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

2015-12-17 20:41黄祖梅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郑州市创新型人才

黄祖梅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系,河南 郑州 451464)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郑州市为例

黄祖梅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系,河南 郑州 451464)

创新是城市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本文基于郑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状,分析了其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劣势,并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二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三是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水平;四是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

郑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与建议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必须化解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制约,解决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低、生产方式粗放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创新型城市是指依靠科技、文化、体制、人力资源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较高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突出的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显著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等特征[1]。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郑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

(一)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

2012年郑州市GDP为5549.79亿元,占全省GDP的18.75%,人均GDP达64329.73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29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69.8亿元[2]。这些指标在中部省会城市中的排名仅次于武汉,位居第二。此外,郑州某些行业的发展在国内已居于领先水平,如食品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客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

(二)前景看好的金融业和服务业

截至2012年末,郑州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448.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794.1亿元。2012年全市保险保费收入178.4亿元,保险赔付额47.6亿元[3]。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提出了“打造郑州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金融发展战略。同时,随着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推进和多项金融优惠政策措施的推出,已有不少金融机构前来投资,为郑州市的金融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加速郑州服务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利用强有力的区位优势,推进国际物流园区和航空港区的建设;二是通过引进UPS、联邦快递、和记黄埔等先进物流企业,提升郑州市整体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三是依托中牟产业园区,重点引进新濠国际、中南集团、港中旅、华侨城等企业支持,促进郑州市文化创意旅游业的发展;四是加快信息技术建设,改善商贸流通业。

(三)较高的对外开放水平和良好的对外开放前景

2012年,郑州市直接进出口总额358.3亿美元,新批外资企业72个,合同利用外资投资额20.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4.3亿美元,国外经济合作合同额13.8亿美元,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14.6亿美元[4]。

在对外开放方面,郑州市的目标是:以武汉、南京等对外开放先进城市为目标,优化开放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创新招商方式、狠抓项目落地,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外经贸跨越式发展。对外开放综合水平持续提升,利用外资在中部省会排名保2争1,力争超越武汉,跃居中部首位;外贸出口保持中部首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位次前移1-2位,进入全国省会前5名。

(四)不断提高的居民生活水平

目前,郑州市企业的所有制类型日益丰富,除中资企业外,外资、私营和合资等类型的企业逐年增多,居民就业渠道多样化,居民收入形成了多来源、多渠道的格局。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从事第二职业等获得的收入也明显增多;饮食向营养化、科学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衣着消费趋向个性化、时尚化和品牌化;家庭用品趋向现代化等。

(五)较丰富的科教资源

截至2012年末,郑州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1个,在校研究生18600人;全市普通本专科学校53所,在校学生69.8万人。2012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472项,其中省级以上322项,占比21.9%;共完成重大科技成果 310项;专利申请量达到16254件,授权量9065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4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7项[5]。

二、郑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劣势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郑州市虽然在地理上占据了中心城市圈的优势,但是经济发展在中部城市中并没有表现出绝对优势。作为中部城市的龙头之一,自身发展速度缓慢,对城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影响力也有待提高。结果是城市圈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12年,郑州市三次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比例为12.7:56.3:31[6]。这说明郑州市服务业水平还较低。

(二)环境污染较严重

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为原则,强调节约并合理利用资源,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7]。但是随着郑州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机动车数量的日益增长以及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环保部公布的2013年前三季度空气质量排名中,郑州市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相对靠后,有时甚至位列倒数前十名之内。特别是近期,郑州市雾霾天气较多。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郑州市创新型城市的发展。

(三)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

政策优势不明显。当前,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财税、金融和土地等方面。与国内其他重点城市相比,郑州市目前的高新产业园区数量较少,规模不大,而且缺乏明显的政策优势。虽然政府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但是对扶植对象有着诸多的要求和限制,加上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致使部分优惠政策并没有落实到位。

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虽然郑州市在人才引进方面投入较大,但是高新尖端人才缺乏,留人机制尚不健全。部分企业提供的待遇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不够,部分企业员工认为所得与付出不成比例,还有部分创新型人才并未真正发挥其实际用途,最终出现人才浪费或者是人才流失。

(四)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总体上来说,郑州市企业的创新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也还存在诸多不足:部分企业对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安于现状,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有待提高;还有一部分企业不能放眼未来,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不足。另外,与其他重点城市相比,郑州市研究型的高校及科研机构数量较少,高端创新型人才相对缺乏,创新能力不足。以2012年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为例,郑州市专利受理数为16254件,授权数为9065件[8],而北京市专利受理数为92305件,授权数为50511件[9],上海市专利受理数为82682件,授权数为51508件[10]。

