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美英
MOOC应用于产业工人职业培训的困境与对策
——基于A公司实践案例
● 王美英
经济结构调整向广大产业工人提出了全面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的要求,MOOC的发展能否为这种大规模的职业培训提供可行的模式。本文从探讨MOOC与产业工人职业培训的适切性出发,以A公司实践项目为例,探讨MOOC在产业工人培训中面临的困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炼出相关的经验与启示,以期为其它企业运用MOOC进行产业工人职业培训提供借鉴。
MOOC 产业工人 职业技能培训
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最早由加拿大戴夫· 科米尔(Dave Cormier) 和布赖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于2008年根据当时乔治· 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斯蒂芬· 唐斯(Stephen Downes)在马尼托巴大学开设的一种新型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英文名联合提出(McAuley et al.,2011)。这种网络课程自诞生以来,即以其大规模性、开放性和网络化对现有的教育形态产生着颠覆性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冲击(高地,2014)。2012年开始,由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领跑,高校、商业企业、投资机构投入参与,涌现出了大量开放式的课程(李志军、史媛瑜,2014)。MOOC对传统高等教育产生的冲击是革命性的(万昆等,2015)。那么,如果让MOOC跨界到企业培训领域,尤其是跨界到数量庞大的产业工人职业培训领域,能否会产生同等的影响力?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各界见仁见智。在理论界,普遍较认同的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创新育成中心执行长、美国芝加哥知识系统学院客座教授廖肇弘的观点:短期而言,我们可能高估了MOOC颠覆传统高等教育的冲击力;长期而言,我们可能低估了MOOC改变企业培训模式的影响力(廖肇弘,2014)。在实践领域,目前国内企业培训做得较成功的中兴通信、中国银联、用友等企业培训负责人对企业MOOC的看法却不尽相同。中兴通信学院副院长屈佳娴明确表示“不看好”(苏群,2014);中国银联培训中心主任付伟则表示“总体来说还是蛮看好的”(苏群,2014);用友大学校长田俊国虽然同样表示“比较看好”,但同时觉得在企业培训中“MOOC只能为用,不足为体”(苏群,2014)。本文通过对A公司运用MOOC进行产业工人职业培训实践的分析,探讨企业在应用中面临的困境,经深刻反思和原因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启示,以期对正在运用或将来有意运用MOOC进行产业工人职业培训的相关企业有所裨益。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及E-Learning相比,MOOC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课程设计及运营创新上,都更适合广大产业工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具有很强的适切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MOOC的“大规模性”非常契合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在数量方面的需求。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不仅学员数量大,而且细分行业多,涉及内容广,所需要的培训课程数量也多。在当前传统教育模式下要解决这种“双多”需求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产业转型升级对广大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的需求是刻不容缓的。要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大规模的培训解决这种劳动力供需矛盾,最可行的模式莫过于MOOC。一门成功的MOOC,其学习者的数量是可以无限制地扩展的(王颖等,2013)。以目前可罕学院的数学课程为例,每晚在世界各地同时参加学习的学员人数有数十万人。只有能如此容纳学员数量的教学规模才有可能解决广大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也只有利用MOOC平台,发挥各行各业的行业专家、技术领域专家走上MOOC“讲台”,制作体现自身特长的MOOC课程,才能满足产业工人不同的需求。
其次,MOOC的“微课程”视频非常符合产业工人的职业诉求。产业工人由于工作性质关系,他们所拥有的学习时间绝大部分呈碎片化状态;对学习内容的要求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实践性。MOOC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课程,每个视频均围绕特定的主题被切割成10来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程。这种小而精的微课程有利于在职学习者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同时,也容易使教学设计者突出教学重难点,抓住在职学习者短时间内的精力转移度和集中度。针对产业工人对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和熟练程度偏高的要求,MOOC可以根据操作环节或产品生产流程进行“微课程”的分割,实施“特写”教学,高清地展示某个操作的细节。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掌握的不同程度进行反复学习、模拟、操作,直到掌握为止。
