响到整个幼儿园教师的行为。所以园领导对教师同伴互助的态度和决策直接影响到教师间同伴互助活动能否顺利开展[2]。在幼儿园教师合作文化的建构中,许多园领导的引领作用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笔者在对园长特别是私立园的园长的访谈中发现,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招生和家园合作上,对于以同伴互助的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没给予足够的关注。现在幼儿园大部分的互助性合作内容和形式大都是由园领导制定、安排并监督实施的,没有真正地了解本园教师在专业发展领域的欠缺和需求,这样就使得教师对同伴互助缺乏兴趣和动力,在参与同伴互助时就会显得很被动。

(三)幼儿园同伴互助中缺乏对教师专业引领的长效机制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种基本途径,三者之间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是强调教师个体在自我反思的同时,也能够放开自己,加强教师同伴间的专业切磋、协商与合作,通过教师集体的智慧解决保教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保教质量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引领对促进教师更加深入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同伴互助活动的效果都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在开展教师同伴互助活动时,如果缺乏专业引领,教师同伴互助活动常常会出现低水平的重复,缺少实质性的进展,甚至会停滞不前。因此,离开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将会导致教师同伴互助活动的形式化和平庸化。从这个视角来说,缺乏对幼儿教师专业引领的长效机制是制约教师同伴互助活动向纵深持续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优化幼儿教师同伴互助行为的对策

(一)明确同伴互助的重要性,提高同伴互助意识

意识带动行为,要想教师间有良好的同伴互助行为,就要首先从思想上让幼儿教师认识到同伴互助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愿参与,提高实效性。从同伴互助的诞生和发展历程来看,同伴互助的出现就是为了弥补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不足。教师通过同伴互助,可以在将个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后,从同伴那里得到反馈,从而完成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与升华;同伴互助能够帮助幼儿教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自我,学会更好的进行自我反思[3];良好的同伴互助可以打破传统的孤立主义教师文化,创设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从而有助于形成合作互助的园所氛围。

鉴于同伴互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幼儿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园领导要以身作则,创设友好合作的园所文化氛围,打破传统的、相对个人主义的集体文化,带动教师树立共同的发展愿景,建立幼儿园教师发展的共同目标、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优势,具体可以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参与成人素质拓展训练、举办文娱晚会、茶话会等轻松而有趣味性的文体活动,增进教师彼此间的了解,打破心理隔阂,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其次,幼儿园教师应自觉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例如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等政策性文件,发现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差距、明确自身发展需求,在开展合作性学习活动的同时,认识到同伴互助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同伴互助意识。

(二)选择有效内容,积极开创适应本园特色的新形式

目前幼儿园同伴互助的内容选择具有较大的偏向性,幼儿园应在充分考虑园内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理论和教育实践,选择能够真正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同伴互助内容。具体可以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等文件选择教师较为欠缺的知识和能力开展相关活动;也可以就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讨论;还可以选择网络媒体中比较热门的学前教育话题展开探讨式交流等。

就同伴互助的形式而言,目前幼儿园的主流形式有师徒结对、集体备课、听评课互助、公开课示范、集中教研学习等。但在具体实践中,这些同伴互助活动的效果各异,一些幼儿园的教师由于工作繁忙,对于园内安排的同伴互助活动仅仅是疲于应付。对此,园领导应该从本园教师个体的真正发展需求出发,在充分考虑本园的特色的基础上,以幼儿园领导为带头人,积极带动全体幼儿教师创设适应本园特色的同伴互助形式。例如,可以建立骨干教师工作室,通过骨干教师的优势力量带动整个教师团队的提升和发展;发挥不同教师的专长和特色,以专业特色带头人的力量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定期举办读书学习交流会,扩展教师的知识面;举办主题沙龙会,每期主题的确定来源于教师和园所的实际需求,每期选择一个主要负责人整体操办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助,如教师可进行好书分享、优秀教案展示,同时也可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或者工作心得等以教育案例的形式进行分享,其余教师阅读后可对其留言评论,以此可形成一种自由轻松的互动和提升方式等。总之,同伴互助活动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可根据园本情况自行组织和创新,但宗旨一定是要保证内容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形式适合教师水平和需求,以保证其活动的实效性。

(三)建立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长效机制

同伴互助是同层级教师间的一种横向的互助支援,虽然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开上下属评鉴考核的干扰,但同时也缺少了纵向的“拔高式”引领。限于目前幼儿园教师难以做到“走出去”接受教育培训的现状,幼儿园可以选择适当的“引进来”。一方面幼儿园需要在同伴互助中加入专业研究人员的力量,这些专业人员既可以是大学的学前专业教师,也可以是周边地区办园质量更为优良的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邀请他们来园进行专家讲座或培训,为方便与专家的交流合作,幼儿园还可选择与专业人员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机制等;另一方面,在同伴互助活动中,专家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互助活动中要发挥“引领”作用,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要提前做好实践调研工作,避免将“专业引领”做成理论性过强的灌输式给予。专业人员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等友好互动的方式与幼儿园教师一起商讨方案,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解决策略,充分做好专业引领工作[4]。

(四)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良好的监督、评价机制对幼儿教师同伴互助有积极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幼儿园每学年的教育教学计划与安排应对教师同伴互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有所设置,例如对新手教师安排师徒结对时,要对师徒互助的内容和考察方式做具体说明。在听取教师民意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监督、评价措施,以保证教师参与同伴互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选择小组或者团体性评价,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个人失误而被大家孤立,也在无形中增强了教师的团体意识。幼儿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监督评价机制,例如,安排各团体小组长互相监督;同伴互助活动有效性的评价方式可根据具体互助内容和形式而定,例如可通过发放教师问卷调查表查看教师对同伴互助活动的反馈情况,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展示、教育案例的书写、活动区的设置、家长对教师的评价问卷调查表等具体方式对教师参与同伴互助活动后专业发展情况进行测评,从而间接获得对本园教师同伴互助有效性的客观评价等。此外,幼儿园还可根据测评情况对参与同伴互助活动的成员实行一定的奖评和鼓励措施。

参考文献

[1] 逄明波.校本教研中教师同伴互助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 张萍.教师同伴互助的校本教研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2.

[3] 单新涛.专业发展场境中的教师合作——一项扎根理论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 王东.辽宁省“非营利”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40-43.

(责任编辑:刘士义)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8-2441(2015)01-0087-04

收稿日期2014-12-26

作者简介王全敏(1990-),女,山东人,鞍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eschool teacher’s peer mutual aid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kindergartens in a city

WANG QuanminLIU Yan

(SchoolofEduc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AnshanNormalUniversity,AnshanLiaoning114007,China)

AbstractThe peer mutual aid is one of the three pillars of forms to do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With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evel,the main forms of preschool teachers’ peer mutual aid are also constantly being enriched and developed,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ason for problems,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practice.

Key wordspreschool teachers;peer mutual;problems;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同伴互助幼儿教师问题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同伴互助学习在英语诵读中的应用研究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同伴互助”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索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