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文讲坛品牌打造的实践与推广

2015-12-17 20:41仇郭海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讲坛讲座安徽

仇郭海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安徽 合肥 230051)

安徽人文讲坛品牌打造的实践与推广

仇郭海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安徽 合肥 230051)

为了更好地将人文社科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肩负起时代使命,安徽人文讲坛在实践中找方向,在探索中谋发展。为此,把握安徽人文讲坛在其品牌打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角色定位,剖析讲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办好安徽人文讲坛的几点建议。

安徽人文讲坛;品牌打造;公益讲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变得日益强烈和迫切。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更新知识结构和获取最新信息的需求,公众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公益讲座因兼具公益性、开放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而赢得社会各阶层和各类群体的普遍欢迎,成为主办方延伸其服务的重要亮点。如何才能将公益讲座打造成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展示公益讲座向公众传承学术、传播新知的媒介作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现以安徽人文讲坛品牌打造的实践与推广为例,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安徽人文讲坛在安徽省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角色定位

近年来,我国政府各部门已逐渐开始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普及,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稳步推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2011年初,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所有美术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这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免费开放后,公众对知识与信息的要求更高,公益讲座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主题新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高水平的系列公益讲座,不仅可以成为广大市民文化休闲的新方式,同时,高质量、有特色的公益讲座也可以折射出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彰显城市文化品位,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块招牌。

设坛开讲,加强交流,打破区域空间距离的界限,博采众家之长,是我国文化传承的优良传统。在尊重传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合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安徽省图书馆通过与本地媒体——新安晚报社联合主办了“安徽人文讲坛”这一安徽人精神家园和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讲坛自2006年7月创办以来,已获得各方广泛好评。经数年发展已渐成规模。在讲坛创设及发展过程中,主办方始终在探索如何通过讲坛的举办使人文社科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更好地为城市文化建设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为使安徽人文讲坛获得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安徽省的一张文化名片,主办方在讲坛品牌的打造及推广的相关活动上用力颇多。如将人文讲坛作为一个服务品牌来经营,通过聘请演讲水平较高、研究能力较强、学术成果丰厚的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讲席教授,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每月第二个星期日下午在安徽省图书馆)进行讲学。在八年的探索过程中,已初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讲坛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得到了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支持。八年来,安徽人文讲坛以免费入场的形式和高水准的演讲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与,举办了近400场讲座,听众达十多万人次。

为更好地突出安徽人文讲坛的品牌形象,打造一个影响力强、涉及领域广、受众多的优秀服务平台,人文讲坛须对自身有准确的角色定位。安徽人文讲坛的品牌的推广首先坚持的是“三个贴近”的原则(即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公益讲座的服务对象是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素质、有着不同文化需求的广大市民。安徽人文讲坛根据安徽省的社会热点、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与市民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进行定位,找准了切入点,创出自身的特色品牌。安徽人文讲坛的准确定位源于其思路清晰、指向明确的选题设置。其选题坚持把握时事政治、经济状态的总体趋势,聚焦社会发展中的城市文化、科技创新、人文环境、素质教育等热点问题,使讲坛呈现出时代特征。同时,安徽人文讲坛在注意把握讲坛的选题与内容既要符合听众需求,又不盲目迎合社会时尚的原则,更好地发挥了教育的功能。

要长期坚持“免费入场”的纯公益讲座,单纯依靠财政拨款显然不切实际,需要寻找其他强有力的支撑点,使人文讲坛的发展有强劲的推动力。通过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合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新安晚报社、安徽省图书馆四方的积极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优势互补,已然开拓出了人文讲坛双赢的新天地。[1]

安徽人文讲坛已经成为安徽省开展面向大众的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在安徽省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也日益成为安徽省的“文化名片”之一。

二、安徽人文讲坛在品牌打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随着安徽人文讲坛活动的不断拓展和深入以及社会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徽人文讲坛的可持续发展。[2]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硬件设施尚无法满足讲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如讲坛场地狭小,图书馆报告厅仅能容纳百余人,受众面小,另外场地设备条件一般,有些甚至比较陈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质量,这些都使其传播力度和影响力都大打折扣,也极大地限制了讲座工作的持续开展。[3]

二是“软件”质量须进一步提高,如讲座选题的系统性、连贯性不足,单个讲座较多,影响讲坛的整体性、可持续性发展;讲座形式较为陈旧,讲座多采用以演讲为主,主讲人与现场观众交流、问答为辅的形式。形式上的创新不足,现场气氛不够热烈,比较单调沉闷。创新是讲堂能够蓬勃兴起并保持勃勃生机的重要条件,要想进一步塑造安徽人文讲坛的品牌形象,就要在讲座形式多样化上多下工夫;对师资质量把关须进一步加强,更加强调“名人效应”的作用。

三是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人文讲坛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费是保证讲座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基础。但自从讲坛开设以来进行的近400场讲座,随着讲坛水平的不断增高,师资的聘请、宣传投资等费用都在上涨。这就需要主办方集中智慧,进一步拓展经费来源的渠道,努力实现收支平衡,以保证讲坛举办的连续性和较高水平的要求。

四是宣传不足。俗语云:“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这个异彩纷呈、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这句话已演变成“酒香也怕巷子深”。而安徽人文讲坛不论是前期的宣传工作,还是后期的报道总结,都显得较为滞后,严重制约了讲坛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品牌的树立。

五是民众对安徽人文讲坛的需求尚处在被抑制状态,并不如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民众具有高度的参与热情。[4]听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决定了讲座的成败,主办方需要和听众保持及时有效的联系和沟通。此外,听众的年龄、层次类别的比例不够科学,老年人、学生比例较大,社会其他群体比例较小,这也是制约安徽人文讲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症结之一。[5]