再次,以知识点为核心串联的“分层教学”和“翻转”模式能满足广大产业工人不同层次的需求。产业工人是一个在年龄、文化层次、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参差不齐的群体,对课程的接受能力自然也相距甚远。在传统的课堂或E-Learning培训中,要做到既面向全体学员,又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难度很大。而在MOOC学习中,不同的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实际情况自主分配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从而规避了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不合理现象。同时,MOOC教学中采取的“翻转”模式给了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多内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产业工人实践性强理论性弱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接受并消化知识的方式有别于其他的学习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在实践过程中消化所接受的新知识。MOOC模式采用的对知识的内化时间大大多于教师传授时间的“翻转”方式更适合产业工人“轻理论重实践”的现实需求。
从理论上分析,将MOOC应用于产业工人职业培训是比较理想的模式,但实践效果到底如何,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就国内、外现有情况看,虽已有数个企业实践MOOC的成功案例,如国外的美国银行、雅虎、怡和保险,国内的中国银联、中国石化,但这些企业的实践对象均侧重于技术与服务领域的员工,与MOOC应用于产业工人职业培训的实践有一定的距离。为了探索MOOC应用于普通产业工人职业培训的实际效果,本文以A公司为例,分析其在尝试运用MOOC培训产业工人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由于这是一个试验性的案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在当前整个社会对此课题尚处于摸索的情况下,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企业及项目简介
A公司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家家电产业集团公司,目前在全国各地拥有七个生产基地,12000多名产业工人。最近几年来,随着智能家电的逐渐兴起,企业希望借此机会实现弯道超车的目的,以智能化为核心,打造绿色智能的产业优势,实现新的跨越。为此,公司特地成立了智能化研究院,专门研究智能化家电产业的发展方向及产品升级路径与技术。同时,为了提高全体产业工人对智能家电的认识,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加快整个集团在智能化快车道上的转型升级速度,在未来的较长时间内,公司决定加强对全体产业工人智能化家电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如果按照公司惯用的培训方式,由集团派出专门培训人员对各生产基地逐个进行分级培训,会出现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第一,耗时比较长,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产品的上线速度;第二,各生产基地培训的先后时间相距会比较远,无法使七个生产基地广大产业工人所掌握的技术和信息实现同步,可能会影响各个基地的产品质量。为了尽量回避上述两个问题,公司决定采纳上海某E-Learning培训机构的建议,以MOOC方式对全国七个生产基地的产业工人同时进行在线培训。
培训计划分春秋两季,每季各安排一门课程。课程总体设计遵循“理念先行,技术同步”的原则。根据公司智能化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及新产品上线计划安排,在新产品上线3个月前开始实施培训。每门课计划总课时不超过3小时,分6周完成,每周一次课;每次课不超过30分钟,每个视频控制在5-6分钟;每次课后有约20分钟的测试作业,全部课程完成后有一次综合测试;讨论平台全部由智能化研究院人员在线参与,及时解答相关问题。
该计划目前已经实施了第一门课程,课程内容为《智能家电的发展趋势与技术探索》,具有一定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的性质。授课教师为A公司智能化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及技术人员。课程的设计、录制及运营安排由E-Learning培训机构和A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配合完成。平台架构在第三方平台上。学员可以利用公司各基地培训教室里的电脑及智能手机完成注册、学习。开课前,各基地除了充分利用公共场所的板报、宣传窗、厂区电子大屏幕对MOOC本身及本次MOOC培训进行了全面的宣传以外,还利用微信方式对MOOC相关知识以及本次MOOC培训相关注册程序、使用方法、课程简介等进行推送。考虑到第一门课具有试验性质,为了充分反映MOOC教育的实际效果,客观评价能否将MOOC纳入企业常态化培训体系,A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对本次试验课采取了客观、谨慎的原则。没有像以往面授培训一样采取强制手段要求某一范围的员工必须参加,也没有推出对参与学习人员的相关奖励机制,是否参与本次学习完全由员工自主决定。
(二)出现的困境
整个培训过程下来,呈现一派“开门喜洋洋,关门冷清清”的状态。不管从课程完成率,学员学习成效,还是投入产出效能方面考查都不是很理想;参与本次项目运作的企业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智能化研究院以及第三方培训机构,对本次培训结果都不是很满意。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课程完成率低
