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为了顺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为了响应“教海探航”的号召,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之中。指出了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的解决方法,终极目标是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和效率,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课堂提问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都相对固定,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但是,如今的社会发展快速,教育也在日新月异的改革中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全面化,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也越来越重,种种因素都驱使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代的社会环境和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本文首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当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步伐并不是非常迅速,因为还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历史因素。(1)要想推行教学改革,必须得到学生的完美配合,然而,除了学生已经适应了其他各科相似的、统一的学习方式之外,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家长的观念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要从小打好基础,踏踏实实地学习,这种思想久而久之存在于学生的脑海里,不易更改。然而,新课改提倡创新、活泼的教学方式,学生可能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这相对较大的改变,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方法,违背了新的教学方法的初衷。(2)数学老师对于新课改的要求掌握得不够全面,没有充分理解,再加上一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所以对于新的教学方式的培训可能不会全身心投入,或者只是把所学到的新的教学方式直接应用于本班课堂教学中,而忽略了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和数学的学科特点,导致创新的教学方法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3)一般数学老师在上课之前都会备课,制订好教学计划,这本来是为了充分利用有限时间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可是,课堂情况瞬息万变,老师不根据课堂情形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而是继续按原计划讲课,往往会事与愿违。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设置合理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把数学课堂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忘却自身所处的严肃环境,可以促使他们充分展现自我,轻松快乐地进行数学学习,这主要得依靠老师来调控整个课堂局面,把握全局。例如,老师在讲解“年,月,日”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带几本小型日历到课堂上,将学生随机分为几个小组,每个组有一本小日历,首先老师不讲解相关内容,只是让学生通过翻日历查看每个月份的天数,然后自己总结出31天的月份和30天的月份,最后老师再交给他们关于月和日的口诀,这样记忆印象更深刻,在他们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再引领他们着重观察每年2月份的天数,然后总结出2月的天数与年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步步引导,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数学老师还适时、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之中,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使课堂教学变得熟悉、亲切,最重要的是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2.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不懂就问”虽然是家长和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是能真正做到的学生却相对较少,因为中国的教学模式与国外不同,中国的小学生往往比较羞涩,缺乏在众人面前及时提出问题的勇气,往往错过了提问的最佳时机,下课后由于找不到老师等原因,问题就被搁浅,随着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数学成绩便逐步下降。因此,倘若能够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那么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数学学习。老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及时有效地进行提问。例如,老师在讲解“千米和吨”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首先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说出自己对这两个计量单位的概念,也可以用这两个计量单位表示的物体,对于符合的答案进行及时肯定,并且加以扩展和引导;此外,数学老师可以列举一些物体,要求学生回答出它们的长度和计量单位,如一筐鸡蛋、一个石头、一头大象、一车煤的重量,一根手指、一段电线、操场一周等的长度,可以采取分组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懂就问。数学老师以平和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会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不再有过多的顾虑,及时地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改变课下作业形式
传统的课下作业都是各种数学习题,虽然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的课堂知识,但对学生的要求过低,而且课下作业的形式也过于单一,学生对作业的完成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代写的情况。老师可以改变课下作业的形式,如利用课下时间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梯形、直角、锐角等等,这样新颖的作业必须要求学生亲自完成,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之中,为了与时俱进,也为了使小学生相对轻松、高效地学习,更为了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将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改革创新的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大。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教学方式、数学老师、学生三方面共同配合,共同改变,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相信这个理想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张卫星.小学数学教材灵活处理策略例谈[J].教育科学论坛,2011(04).
[2]李光树.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的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0(11).
[3]张楚廷.课程要“回归生活”吗:论课程与生活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0(05).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