三、推进安徽人文讲坛工作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文化知识的现实需求,推动人文讲坛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安徽人文讲坛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公众的受教育程度,逐步探索出适合安徽人文讲坛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有的放矢的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使安徽人文讲坛的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

(一)多渠道筹措经费,提供完善的“硬件”保证

安徽人文讲坛要想可持续地践行其公益性的特性,急需社会形象的认同和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可以大大改善讲坛硬件设施的条件。为此,讲坛可采取经费来源的多样化的方式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安徽人文讲坛可由政府部分资助,再由其他渠道筹集,比如接受企业赞助、社会捐资等。另外,可对讲坛进行二次开发,生产与讲坛配套的刊物、书籍、音像制品等。讲坛衍生品的批量生产,一可以扩大讲堂的社会效益,二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当经费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后,讲坛应首先完善硬件配套设施,如更新音响设备、租借甚至购买专门的场所用于讲坛的开办等。

(二)全方位、多层次地增强讲坛的“软件”设施

1.质的提高——优化选题设置、注重讲坛的系统性、优选主讲。安徽人文讲坛以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为背景,以传播人文知识、弘扬人文精神为目的,故讲坛选题应主要以人文精神、国学经典、文学艺术、养生保健等来设置。围绕主题合理地安排讲坛内容,有利于吸引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更好地实现雅俗共赏的追求,更好地突显安徽人文讲坛坚持导向性,突出科学性,强调知识性和注重故事性的特点。

讲坛在注重选题合理性的同时,也应该兼顾讲坛的系统性。可采取分设专题,有针对性地推出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开展,以创新人文讲坛内容,扩大讲坛的影响。

安徽人文讲坛多以主讲人演讲这种单向输出的方式为主、与听众的双向互动为辅的方式进行。所以,主讲人的学术品质与演讲水平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讲坛举办的成功与否。笔者认为,主讲人的选择应该更倾向于国内外知名专家 (包括部分安徽省本地学者),注重主讲者的名气和学术地位。同时也应兼顾主讲人的演讲口才。

2.创新讲坛形式——提倡“轻松学习”。演讲须充分利用传媒技术,要加大讲座形式的科技含量、采用多媒体技术视频等方式打造引人入胜的视觉效果,在主题演讲的主画面之外,适时插入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内容介绍,可使演讲效果更富有感染力。同时,根据讲座的内容设计一些辅助环节,借用一些道具充实讲座形式,要增强讲座的互动性,充分调动听众的参与热情,甚至可以采用记者招待会的问答形式、演讲形式、座谈会形式,还可以在讲座中加入表演、演示、展示等等来帮助听众加深对讲座内容的理解,同时这样也可增加讲坛所具有的使大众与专家“零距离”接触的特点。[6]寓教于乐,以更好地达到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目的。

(三)创新传播方式、加强宣传力度、塑造品牌形象

信息时代的文化产业,不应是单一化的,而应该是多样化、立体化的。创新是安徽人文讲坛继续保持勃勃生机的重要条件。一场高质量的精彩讲座应通过多种途径来予以宣传,以使其受众面达到最大化,求得最佳社会效益。而传播方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讲坛的影响力,故进一步拓展讲坛的传播形式势在必行。首先,在前期宣传和后期制作上均需大量利用网络视频、音频。在采取现场讲座的同时,也须实现电视录播、网络视频、音频、文件转换、媒体公告、派发宣传单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并重。假如听众错过了常规的现场讲座,还可以选择收看电视录播节目,也可以选择到网络上观看视频收听音频,还可以通过报纸的新闻通讯了解讲座的主要内容和演讲人的背景,甚至可以定期购买与讲座配套的书籍刊物用作学习和收藏。这种多媒体联动多渠道传播的模式,为各层次的人群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模式,真正把安徽人文讲坛的文化影响力发挥到极致。此外,讲坛还可以编发与讲座活动同步的“快讯”、“快报”等,及时记录讲座的内容和活动的有关情况,向省、市委,省、市政府相关机构发行,并直接送呈省、市委省、市政府领导审阅,以此表明其官方特征,以期进一步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7]

安徽人文讲坛作为安徽省对外交往的的一张文化名片,对内建设的一个新亮点,其品牌价值是无限的。为此,我们要创新讲坛工作,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充分发挥讲坛的影响力,通过品牌的塑造和传播,彰显品牌魅力,使“安徽人文讲坛”这一品牌逐渐为广大读者和社会公众所认知。以此更好地促进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安徽省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卢向东.城市教室——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J].深图通讯,2008(2):23.

[2][5][6]宋兆凯.沧州市图书馆星期日公益讲座品牌打造的探索与思考[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4):20.

[3][4]严海帆.打造特色公益讲座品牌 推进社会公共文化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9(7):11.

[7]黄发玉,汤庭芬,何国勇,刘婉华.讲堂文化比较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

The Practice and Promotion of Anhui Humanities Forum of Brand Building

Qiu Guohai
(Anhui Province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 circles,Anhui Hefei 230051)

In order to better integrate the knowled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to solv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wisdom,and shouldering the mission of the times,Anhui humanities forum must find direction in practice,seek development in exploration.Therefore,the Anhui humanities forum can create the role and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its brand.The article hereb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work of the pulpit and the insufficiency,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to the success of the Anhui humanities forum.

Anhui humanities forum;brand building;public lecture

G127

A

1671-5101(2015)01-0122-04

(责任编辑:丁忠甫)

2014-12-18

本文为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4年机关课题(立项号:2014B09)研究成果。

仇郭海(1973-),男,安徽长丰人,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普处主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讲坛讲座安徽
《安徽记事》
倾听·对话从室内乐开始
——天津音乐学院第四十期“天籁讲坛”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父母讲坛”:为学校教育推开“另一扇窗”
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讲坛“321”模式构建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