由于A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对此次试验十分重视,加上E-Learning培训机构特有的宣传手段,课前极大地吊足了工人们(尤其是40岁以下年轻男工人们)的好奇心。至开课前,整个集团注册人数达到了3673人,但最后的课程完成率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仅为注册人数的3.97%。每周定时推出的30分钟课时中,能完整修完该课时的人数及比例见表1所示。
表1 各课时修学人数及比例
表2 各课时作业完成人数及比例
根据平台统计系统显示,将近44%的注册学员连第一节课都没有上完,其中17.32%学员(636人)注册之后根本没有上过课,26.76%学员(983人)在收看了几段视频后直接退出。虽然有极个别的学员在后面的课程中回来过,但比例极低,不到1%。每节课的上课人数基本上仅为前一节课的一半,而上完全部6周课程的仅146人。
2.作业及考核效果不理想
根据课程设计,每次课后均有一份测试作业,设计时间是20分钟,一般情况下10分钟之内基本可以完成。作业递交时间为下一次开课前的任何时间,答题机会每人3次,取最高分记录成绩。从数量上看,作业测试完成率较低。前三次课能递交作业的学员仅为修学人数的40%左右,后三次课比例有所提高,具体见表2。
从成效看,学员答题质量差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答题态度不认真。在已参加作业测试的学员中,基本上是一次答题一次递交。能够根据答题反馈情况进行第二次答题再重新递交的不到10%,第三次的就更少,不到2%。这种作业情况必然导致最后结业考核的不理想。在坚持完6次课程的146名学员中,合格学员仅87人,占注册学员的3.67%;其中优秀学员11人,占注册学员的0.3%。
3.讨论平台开展难
学员讨论平台是MOOC课程的特色之一。为了照顾到产业工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特殊情况,在讨论平台上极大地增加了师资力量。不但在课堂交流区和教师答疑区设置了足够多的授课教师、专家、技术人员,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在综合讨论区和作业测试区等模块也安排了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讨论和引导。整个课程下来,不管相关人员如何调动,讨论氛围始终开展不起来。即使在课堂交流区,学员整体呈现出来的也是一种无话可说、等待灌输的状态。综合讨论区中偶尔能见到有建设性的讨论话题或思想火花,但跟随的人员很少,很难深入展开;作业测试区中的讨论基本上流于作业答案,看不到有进一步探讨原因的话题,这是与高校MOOC呈现出来的最大的区别。讨论平台功能的难以发挥直接削弱了本次培训中MOOC的特有功效。
4.投入产出效能差
A公司此门课程从筹划到最后的结课前后花了5个多月时间,不但牵涉到了集团总部以及各生产基地的人力资源部门、智能化研究院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还聘请了E-Learning培训公司相关人员参与主要的策划和录制等工作,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宣传、录课、参与平台讨论等工作。与公司平时采取的分基地进行班组长集中培训,再由各班组长根据生产任务安排情况适时组织工人学习、实践的传统模式相比,从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角度计算,没有太大的优势;从财力、物力角度比较,此次课涉及到课程录制费、平台使用费、策划费等相关费用,总体费用比传统的内部培训高出很多。至于培训结果,A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认为还不及平时效果的一半;该项目总负责人则认为MOOC像星星,可远观不可亵玩;参与此次试验的培训公司则认为要促使MOOC从殿堂走进工厂,恐怕还有一定距离。
为了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培训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学员回访、座谈工作。针对学员完课率、作业完成率和讨论平台参与率低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地以随机方式对其中30%的注册学员做了问卷调查,具体统计见表3。
从表面上看,似乎导致完课率、作业完成率以及平台讨论参与率低的原因很大部分应该归咎于学员自身;实际上,这仅仅是表面现象。通过与大量学员的深入座谈、交流以及各参与部门的反思、总结,公司此次活动各参与方一致认为:产业工人自身观念和素质是其中一个因素,MOOC本身也存在着不足,A公司和E-Learning培训机构在课程设计和操作上有很大缺陷,三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了本次试验结果与理论研究出现了巨大反差。经综合分析,根本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表3 低完课率、作业完成率和讨论平台参与率原因统计表
(一)学员学习能力与项目要求存在较大距离
学习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除了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需要通过分析、总结等手段实现知识的内化。在MOOC学习过程中,授课教师注重的是高度浓缩的知识点的讲授,而与知识点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都需要学员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课前或课后加以拓展、消化,以实现对高度浓缩的知识点的充分理解和吸收。很多时候,MOOC采取的是“翻转模式”。在整个课程学习中,学生是主角,授课教师只起“点睛”作用。这就更需要学员拥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和途径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课后的探索实践及参与各个平台的互动讨论。
