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舒
台湾歌仔戏和漳州芗剧的跨海传戏
高 舒
芗剧是中国戏剧史上唯一一种跨越海峡两岸,先在台湾成形,后在大陆丰富,又交互于两岸,既相补充又相影响的戏剧。剧目取材于锦歌唱本、小说改编,也兼收并蓄其他剧种,唱词通俗,颇多生动的民间语汇,乡土气息浓厚。主要伴奏乐器为壳子弦、大广弦、台湾笛、三弦、月琴、鸭母笛等。
长期以来,台湾民众口中的“歌仔戏” 指的是明末清初传入台湾的漳州锦歌(又名“歌仔”)融合台湾本土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在台湾省各闽南语方言区广泛流传的戏曲剧种。主要曲调有七字调、都马调、大哭调和倍思调以及各种民歌、时曲等。“锦歌”之称原只流行于漳州市龙海县石码九龙江锦江段,指当地盛行演唱的歌仔,后此名被带入漳州市区,在其他地方仍称“歌仔”。1953年,福建省文化厅将闽南“歌仔”统称为“锦歌”,时距“歌仔”传台已历300多年,所以现台湾民间虽知锦歌,仍惯称之为“歌仔”。
而海的这一边,大陆所称的“芗剧”指新中国成立后对福建漳州市芗江流域一带歌仔戏和改良戏的定名,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称:该剧(芗剧)亦盛传于厦门、晋江和台湾省以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芗剧经典和新创剧目不少,漳州芗剧团新排的《保婴记》荣获2013年第13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于2014年9月18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不论被两地民众称为“歌仔戏”或是“芗剧”,如今两岸民众均视其为同一事物。在台湾,歌仔戏是漳州芗剧和本地歌仔戏的俗称;在漳州,芗剧是台湾歌仔戏改良而成的新剧。她们是源脉相承,同枝双生的并蒂之花。但与其他形成于大陆,之后在别处发展、交流的地方戏剧相比,歌仔戏(芗剧)逆其道而行之的历史存在和形成背景,显得有些特殊。
台湾歌仔戏在大陆的第一次亮相,发生在闽南人精神信仰中的文化标志地——闽台医神保生大帝的祖庙,即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的白礁慈济祖宫[注:慈济宫供奉的保生大帝又称吴真人、大道公等,原名吴夲,字华基,号云冲,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出生于白礁村。他以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而闻名闽南,后因上山采药,坠崖重伤,殁后演变为闽南最有影响的医神。]作为台湾的四大宗教信仰之一,至今全台湾有保生大帝庙宇280多座,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都举行“上白礁”谒祖祭典及保生大帝祭拜仪式,历经300多年从不间断。
1928年的农历三月十一日,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祭祀仪式,台湾“三乐轩”歌仔戏班跨过台湾海峡,返回当时属于福建龙溪地区的白礁村慈济宫进行酬神献演,这是歌仔戏第一次在内地亮相。在白礁村的演出大受欢迎后,戏班回台途经厦门市同安区,又进行了公演。由于同讲闽南语,语言相亲,唱腔音调熟悉,一时间歌仔戏街谈巷议。次年,白礁村办起了歌仔戏班,聘请台湾艺人“红涂仔”和台胞刘延培教习歌仔戏,培养出林文祥、邵江海等第一代闽南歌仔戏艺人。据白礁当地的芗剧团老艺人王超珠回忆,当年台湾师傅“红涂仔”教给大伙儿的第一出戏《庙堂相会》,其中的“派药歌”就是师傅根据慈济宫“大道公”的药签写成的。
古今中外,造神运动都是人们要求摆脱现实苦难的一种曲折反映。“三乐轩”的台湾师傅们大概也没有想到,来大陆的酬神演出,竟然成为海峡两岸围绕一种戏剧(歌仔戏)交互作用的开始。这一轮发生在保生大帝祖庙的歌仔戏教习承传,也使人性和神性在同娱共乐之中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连接。
福建漳州白礁慈济祖宫外观(高舒摄)
歌仔戏扎根大陆仅仅三年后,即1931年,其风靡程度已经大大影响了当地其他剧种班社的市场,宝德春等龙溪当地专业竹马戏班开始全班改唱歌仔戏,而其他近百个京剧、小梨园和老白字等剧种的剧班,也主动学习这种流行戏剧,逐步改为歌仔馆(漳州文化志编纂委员会:《漳州文化志》,漳州市文化局内部资料,1999年版),歌仔戏的发展势头一片大好。
