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华军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共性,独立学院大学生又具有其个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独立学院大学生主体上思想政治状态稳定,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向上,但存在功利性倾向。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素质,也是保证其准确把握自我发展方向的关键素质。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独立学院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表现得更加务实,选择的功利性倾向更为明显,过于注重眼前的发展与机会,缺乏长远的战略观,在个人目标与现实利益冲突时,往往都倾向于现实利益的选择。在价值选择与价值实现上重实惠、求实用,功利性倾向明显,这表明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尚不成熟。
二是独立学院大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与行为的差异性明显。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意识上承认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但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感受不到具体的实惠,故而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态度不积极,学习生活中存在随意性的选择,知行不统一,差异性明显;另一方面,随着就业压力逐年加剧,大学生对竞争的敏感性也逐年增强,重专业、轻素质现象较普遍,从而使得思想道德教育在知行上的差异性表现更为明显。
三是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心理适应性较差。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家境富裕,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他们产生了诸多的影响,他们想尽早独立,自我意识强,但同时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极易导致认识偏颇。
一是社会发展衍生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新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极大的提高,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宏观环境。“缺乏社会阅历的大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道德困惑和迷茫。”[1]集中体现在大学生现实选择功利化严重,工作稳定、生活富足成为大学生主要的职业与生活理想,相比较而言,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十分模糊。
和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学习费用昂贵,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的意识,家长作为教育投资者的意识都更加明显,对收益回报追求的目标性更强;同时,独立学院办学体制的特点也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独立学院的出资人是可以取得合理的经济回报,如此,独立学院的管理和运行受到利润驱使,导致独立学院不得不考虑课程的设置,尽可能的使自己的课程直接与人才需求接轨,课程设置则仅仅围绕市场需求和应用需求。”[2]如此,一方面造成了思想道德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办学功利性的导向也导致了学生学习生活选择的功利性。
二是认知的偏移与学习的近景性动机导致了知行上的差异性。其一,对于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与意义,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并不排斥也不否认,但是在具体的生活学习中认同感不强。其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多为近景性,具体表现为学习的功利性较强,学习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与个人切身相关、联系密切的,自我感觉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学习的兴趣浓厚,反之则兴趣寡然。大学生学习的动机与需求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诉求,这与学校和社会的期望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三是信仰迷失、价值取向个人化导致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信仰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3]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在多元文化与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信仰迷失,理想信念也比较淡薄。一些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更加趋于自我,决策制定、行为方式上都受到了现实利益的驱使,过于争取与维护自身利益。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树立科学信仰,利于促进塑造良好的人格,指明努力学习的方向,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就是要对社会主义事业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高度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满怀信心,要将个人的现实愿望与国家民族的远大理想相结合,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广大大学生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既要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要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要发展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要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人格因素;既要增添学识才干,又要增进身心健康。”独立学院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挥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各自优势努力做好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抗压能力。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一方面要唤醒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重视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尤其是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抓好大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同时还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只有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才能让大学生自觉形成文明风尚与文明习惯。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消除各种心理不适,保证学生能够客观理性地认识自我,更加自信从容地适应校园生活与社会大环境。当前,“独立学院德育工作应紧密结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实际需要,着重回答学生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增强他们承担挫折的能力,促进和保证独立学院大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4]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适应形势的发展,满足独立学院大学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拓展教育形式,显得尤为必要。
第一,可以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宣传教育、雷锋精神教育等,通过“学习英雄的活动,唤醒忧患意识,增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情感意志和自觉性”,[5]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还可以将之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培育学生服务社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沟通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既可让学生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也让学生在实践中陶冶情操,启发思想,“既能使民族精神得到传承、发扬,又能逐步培养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高尚品质,引导大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6]
第二,注重发挥大学生身边先进典型人物的示范效应。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不仅要提倡学习全国的道德模范,更要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尤其涌现在独立学院校园里的各类先进事迹与标兵人物。加强贴近生活的人物事迹的宣传,充分发挥他们的感染力,提升他们的辐射、引导及影响力,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第三,大力实施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是网络终端,传统的面对面座谈式工作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教育需求。注重发挥微信、微博、移动短信、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作用,既是独立学院适应时代发展的自我诉求,也是满足独立学院大学生教育需求个性化的体现。具体说来就是要求独立学院加大对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投入,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主动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更要“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教育大学生,指导他们在多元道德体系中遵守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规范,并逐渐形成大学生认同的网络社会道德体系。”[7]独立学院学生的个性较为突出,维权意识较强,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通过微博、QQ等私信等方式进行联系,可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要真正让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成为独立学院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战场,让网络平台成为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
[1]徐新华.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52-153.
[2]吴先霞,陈佳琪.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企业家天地,2012(12):125-126.
[3]刘营军,贾水库.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81-85.
[4]周炎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6):54-55.
[5]赖中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1.
[6]陈艳.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2-153.
[7]明成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群体性事件进行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