本次A公司参与学习的广大产业工人相对文化层次较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独立学习的习惯没有很好地养成,普遍不习惯这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员自己的翻转模式。回访资料显示,90%以上的学员没有课前准备和课后温故、拓展、消化的经历。即使是讨论平台上授课人员精心准备好的辅助材料,下载的学员也寥寥无几。这是导致学员在学习中“听不懂”或“没兴趣学”而不能完成整个课程的主要原因;也是在平台讨论中“不知道该说什么”的主要原因。在对各个基地进行的座谈中,广大学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根本没讲什么知识”,反应在问卷上就是“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而选择了退出。实际上,不是老师没讲什么知识,而是他们不习惯这种“只画树干不画枝叶”的教学模式。他们更习惯传统的点对点的传授,手把手的体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告诉他们“是什么”、“如何做”。这是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更是产业培训体系中师徒模式的沿袭。要改变这种思维模式,需要付出较长时间,这是横亘在MOOC与产业工人之间最主要的障碍。
(二)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点”需求与MOOC体系存在冲突
本次项目的授课内容完全按MOOC要求以点状呈现,一个视频讲一个小主题,与传统的教育及E-Learning相比,都是简而又简的纯“干货”。但作为课程体系,还是有一定的完整性安排。总体来说,在最大限度突出各个主题视频短小、精悍的同时,本次课程有一定的原理性讲解、拓展性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这是企业对员工基本知识、基本素质的要求,也是MOOC作为课程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A公司大量回访的反馈信息显示,学员普遍不认同这种课程内容设计方式。他们的目标更直接,更急功近利,更希望课程内容直接切入他们每个人的需求点,即直接解答他们各人想要的知识点。如智能家电未来是怎样的,大家怎么做。对相关的原理、体系以及创新方向的引导普遍缺乏兴趣。他们认识不到自己既是学习者又是构建者、创新者。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与产业工人工余学习时间短缺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反应出广大产业工人对知识互融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按这个反馈结果,不同学员因岗位不同、工序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企业,其需求点也会不同。一门具有系统性的MOOC就很难满足这种超短视的“点”需求,企业也不可能制作出能充分满足如此之多产业工人“点”需求的MOOC。要解决上述这种“点”需求与MOOC体系的冲突,需要广大MOOC研究和实践者跳出原有MOOC的课程体系思路,探索一条既符合MOOC要求又能满足广大产业工人“速食型”需求的可行路径。
(三)课程内容受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影响缺乏前瞻性
针对回访反馈中的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问题,企业对产业工人培训中课程内容存在较大禁忌是关键问题之一。企业MOOC与高校MOOC不同,高校MOOC的授课主体具有较大的公益性,授课教师绝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做到倾其所有、毫无保留,而企业MOOC不能。从根本上说,企业是功利的。一个企业不管大小、续存时间长短,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奥秘,或是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专利、特殊工艺等等,这往往是其核心竞争力或商业秘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这些知识、经验、专利、工艺等根据需要可以在内部一定范围内流动与分享,但往往不能制作成电子信息公开传授。广大产业工人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大的一个群体,也是相对保密意识较差的一个群体。这就导致了在制作针对产业工人的MOOC课件及讲授、答疑过程中,授课教师及相关人员会做到有所留,有所不留,从而使课程在前瞻性和实用性上大打折扣。本次A公司的MOOC课程也存在这种情况,尤其在“我们的智能”课时内容中,很多关键的知识没法深入呈现,这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个别学员在课堂讨论和互动平台上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但相关授课人员不可能给予满意的答复,给学员造成的印象是想学的学不着,不想学的拼命讲。这是降低MOOC在产业工人培训中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阻碍MOOC在产业工人培训中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四)学习资源贫乏,学习氛围不浓厚