直到1937年,芗江流域的歌仔馆已达250多处。此时,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台湾的日据形势和战事,严重地影响了沿海人民的生活。台湾岛内,日寇厉行“皇民化”政策,禁止演出台湾传统戏曲,歌仔戏不得己移至乡间,借名为“台湾新剧”、“皇民化剧”或“台湾歌剧”,凭借草根剧团的顽强生命力和大众优势来求得生存,保持在本岛地方戏舞台上的统治地位(杨丽华、刘丽英:《守望故园》,厦门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在海峡另一端的闽南歌仔戏艺人愤于故国残破,悲于故土受敌蹂躏,自然而然地把这种情绪带入了新剧本、新曲调的加工创作,大量运用了歌仔戏哭调,发展出“宜兰哭”、“运河哭”、“卖药哭”、“七字仔哭”等曲调。随着抗战的全面展开,闽南地方当局认为日据的台湾是“亡国”之地,大陆不可演唱“亡国奴”的歌仔戏,通令沿海13县禁演歌仔戏,大批戏团解散。为了继续演出,邵江海、林文祥等人重归歌仔戏之源——锦歌,以锦歌杂碎调和台湾杂念调为骨干,借用竹马戏等部分曲牌,融汇南词、南曲及民歌、山歌、褒歌的部分曲调,发展了一整套新型杂碎调和大小哭调的唱腔和伴奏曲牌,发展出“改良调”,并由此发展出“改良戏”。歌仔戏班们因“改良调”而恢复兴旺,改称“改良戏”班。
漳州芗剧团《保婴记》演出剧照
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两地歌仔戏受到两地的政局和海禁的影响,各自发展起来。在漳州,歌仔戏生根变身为改良戏,戏班恢复到200多个,甚至还出现了部分业者自行组织的豆花班、布袋社、水仙班等,一定程度上变革了原来的歌仔戏。台湾歌仔戏处于稳定发展时期,主要保持着七字调及各种民歌、时曲等曲调,其中七字调又分七字仔正、七字仔反和七字仔哭三种。抗战胜利后,时局趋于稳定,两岸歌仔戏团立刻恢复了民间交流。
1948年,漳州市“南靖县都马抗建剧团”将改良戏带到了台湾。新颖的“改良调”在台湾公演了10天,给处于稳定状态的本岛歌仔戏带来了生趣。广大戏迷们迅速成为改良调的拥趸,看歌仔戏的热潮甚至引起了岛内的歌仔戏服都开始更新换代。
但如同“三乐轩”把歌仔戏留在了漳州一样,都马班赴台演出不久,内战的紧张局势引起了海峡阻隔。眼见着大陆回不去,而台湾人民又热爱改良调,都马班像是完成了一段戏缘戏情的回报,留在了台湾。为纪念这个引入改良调,停驻台湾传戏的戏班,台湾歌仔戏人也将大陆的改良调,尊称为 “都马调”,也称“改良仔正调”,与“七字仔调”并驾齐驱。
一切跨海传戏、参与融合在同乡同源、分居两岸的歌仔戏人眼里,似乎总是顺理成章的事。除了歌仔戏本身的跨海生根、交互影响,歌仔戏团体也重复着两岸融合的脚步,最典型的就是大陆地区歌仔戏的代表性剧团——漳州芗剧团(前身名为“漳州实验芗剧剧团”)的成立。
20世纪40年代末,在漳州市南靖县都马抗建剧团赴台的前后,名为“霓光班”的台湾歌仔戏班也抵达福建漳州表演。由于在闽南地区巡回演出,时间较长,加之民间剧团之间的频繁交流,霓光班一直在大陆停留到了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眼见着大陆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霓光班回台无望,面临解体。此时,新成立的漳州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颇有远见,牵头动员漳州本地的改良戏“新春班”与台湾“霓光班”强强联合。终于在1951年,经两个班社的艺人同意,合并组建为“漳州实验芗剧剧团”,后为“漳州芗剧团”。
这一轮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人员交互,既确保了留在漳州的台湾歌仔戏一脉不致丧失,又为闽台歌仔戏艺术的共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就了两地歌仔戏合班重组的这一次历史性跨越,被许多学者视为“芗剧”诞生的标志。随后,福建省文化厅根据歌仔戏和改良调均发源、拓展且流行于闽南的漳州芗江流域及芗城,于1954年正式将该剧种定称为“芗剧”,逐步发展成为福建五大剧种之一。
800年的中国戏剧史造就了360多个剧种,定名61年的芗剧还稍显年轻。但在这庞大的群体中,唯有它,与生于台湾的歌仔戏,有着孪生的兄弟情义。多少次,台湾和大陆的班社相互留在了对岸的土地上,源流、唱腔、人员方面无一不融合。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台湾歌仔戏与漳州芗剧通过单向的发展进程,实现了时空二维的交互与拓展。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交互与融合竟然在台湾、漳州两地之间交错进行,实在是歌仔戏历史中的神妙之笔。
把最新的戏献给最重要的神听,促成了歌仔戏回归闽南白礁慈济宫的首秀,使它在联系闽台的共同信仰之外,又造就了戏曲史上一个特别的起点。一座庙,一台戏,你侬我侬,割舍不开的,正是两岸歌仔戏和芗剧共同的传统。如今,在漳州老城的街角巷弄,依然能时常看见场院里的那个戏台,那群王侯将相,那圈在马扎上坐着,吃着茶的乡亲邻里。驻足一听,抬眼一看,那熟悉的哭调里唱的是吾乡吾土的美,是爷爷奶奶们眼中对闽南乡土的描画。你会想起,直到现在,每年三月保生大帝祭祀的时候,庙前,此处,依然不变的是咿咿呀呀的芗剧班子。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南靖县都马抗建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