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红英
(东北财经大学 数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鲁红英
(东北财经大学 数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摘要通识教育理念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和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从我国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问题;对策
一、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与学的现状
通识教育近年来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各地方高校纷纷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但就总体而言,效果还不是很显著。一些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并不全面,不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目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论证,一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很大程度上照搬以往的公共基础课内容和模式,其教学内容局限于外语、数学、计算机、体育、马列等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而人文类、历史类和文化类等课程占总课程量的比例较小。 此外,学校未明确通识教育课程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的重要地位,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和全面的了解,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也就无法实现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
目前,一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们每天在教室里听六、七个小时的课,以教师主动“授”为主、学生被动“听”为辅。教师向学生“填鸭式”地灌输各种知识,上课形式单一,造成知识信息的单向流动。教学内容枯燥,教师完全依赖教科书,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思维僵化,学习方式机械、简单。由于教学考核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定,导致部分学生有平时不用功考前突击就能通过考试的想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高校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导致一些课程的教学班级出现了多则上百人同时上课的情况。这种大班教学不利于学生展开深入的课堂讨论,对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极为不利。
二、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地方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一是地方高校各级主管部门对通识教育理念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导致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目标定位不准确。一方面把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基础、补充或纠正;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借鉴美国和我国重点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有些地方高校无视自身的实际发展水平,设置与西方高校类似的课程,导致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缺乏本土特色,不具有地方院校特色,进而导致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地方高校应该针对自身情况,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传统、国情与自身发展特点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二是学校对科研过分导向,导致通识课程的教学质量不理想。目前,科研实力被认为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导致高等院校更加重视科研项目立项,提升科研水平,增加对科研的投入。对教师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的指标多集中在发表文章的数量、刊物级别、科研项目级别和专著数量等科研方面。而教学成果不象科研成果能数量化和显著化,所以教师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科研方面,而教学精力投入不足,这就导致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不理想。
三是管理不完善。一方面,地方高校对设置通识教育的管理机构不够重视,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组织、协调和评价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缺少专门的经费来支持和保障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运行;另一方面,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不仅关于学生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而且关于教师的教学管理制度及激励制度也比较缺乏,较为松散[1]。
(二) 教师方面的原因
甘阳先生认为,不管多么高深的教育理念和多么复杂的规划,通识教育最终都是要落实到教师的个人教学实践上。如果没有教师的个人实践,不管谈多少高深的理念,做多少复杂的方案,实质都是无效的[2]。
一是地方高校受到扩大招生规模的影响,致使高校师资力量相对匮乏。而且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总体水平不高,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的专门教师也比较缺乏[3]。因此,师资力量薄弱和业务素质不高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等极为不利。
二是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 地方高校教师在授课时仍然采取 “灌输式”“填鸭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讲授大量知识,教学手段单一,师生之间互动少,学生自我参与的机会少。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是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面,教师对教学投入精力不足是影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把更多的教学精力投入到科研论文写作、科研项目立项和学术专著等科研研究方面,对科研和专业(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投入多,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投入少。一些教师上课责任心不强,课堂教学前未进行充分备课,直接影响到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通识教育的课程教学中,高校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普遍还是讲授法,即大部分授课方式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大量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间和同学间的讨论及缺乏实地考察等较为有效的通识教育教学途径,进而使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知识的兴趣,学习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
二是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基本上是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出发,较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期望,导致学生对某些课程不感兴趣,只是为了拿学分。
三是由于高校忽视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理念的宣传,导致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内涵和作用认识模糊,简单地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就是一种辅助专业学习的课程,因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考研的学生只是关心与考研相关课程学习,不考研的学生认为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
三、改进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地方高校各级领导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明确通识教育课程在大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部课程中,包括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地方高校应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前提,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体现通识教育思想,同时加大力度宣传通识教育。逐渐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加强对教学工作和教学成果的重视,促进教学改革,提升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
(二)明确通识教育课程定位,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和任务
明确通识教育课程定位,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其教学任务。科学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内容应包括人文类、艺术类、历史类和科学类等课程,同时也要开设体现地域个性的跨学科课程、跨文化课程、主题课程和综合性等通识课程。
(三)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重视通识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重要性
具有一支优秀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师资培训制度,采取有效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借鉴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国外、校外成功教学模式和经验,关注教学改革研究的动态,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重视开展校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和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活动,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向名师名家吸取经验,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统一要求、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四)教师要注重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的角色转换,变“教”师为“导”师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先知先生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为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根据通识教育课程的目的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讲座、学术报告、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和自主学习,让学生有独立的思考空间,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提升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效率。
(五)完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机构
美国的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所和研究学会等专门管理机构,还通过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和出版相关的学术刊物来推广通识教育的实施[4]。因此,学校应建立通识教育教学管理中心或机构,加强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宣传和教学管理,筹备专项经费,加大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资金支持,购置通识教育课程所需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料等教学软硬件设施,以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
(六)健全管理评价体制
一方面学校应健全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学生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尤其是学生的成绩考核制度,加强注重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考核,定期进行阶段考试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学校应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以便教师能够明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的重要性,使教师更积极主动地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增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责任心,有效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钱文彬,黄启兵.论我国通识教育的制度困境[J].高教探索,2005(6):58-63.
[2] 甘阳.通识教育:美国与中国[J].复旦教育论坛,2007(5):71-72.
[3] 万露.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苏高教,2007(5):74-75.
[4] 张子照.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问题、困难及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2(3):9-12.
(责任编辑:刘士义)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2015-10,17(5):93-95
Teaching problems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i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LU Hongying
(SchoolofMathematics,Dongbe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DalianLiaoning,116025China)
AbstractGeneral education philosoph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culture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Therefore, based on the teaching status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of my countr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proposes some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each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in loc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gen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 course;course teaching
作者简介鲁红英(1977-),女,辽宁阜新人,东北财经大学数学学院副教授,从事生物数学及动力系统方向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JG14DB152),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544),东北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DUFE2015Y33),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L2014458),东北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YY14012)。
收稿日期2015-05-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008-2441(2015)05-00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