学习除了对课堂知识的简单接受,更需要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吸收和内化知识需要主观上的渴望和客观上的推动。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学习习惯好的学习者,其主观因素起作用的比例会比较大;而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相对差的广大产业工人来说,学习氛围等外力的影响对他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公司在实践本项目之前对项目本身进行了较全面的宣传,但没有在学习氛围上进行营造,也没有搭建相关的学习资源环境。除了总部以外,七个生产基地既没有实体的图书室和阅览室,也没有电子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等相关资源。每个基地只各有一个培训大教室,开课期间可以供学员上网学习。这样的环境如果用以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可能相对比较合适,但对运用MOOC实施产业工人的培训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MOOC毕竟是一种网络学习模式,不管其如何先进,如何具有创新性,整体学习氛围相对不足是其与生俱有的缺陷。另一方面,产业工人大部分时间处于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中,工作与生活占据了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参加MOOC学习只是对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这种碎片化学习本就没有多少学习氛围可言;离开“课堂”后,围绕产业工人的基本上不是工作就是生活,学习氛围同样相对偏差。学习氛围缺失是导致到课率低的直接原因。其次,为了弥补MOOC作为网络教学学习氛围相对较差的缺陷,运用了“翻转课堂”及各种讨论平台等新的教学手段,再加上MOOC授课中“纯干货”呈现,短小、精悍视频等特点,学员要学好MOOC课程,必须精心进行课前准备、课后消化,而准备和消化这些知识是需要大量资料辅助的。A公司显然没有在这方面做好前期的平台准备工作。开课后,且不说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的学员,即使知道该如何自主学习的学员,要找到相关资料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辅助内化都很难,而仅仅依靠讨论平台推送的那些资料显然是不够的。这就导致了“课堂讨论”、“互动平台”等环节难以开展。因为学员“不知道该说什么”;也导致了“干货”式的学习内容难以消化、吸收。
(五)激励机制缺失,学员学习动力不足
为了客观地评价MOOC对本企业培训的有效性,探索企业后续培训的合理路径与方法,A公司对本次试验课程采取了客观、谨慎的原则。从企业角度出发,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也是对企业MOOC本身的有效检验。但同时也为本次试验的不成功埋下了隐患,是本次试验的硬伤。在本次试验课程中,A公司除了为参加学习的学员在开课的6周时间里按月补贴了每月2G的手机流量包费用以外,没有采取任何物质和非物质的激励措施予以推动,这是导致本次试验课程结果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MOOC学习群体与校园MOOC学习群体在学习目的上是不同的。校园MOOC学习群体往往出于自身提升的本能需求,其选择学习的课程可能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目标打基础,也可能是为某一特殊需求做提升,是为需所学。而企业MOOC带有浓厚的企业功利性,是企业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为员工打造的课程,企业的追求不一定与员工的追求完全一致,企业推出的MOOC也不一定就是员工想学或愿意学的课程。当两者出现不一致的时候,必须以外力加以推动,使两者的目标最终达成一致,这个外力无疑就是激励机制。而在本次课程试验过程中,A公司在MOOC是否适合企业以后培训问题上考虑过多,对本次培训采取了“裸培”的试验方式,从而导致了广大学员学习动力不足,不知道自己学了有什么用,为何而学。这是本次针对低完课率座谈中学员说得较多的一个话题,也是导致学员“没兴趣学”的主要原因。
A公司并不成功的实践案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MOOC与产业工人职业培训之间的距离,然而,这并不完全意味着MOOC不适合产业工人职业培训体系,而是启迪我们,MOOC要真正被广大产业工人接受,充分发挥其在产业工人职业培训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A公司的探索也给那些正在或将会运用MOOC进行产业工人职业培训的实践单位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一)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激发潜在学习动力
任何事物的生长都必须要有符合其生长要求的“土壤”,MOOC也不例外。要充分发挥MOOC的优势,学习者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最基本的要求。架构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现代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全球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新趋势(Senge,1990),也是培育MOOC成长最好的基地。MOOC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翻转课堂的授课模式、强大的互动平台,都需要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通过学习者自主学习及互动讨论加以内化、升华。否则,MOOC体系的这些优点全部都将成为缺点。鉴于此,相关企业、行业在开设针对产业工人的MOOC课程以前,要先做好基础工作。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优势资源,通过相关宣传、组织等工作,线上线下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潜在学员必要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的团队学习习惯。尤其要在最大程度上改变学习者对于“学习”的传统认知。学习者并不是一个完全的知识接受者,更是一个构建者。如果产业工人原来的观点不改变,完全抱着“我是被灌输者”的角色来学习MOOC,即使其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其结果都将是非常不理想的。这是MOOC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需要产业工人摒弃手把手教导的思维习惯,接受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的理念,融入现代学习型组织。
