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群
【摘要】 权威考试塑造了“写作能力”,进而塑造了中小学的“作文”。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小学的“作文”在本质上是与应试挂钩的,中小学所培养的“写作能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应试的能力……本文主要就是针对现行教育体制下的这一高中作文教学弱化状态和畸形状态,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寻找夹缝中寄身的作文教学的突围途径,在披满镣铐的同时摇曳出绚烂的舞姿。
【关键词】 作文 困境 策略 训练和转化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0-036-01
有人说,造成当今中国“应试教育”如此泛滥的责任在上面,廣大的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是出于无奈,是被迫的。这话说对了一半,其实“上面”也“无奈”。“责任”在我们的社会,在我们社会的现今阶段。这个阶段我们无法超越,只能接受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奈”。面对“无奈”的现实,并不意味着教育工作者们就“宿命”,就“无为”,相反,对于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却是大有可为的。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阅读机制——达成外在的生活心灵化了
有人把学生害怕写作文原因归于学生缺少阅历、缺少生活,这其实是不完全正确的。现代写作研究发现:写作最需要的是内在生活,内在的生活丰富了,写作才会有丰富的源泉。外在的生活还必须内在化了,才能变成写作资源。而构建内在生活的重要手段就是阅读、感悟、思考,它比广泛的阅历更为重要。况且现今的教育教学体制下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文学,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让学生从阅读中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认识生活是完全有可能的。为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我特地为学生开具了一个阅读书目,这些书目中有世界名著和名家经典散文等,并且尽可能地适应学生身心的成长,与高中三年各个学期的教材配套。其次,展示佳作,让学生阅读有收获。有阅读就会有思考与感悟,学生将所思考的东西写成文字后,教师将优秀的习作推荐给报刊。
二、考试作文:以特别的方式——以考带练,以练促考来促使学生进入状态
长期的教学实践让我们会发现:考试作文的优秀作文比平常作文中的优秀作文要好得多,多得多,或者说,考试作文的优秀作文比平常作文中的优秀作文要好得多,多得多。而且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在各种考试中不能完成作文。为什么会这样呢?任务明确,时间紧迫,必须按时完成;没有教师的讲解,没有教师“指导”的干扰,没有同学的喧闹;学生虽然紧张,虽然带着“镣铐”(必须按照种种要求甚至是苛刻的条件来作文),但是,他们获得了独立表达的“自由”;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凝神结想,或者是先想后写,多半是边想边写,“文思泉涌”,一气呵成,文气贯通……所以,“高效”地写出了文章来。由此可见,“以考代练”也不失为作文教学的一种特殊而有效的方式,因为它可以“逼迫”学生迅速地进入作文的状态,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和敏捷的文思。当然,真正要到达“以考带练,以练促考”这种“考练”融合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尤须注意以下几点:
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要用“考”的方式来带动和促进作文教学,让学生在考试中学习作文,在作文中学会考试。在这里,“考试”是手段,是方法,而训练作文的能力才是目的,是归宿。
三、走思维训练之路——用“脑力激荡”帮学生克服写作的思维障碍
如果说内在的生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思维就是写作的核心能力。这方面教师要做的是,一要研究学生写作思维规律,遵循此规律设计写作思维训练系列,依照思维的特点依次训练,循序渐进,最终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这方面,我参照张幕远老师一个绝招:用“脑力激荡战”来训练训练学生进行审题、构思的能力,这很易于迅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其方法是,在40多分钟内,确定一个方向,让学生对10多个经典作文题目逐一进行快速构思。这样,闪电般的思维角力,可以形成单一题目训练不可能达到的丰富快捷的思维能力。学生开始时可能不适应,一旦坚持十次以上,其显著的思维提升效果就显示出来了。即使是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我按这个方法,指导十次左右,他们就会有豁然开朗的开窍的快乐感,多数再也不怕写作文了。其奥秘就在这里。当然“思维闪电战”的作文题目要联系语文课本写作的专项训练,要联系语文课本中阅读课文的特点,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四、搭建展示平台——化镣铐为华美的水袖
具体做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精致的小本本,写上自己的得意之作,以供交流;班级可以设论坛、劈专栏,既可以评论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年级可以出优秀作文选,让优秀作文变成一个一个的铅字,供人传阅;学校要有文学社、广播站,搞辩论、办演讲、设沙龙,让有写作专长的同学一展风采。总之,机会要多,舞台要大,才可以形成强力磁场,展示才华,调动兴趣。快乐地作文,又因作文而快乐,这是广大师生的永远追求。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一线教师应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转变态度,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惟有如此,才会有新鲜活泼、个性突出、思想丰富的作文涌现,教师的快乐也莫过于此吧。
记得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艺术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现代诗人闻一多先生用“戴着镣铐跳舞”作创新格律诗的口号,但是,他们最终都成为“戴着镣铐跳舞”的最优秀的舞者。现在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都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素质教育的基本式样,好像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了。如何使这幅“镣铐”重量轻一些,架势小一些,并从而让学子在披满镣铐的同时摇曳出绚烂的舞姿。便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