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问题探析

2015-12-18 15:06白雪峰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信仰少数民族个体

白雪峰

(鞍山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辽宁鞍山114007)

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的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思想和价值承诺[1]。在信仰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信仰问题夹杂着民族和文化认同等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掌握第一手资料,笔者设计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问题调查问卷”,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7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25%。在被问卷调查的778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满族443人,蒙古族99人,回族63人,朝鲜族47人,壮族29人,傣族17人,布依族15人,彝族15人,土家族13人,锡伯族13人,苗族9人,白族7人,侗族6人,仡佬族2人。

一、现状及问题的出现

(一)对社会理想信仰和人生信仰的认识不足

在关于信仰种类的调查中,77.76%选择“宗教信仰”,77.38%选择“道德信仰”,72.75%选择“政治信仰”,61.18%选择“社会理想信仰”,64.91%选择“人生信仰”。可以明显看出,选择社会理想信仰和人生信仰的比例偏低,大多数同学对于信仰的认识仍然定位在传统的宗教信仰、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等方面。

(二)群体信仰多元化与个体信仰多元化

在关于目前信仰的调查中,37.66%选择“没有信仰”,53.47%选择“共产主义”,5.40%选择“佛教”,3.08%选择“伊斯兰教”,0.51%选择“道教”,1.54%选择“基督教”,1.41%选择“儒家学说”。出现的两个明显问题,一是群体信仰多元化,从整体上看,虽然坚持共产主义信仰的同学比例较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信仰各种宗教或学说,甚至没有信仰;二是个体信仰多元化,一部分同学在填写问卷的时候,重复选择了两项甚至多项,出现同一人认为自己既信仰共产主义又信仰宗教的情况。

(三)个体信仰形成的影响因素中,传统因素仍占主导

根据学生个体信仰形成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66.20%选择“经济政治大环境”,77.89%选择“民族文化氛围”,59.51%选择“社会思潮”,74.55%选择“家庭熏陶”,30.33%选择“宗教宣传活动”,24.55%选择“信仰理论本身的吸引力”,46.02%选择“个体受教育程度”,25.71%选择“个体在生活中所形成的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16.58%选择“心理减压,寻求寄托”,15.68%选择“好奇心,追求新异和刺激”,19.92%选择“个体自身对于信仰的理性需要”,12.21%选择“所交往的人”。在这些因素中,较为传统的因素,例如“民族文化氛围”“家庭熏陶”等,仍占主导地位。

(四)对共同信仰缺失问题认识不足,往往简单归结为道德问题等

在关于近期发生的一些社会焦点事件的主要原因的调查中,64.91%选择“社会道德沦丧”,51.54%选择“共同信仰/主流价值缺失”,50.77%选择“法制不健全”,38.82%选择“教育体制不健全”。可以看出,对于社会焦点事件,学生还是更多地认为是道德问题,而较难理解为共同信仰缺失这一深层原因。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信仰教育工作不到位,以致学生不了解信仰的概念和特征

长期以来,信仰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信仰教育工作不到位,不完善,缺乏理论指引和实践能动,以致学生对信仰的概念和特征始终存在模糊的认识。多数学生认同信仰的种类包括宗教信仰、道德信仰和政治信仰,而对社会理想信仰和人生信仰认识相对不足,而恰恰此二类信仰对于人及人生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从类型上看,信仰可以分为个人人生信仰和社会理想信仰两大类。个人人生信仰着眼于个人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把握,而社会理想信仰则意味着特定的民族或社会民众对所置身于其中的社会发展前景的向往与关怀[3]。对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系统完善的信仰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应当使学生明确信仰的概念,并认识到信仰的崇高和排他的特征。例如,共产主义坚持无神论的立场,一个人如果认同共产主义信仰,就不能再信仰任何宗教。学生重复选择多个信仰,体现出对信仰认识的模糊,从而折射出信仰教育工作的疏忽和漏洞。

(二)民族聚居、传统习惯以及家庭等因素的深刻影响

家庭和民族传统是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要因素[4]。由于民族聚居,传统的文化氛围和生活习惯往往气息浓郁,有些民族还有自己的宗教传统,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都生活在这种气氛之中,尤其是在未成年阶段,辨识能力差,可塑性强,学生很容易就在长辈的影响下信了宗教,后期较难改变。并且,调查显示,“经济政治大环境”和“社会思潮”等因素也对学生的信仰问题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一)为明确信仰的概念范围,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众多信仰类型中的一种,更是指导学生对信仰的概念范围进行科学理解的理论武器,因为支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深层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坚持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学生对信仰问题进行认知,才能使学生自主自发地接近真理,从而自动自觉地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针对信仰多元化的情况,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破解信仰多元化难题的关键。只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科学无神论能解决大学生在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困惑和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科学无神论教育是在教育领域里必须做好的一件不容忽视的工作。宗教观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是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正确认识宗教及其与民族的关系,了解并正确认识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自觉遵守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宗教政策法规[5]。并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于整合各民族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爱国者的精神追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在个体信仰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中,46.02%选择“个体受教育程度”,在影响共产主义信仰确立因素的调查中,27.12%选择“个体受教育程度”,虽然比例并不是很高,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教育对个体信仰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说,高等院校承担着信仰教育的重要责任,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意义深远。

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

(一)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舆论方向不动摇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建设必须牢牢把握思想导向,要在全体师生中形成共同的信念和追求,必须始终不渝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6]。因此,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舆论方向。在关于高校信仰建设的主要途径的调查中,69.02%的学生选择“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和舆论方向”,说明这样的立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认可度较高,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实践佐证。

(二)加强信仰理论本身的吸引力,创新信仰教育理论,唤醒主体对信仰的理性需要

在关于个体信仰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调查中,24.55%选择“信仰理论本身的吸引力”,19.29%选择“个体自身对于信仰的理性需要”,比例偏低。因此,需要加强信仰理论本身的吸引力,实践中,即需要创新高校信仰教育理论,以完善新颖的系统理论,来唤醒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信仰的理性需要。

(三)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常抓不懈,并注重其与信仰教育的结合

在关于高校信仰建设主要途径的调查中,85.35%的学生选择“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比例高居榜首,说明校园文化建设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能够为广大同学所接受。接受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通常被理解为接纳、承受和认可。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7]。因此,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常抓不懈,并注重其与信仰教育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文化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的灵魂和核心,是深层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它是学校宝贵的文化资源,对学生起着强烈的影响、感召和激励作用[6]。

(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在关于高校信仰建设主要途径的调查中,71.47%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该比例高于“党团组织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57.58%)和“网络宣传阵地”(52.06%),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目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坚持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方向[8]。

[1]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2001(1):22-29.

[2]张红,赵祥.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性与途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2-45.

[3]荆学民.社会哲学视野:信仰的两大类型及其关系[J].求是学刊,2004(1):52-56.

[4]黄军利.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教育策略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80-82.

[5]依里合木·牙生,王丹华,李莉.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宗教成因及对策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0-64.

[6]李艳,韦国善.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78-79.

[7]王成平,任海涛.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9):50-51.

[8]张艳梅.论全球化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意义[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85-88.

猜你喜欢
信仰少数民族个体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少数民族的服装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论信仰
铁的信仰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