良好的氛围是保障MOOC学习效果的外力,学员自身的学习动力是最重要的内力,只有将这两股力量在广大产业工人中同时很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体现出MOOC在产业工人群体中强大的生命力。如何激发广大产业工人潜在的学习动力,需要各实践单位充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广大产业工人的总体文化水平、工资水平、生活条件以及现有的企业文化等因素进行积极探索。大量的实践证明,激励机制是激发员工学习动力,搞好员工培训工作的有效手段。A公司的案例也进一步说明了MOOC培训同样离不开激励手段的推进作用。为了充分激发广大产业工人潜在的学习动力,任何企业在开设MOOC课程以前,要先建立起以目标激励为先导,以竞争激励为核心,以利益激励为后盾的产业工人MOOC培训特有的激励机制;在激励方式上,要充分体现MOOC对学习者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内化知识能力的要求,结合产业工人的实际情况,实行个人激励和团队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补充的特殊方式;在制定基于个人激励的评价标准上,必须充分体现MOOC教学模式的特点,将课堂互动及平台讨论的成果纳入评价范畴,如有效提问数、有效发帖数、有效回帖数以及发起讨论主题数等;对开课前按照一定标准,如车间、班组等划定的团队的考核,要充分结合团队整体的完课率、作业成绩、测评成绩、平台讨论活跃程度等因素,综合评定优劣,从物质与精神层面给予奖励;个人激励宜采取物质为主,晋升优先、公开表扬等精神激励为辅的方式;团队激励则宜采取荣誉奖励为主,物质为辅的方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但能激发广大产业工人的MOOC学习积极性,提升产业工人素质,而且能快速促进“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企业”的形成,提高整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优化课程设计内容,丰富MOOC教学手段
产业工人由于受工作压力、学习时间、学习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对教育的需求点与其他群体有着明显的区别。总体来说,产业工人对教育的需求主要来自于职业岗位的要求,是实用性、实践性的要求。因此,他们的需求带着明显的“功利性”和“速食型”特征。
为了满足这种“功利性”和“速食型”的教育需求,针对产业工人设计的MOOC须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内容。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传统“师徒模式”中“强实践,弱理论”的去“课程化”方式,最大限度地缩减相关理论性和通识性内容的视频长度,而同时增加并详细地讲解相关实践性的内容。这些被缩减的理论性和通识性内容可以通过其它教学手段加以推送,如微信平台、企业宣传窗、宣传板报、电子大屏幕滚动播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满足部分有需求学员用以补充学习。课堂上的视频则采取直接切入主题的方式,充分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以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图1为A公司试验课程中“第一讲 认识智能家电”的课程结构。
图1 试验课程中“第一讲 认识智能家电”课程结构
试验课程结束后,结合广大学员的反馈情况,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智能化研究院的共同研究,将课程中理论性及通识性的文字内容删减出来,整合成篇幅适中、简单易懂的Word文档,在本讲课程开课前以微信方式向广大学员逐个推送;同时,利用中午与晚上工余时间的厂区广播,在“每日知识”栏目每天播报一篇相关的知识性短文。上课时间的视频则直接切入广大产业工人感兴趣的实践性和应用型模块,适度转变校园MOOC的精悍风格,利用高清技术详细介绍相关的技术与应用。图2为优化后的“第一讲 认识智能家电”的课程结构。
这种设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违MOOC概念,MOOC最短小、精悍,它都是一门课程,完整性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企业应用来说,追求知识与内容的完整性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实效才是关键。在不离开本质的前提下,运用灵活的方式,提升实际效果,也不失是对MOOC这个新生事物的创新和改造。
(三)强化组织方式多样性,注重干预形式灵活性
对MOOC学员及学习方式的组织干预,从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与MOOC中“OPEN”理念的冲突。MOOC的“OPEN”反应的不仅仅是课程本身的开放,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对学习者的开放,即来去自由。但企业与高校不同,除了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以外,绩效目标是其生存的基础(荆树伟、牛占文,2014)。不管是开发基于社会潜在员工的通识MOOC,还是针对内部员工职业提升的实务MOOC,抑或是针对企业特殊需要的专属MOOC,其本质上都带有绩效的目标。故从一定程度上干预MOOC课程的成效是必然的选择。