(五)高端创新人才缺乏

2013年郑州市统计公报显示,本市的科研人员为郑州市带来了较丰硕的科研成果,科技成果产出与往年相比也呈逐年递增趋势。但是,郑州市创新型人力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中低级人才较多,高级技术人才缺乏。传统专业人才较多,高新技术行业人才不足。在技术人员结构中,初级职称人员占比相对较高,约占一半以上,而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较低,不足10%。

二是人才集聚能力不强。人才建设缺乏吸引力、凝聚力和驱动力,导致外地人才难引进,本地人才难留住,现有人才难效力。

(六)科技成果转化困难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非常重视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财政投入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政府占据着主导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和资本的主动性。这些情况对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均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郑州市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为实现郑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应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发挥郑州市在中部城市群中的龙头作用。

(一)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

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为推进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政府需要关注各类创新活动的发展方向,及时出台相应的创新政策,创建创新活动所需的社会环境。此外,还需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速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发挥政府应有的服务与管理职能。

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和部门整合,提高政府行使职能的质量和效率。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创建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增强各部门对创新活动的协调服务,切实提高政府效率。

(二)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是创新型城市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城市的创新能力。为提高郑州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明确并保证企业创新收益的主体地位,承认并保护创新主体的各种创新权益,使创新人员真正成为创新活动的主要受益者;二是加强中小企业间的联合,避免单打独斗因实力不足而导致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低下;三是要引导和支持大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面向郑州航空港、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和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等特定技术领域创办专业孵化器。

(三)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水平

高等院校特别是科研型院校以及科研机构,是知识和技术的聚集地,是重要的创新源泉地,对创新城市建设和区域的发展具有溢出效应。他们拥有的知识与技术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向企业转移,进而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生产力,为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活力。因此,郑州市应充分利用郑州大学等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科技与人才实力,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对政府来说,除了要重视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财政投入外,还应该引导和推动高校及科研机构面向市场,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让企业能很好地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中受益,促进双方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四)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加快郑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培育创新环境至关重要。为了培育郑州良好的创新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重视人才教育,加强人才建设,提高人才使用效能。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是一个公司甚至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需要发挥高校的科教优势,坚持教育优先、人才支撑、科技引领。另一方面需要为人才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与企业需从环境和待遇两方面共同努力,实现对国内外创新人才与高层次专家的引进;同时还需完善激励机制,比如在研发领域设立专门奖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郑州市创新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还有一点就是要建立灵活开放的人才管理制度,确立以能力和工作绩效为依据的人才评价标准。

第二,改善融资环境,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前,郑州市已涌现出一批发展活跃、潜力巨大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但融资难依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银行要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创新创业投资领域并规范其发展。

第三,扩大宣传和动员,为城市创新营造氛围和积蓄力量。大力倡导郑州市“博大、开放、创新、和谐”的城市精神,积极开展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活动和青少年发明创造等创新实践活动,开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发挥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面向社会定期举办科普宣传、科技讲座和科技展览等系列活动。为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0-04-19)[2014-01-01].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fgzc/gfxwj/gfxwj2010/201004/t20100419_76811.htm.

[2][3][4][5][6][8]郑州市统计局.郑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EB/OL].(2013-08-07)[2014-01-01].http://www.zzstjj.gov.cn/tjww/tjgb/zzs/webinfo/2013/03/1363746080953133.htm.

[7]鞠磊.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1.

[9]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13[EB/OL].(2013-08-07) [2014-01-01].http://www.bjstats.gov.cn/nj/main/2013-tjnj/index.htm.

[10]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13[EB/OL].(2013-08-07)[2014-01-01]http://www.stats-sh.gov.cn/data/toTjnj.xhtml?y= 2013.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 for Innovation City Construction of Zhengzhou

Huang zumei
(Henan College of Finance and Taxation,Zhengzhou Henan 451464)

Innovation is the core driving force of urba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tatus of Innovation City Construction of Zhengzhou City,this paper analyzes its disadvantages and then proposes four suggestions namely:transform government function and improve government efficiency;strengthen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enterprises and improve their innovation capacity;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s;and nurture environment for innovation.

Zhengzhou city;innovation city construction;countermeasure

F292

A

1671-5101(2015)01-0125-04

(责任编辑:丁忠甫)

2014-09-01

黄祖梅(1982-),女,河南商城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国家理财规划师,研究方向:保险经济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郑州市创新型人才
人才云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小蒜苗成长记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贠红松作品选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