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燕,孔 馨,森 维,肖锐敏,鲁顺利
(1.红河学院 理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2.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个旧 661000)
工业炼铅过程中,渣贫化阶段会产出Pb质量分数0.5%~4%,Zn质量分数5%~10%的水淬渣。这种渣如果采用烟化炉吹炼或回转炉挥发法处理,可得到次氧化锌烟尘(Zn质量分数40%~60%,Pb质量分数15%~30%)和低铅废渣(Zn质量分数1%~2%,Pb质量分数0.1%~0.2%),但燃料消耗大,生产成本高,得到的烟尘量少[1-3];另外,这种渣中铁质量分数达不到铁精矿要求,而且含一定量重金属铅和锌,难以作为钢铁厂的原料或水泥厂的配料[4-6];而且,渣中的金属银、锑、铜、铋等含量非常低,采用常规方法处理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这种水淬渣目前只能作为固体废渣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场地,其中的资源也无法循环利用[7-10]。结合工业生产实际情况,从铅、锌联合冶炼角度考虑,提出了采用湿法技术回收渣中有价金属,研究了从铅冶炼水淬渣中综合回收铁,并将铁添加到锌烟尘处理系统的针铁矿除砷、锑阶段,实现铁的回收利用。
试验所用原料为云南某铅冶炼厂产出的水淬渣,机械球磨至300目以下,化学组分见表1。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水淬渣以非晶相存在,同时含有少量铁橄榄石和钙铝水合物。
表1 水淬渣的主要化学成分 %
图1 水淬渣的XRD分析图谱
球磨机为XQM-0.4L变频行星式球磨机,南京科析实验仪器研究所生产。球磨条件:球料质量比8∶1,大球(直径24mm)与小球(直径10 mm)数量比为1∶6,转速为230r/min,球磨时间90min。将300目筛下物装入密封袋备用。
酸浸试验在烧杯中进行,恒温、磁力搅拌,水浴加热。取75mL一定质量浓度的硫酸溶液于烧杯中,调节搅拌速率并固定,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加入5g球磨后的水淬渣,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真空抽滤,用重铬酸钾法分析酸浸液中铁质量浓度,计算铁浸出率。
浸出时间30min,温度为室温(24.5℃),液固体积质量比为15∶1,硫酸质量浓度对铁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硫酸质量浓度对铁浸出率的影响
由图2看出:铁浸出率随硫酸质量浓度增大而提高;硫酸质量浓度增至175g/L后,铁浸出率变化较小。综合考虑,确定硫酸质量浓度以175 g/L为宜。
硫酸质量浓度175g/L,酸浸时间30min,液固体积质量比15∶1,浸出温度对铁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浸出温度对铁浸出率的影响
由图3看出:随温度升高,铁浸出率明显升高;温度升高至60℃后,铁浸出率升高幅度不大。综合考虑能源消耗等问题,确定适宜的浸出温度为60℃。
硫酸质量浓度175g/L,浸出温度60℃,液固体积质量比15∶1,浸出时间对铁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浸出时间对铁浸出率的影响
由图4看出:铁浸出率随浸出时间延长而升高;浸出60min后,铁浸出率变化不大。综合考虑,确定适宜的浸出时间为60min。
用硫酸可以从铅冶炼水淬渣中浸出铁。适宜浸出条件下,铁浸出率为73.85%。浸出过程也会有少量其他杂质浸出,通过控制浸出液pH沉淀铁,可获得铁精矿。
[1]罗雪梅,唐朝培,韦星华,等.水淬矿渣的综合利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24(4):18-21.
[2]彭容秋,任鸿九,张训鹏.铅锌冶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20.
[3]朱桂林,孙树杉,赵群,等.冶金渣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2(3):29-32.
[4]黄自力,罗凡,李密,等.从炼铜水淬渣中回收铁的试验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9(3):51-54.
[5]冉俊铭,史文革,郑燕琼,等.铅锑冶炼水淬渣综合回收有价金属工艺实践[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8(5):10-12.
[6]韦岩松,潘恒开.从铅锑冶炼鼓风炉水淬渣中碱浸锌的试验研究[J].湿法冶金,2013,32(3):158-160.
[7]郭朝晖,程义,柴立元,等.有色冶炼废渣的矿物学特征与环境活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6):1100-1102.
[8]Claassen J O,Meyer E H O,Rennie J,et al.Iron Precipitati-on From Zinc-rich Solutions:Defining the Zincor Process[J].Hydrometallurgy,2002,67(1/3):87-108.
[9]Loan M,Newman O M G,Cooper R M G,et al.Defining the Paragoethite Process for Iron Removal in Zinc Hydrometal-lurgy[J].Hydrometallurgy,2006,81(2):104-129.
[10]De Andrade Lima L,Bernardez 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ead Smelter Slag in Santo Amaro,Bahia,Brazil[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1,189(3):69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