如何选择多样、灵活的方式提高MOOC在产业工人培训中的成效,需要各开课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在目前的情况下,根据现有的条件、国内外企业MOOC成功案例及A公司不算成功的教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式:针对社会潜在员工的通识性质的MOOC,企业开课往往出于人才招募和人才筛选的目的。广大产业工人的就职要求与其它服务型企业的就职要求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往往需要一定的初级知识和基本职业技能。现代产业工人除了传统要求的主动性、积极性外,更需要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和毅力。针对社会潜在员工发布的通识MOOC,除了注意课程设计内容与就职岗位的贴切性以外,不需要进行更多的干预,目的就是筛选出那些主动性、积极性、自律性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针对企业内部在职产业工人的实务MOOC,如职前培训、职业提升等,则必须紧密围绕培训目的,进行充分有效的组织干预。产业工人的学习自觉性和所处的学习环境与校园MOOC学习者是有一定距离的,如果没有举办方进行较强的组织约束,效果将会比较强差人意。在这个干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到课率及作业完成率以外,要充分利用掌握的员工信息,通过合理分组、激励、PK等相关手段,发挥产业工人现有的组织团队作用,如利用工友互动较多的车间、班、组等现有的团队,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提升;针对专属MOOC,由于课程本身往往具有独特的价值,是根据企业特殊的内部知识和研究制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进一步创新的特点。这种MOOC需要强化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仅仅依靠线上是不够的。一方面考虑到内容的高度保密性,不方便全面公开;另一方面更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引发思想碰撞,产生进一步的创新,尤其是需要广大产业工人在实践反复中,检验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总之,针对产业工人的MOOC完全不同于校园MOOC。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布MOOC的不同目的,以目标为导向,采取不同的方式,灵活给予干预,使广大产业工人朝着开课企业的预定目标发展。
图2 优化后的“第一讲 认识智能家电”课程结构
(四)提倡行业“通识”共享,探索“特色”错位发展
MOOC不同于普通的教育视频,也不是简单的E-Learning项目,MOOC更重视教学设计、项目运营、用户体验(胡钦太、林晓凡,2014)。在目前条件下,不是任何企业,任何个人都能轻易设计出一门成功的MOOC。再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每个企业都从不同岗位出发设计出适合培养产业工人的MOOC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中国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却是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的(金京等,2013)。全社会数量庞大的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提升更是刻不容缓的(眭纪刚,2014)。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需要全社会充分发扬MOOC教育中的“OPEN”理念,提倡行业龙头企业利用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培训资源优势,在行业通识教育、职业素养培训、产品基础原理等普及性、大众性、基础性的内容上投入一定的资源开发适合广大产业工人的MOOC。一方面使自身企业广大产业工人接受教育,提升整体素质;另一方面,通过MOOC课程的长期影响,形成该行业产业工人的基本就业标准,提升整个行业广大产业工人的总体职业技能水平。这种通识教育的MOOC也可以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并实行开发,向全社会开放。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提升该行业现有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潜在劳动力,缓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中“民工荒”“技工荒”的现实问题。其他实力偏弱的中小企业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尝试开发一部分适合自身特殊需要的简短MOOC;或充当一个营养调配师的角色,从网上筛选合适的MOOC课件,结合自身企业实际培训需要,推荐给本企业的相关员工使用;甚至可以尝试将网上合适的MOOC融入线下的培训内容和体系中,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灵活的培训模式,使传统的培训与现代的MOOC形成有机的结合,从而缩短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率,扩大培训范围,逐步提高产业工人整体水平。
虽然以MOOC方式对产业工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价值在业界尚存在着一定的争论,但面对中国未来较长时间内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和世界上最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MOOC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本文从大规模性、微课程、分层教学以及翻转模式等方面探讨了MOOC与广大产业工人职业培训间的适切性。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受产业工人学习习惯、培训部门操作模式和机制、MOOC课程设计等诸多因素影响,以MOOC培训产业工人的成效还存在很多不如意。本文以A公司实践项目为例,深入分析该企业在实践MOOC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对该项目进行反思,分别从产业工人、培训部门、MOOC自身三个角度探讨项目实践并不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建议与启示。A公司的教训并不是对MOOC应用于产业工人职业培训的否定,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MOOC与产业工人职业培训之间存在的距离。毕竟MOOC是个全新的教育模式,而且高度强调自主学习,对长期习惯了传统“师徒模式”的中国产业工人来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对MOOC自身以及实施MOOC教育的社会大环境和企业小环境来说,都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因此,本文的案例以及建议、启示,对勇于在产业工人培训中实践MOOC的单位来说,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相关实践单位仍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以及产业工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方案并积极探索。
1.高地:《“慕课”:核心理念、实践反思和文化安全》,载《东北师大学报》,2014年第5期,第185-193页。
2.眭纪刚:《结构调整、范式转换与“第三次工业革命”》,载《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第6期,第75-84页。
3.胡钦太、林晓凡:《面向社会教育的MOOCs应用模式及优化设计研究》,载《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第11期,第32-38页。
4.金京、戴翔、张二震:《全球要素分工背景下的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载《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11期,第58-70页。
5.荆树伟、牛占文:《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及内容界定》,载《中国管理科学》,2014年S1期,第672-676页。
6.李志军、史媛瑜:《MOOC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研究》,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第13期,第24-28页。
7.苏群:《你怎么看企业MOOC?》,载 《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第6期,第32-34页。
8.万昆、叶冬连、戚丽、曾婷、张林燕:《多维视阈下的国内MOOC研究进展与可视化分析——以我国MOOC研究领域为例》,载《中国远程教育》,2015年第2期,第40-46页。
9.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载《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4期,第67-75页。
10. McAuley A , Stewart B, Siemens G,Cormier D. The MOOC model for digital practice .Available at Http://davecormier.com/edblog/wp-content/uploads/ MOOC_Final.pdf.2011, 10(3).
11. Senge P.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Bantam dell pub group, 1990.
■责编/罗文豪 E-mail:chrd_luo@163.com Tel:010-88383907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Vocational Training for Industrial Workers Through MOOC——Based on Practice of Company A
Wang Meiying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rade,Ningbo Dahongying University)
Economical structure adjustment has put forward a requirement that vast industrial workers should comprehensive upgrade their vacation skills. MOOC’s development can provide a viable model for such large-scale vocational trai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evance between MOOC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Then taking Corporation A for example, it also discusses the plight of industrial workers training by MOOC, and extracts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companies by using MOOC to industrial workers vocational training.
MOOC; Industrial Workers;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王美英,宁波大红鹰学院金融贸易学院,讲师、工商管理硕士。电子邮箱:gissynb@sina.com。
本文受浙江省社科联“基于MOOC模式的产业工人整体素质提升策略研究”(2014Z020)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