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伟
(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社会支持理论下的孤独症儿童体育干预体系构建
王晋伟
(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为丰富孤独症儿童康复方法,在对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长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逻辑分析、专家访谈和长期的追踪调查,把体育干预方法引入康复体系,与社会支持理论相结合,围绕体育干预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关键词:社会支持:孤独症儿童;体育干预
孤独症属于精神残疾的一种.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0~6岁精神残疾儿童占儿童总数的0.11%,其中多数是孤独症.我国现确诊的患儿有164万,其中90%以上无法接受正常教育,65%以上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孤独症,大多孤独症儿童被关在家里,身心健康长期被忽视,体质堪忧.目前,我国仅有11所大学开展了孤独症教育和培训,因此,国内绝大多数患儿都得不到系统地干预,能够正确利用体育干预手段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比例更小,有的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
能否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维护残疾人群体的平等权利及合法利益,保障残疾人群体充分融入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与文明程度的客观标志[1].体育干预不仅是对残疾人的身体规划,也是让其享受体育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
1社会支持理论内涵及功能
1.1社会支持理论的内涵
我国学者对社会支持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郑杭生认为社会支持是各种社会形态对生活困难者提供的无偿性救助和服务,这些社会形态包括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等[2].陈成文则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行为[3].综上所述,社会支持是个体在应对外部复杂事件时,从家庭成员、朋友等处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既包括客观支持即个体所获得的实际物质上的援助和社会关系、人际网络的参与等,又包括主观支持即个体所感觉到的被他人尊重、理解的情感体验.
1.2社会支持的功能
社会支持是和弱势群体相伴相生的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理论可以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对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提供无偿服务和帮助,可以给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政府组织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可以给家庭成员、亲友、邻里、社会组织等提供理论指导.该理论既重视个人从人际关系中得到资源,也重视社会系统中各种资源的流通.
2体育干预方法在孤独症康复中的作用
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实验证明,体育干预在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孤独症儿童的很多行为问题及并发症与他们平时缺乏运动有着密切联系.体育干预方法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中有其独特的作用:①体育干预为孤独症儿童提供的交往场景及活动形式,成为他们沟通融合的媒介.②体育干预可以消退他们的刻板行为和问题行为[4].孤独症儿童共同特点是行为刻板、具有某些攻击性、且过度执着于某个爱好等.通过体育干预,这些症状都会有所减轻甚至消退.③体育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④体育干预可以在康复过程中增强身体素质,改善外部行为.绝大多数孤独症儿童身体素质很差,并且伴有肥胖、癫痫、脊柱弯曲等并发症,通过体育干预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骨密度、有效改善身体外部形态,而且可以降低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病率.⑤体育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精神状态,提高他们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⑥在内容上可以突出康复的科学性、系统性特点;在组织形式上可以突出“家庭-校园-社区”的相互合作与支持;在目标上可以体现“生理-心理-社会”大健康教育观理念.
3社会支持理论下的孤独症儿童体育干预体系的构建
3.1政策法规的制定是维护孤独症儿童体育权利的根本
政府和管理机构必须更加关注孤独症儿童的生存状态,在明确和细化残疾人划分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孤独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做到有的放矢.由于目前这些方面较缺乏,“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的计划往往得不到有效实施.因此,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将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列入公共卫生系统,并实施免费检查和早期干预.
3.2社区是孤独症儿童享有体育权利的载体
社区可以协调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性服务和推动社区志愿者服务,包括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招募和培养富有爱心的志愿者等,可以发挥高校特教专业学生或师范类体育生的作用,让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爱心与行动相同步,发挥就近地域的耦合效益和聚集力度.社区可以为孤独症儿童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福利工厂),并建立公共康复绿地(类似于老年人健身绿地);社区图书馆可以专门开设孤独症康复书籍区域;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可以开设专门的孤独症联络窗口,设立专门的日间训练中心、寄宿制康复中心,增加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员,要求指导员必须一专多能,具备孤独症康复知识并掌握体育干预方法.这样,将医院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疏导、体育干预等相互结合,逐步形成立体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孤独症人士康复与服务网络.
社区配备康复指导员,建立以孤独症儿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配给制度.招募富有爱心、奉献精神且具备相关知识的康复指导员,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及康复训练方法等的培训,定期把孤独症儿童集中到专业康复机构进行训练,其余时间由康复指导员深入到家庭进行家长帮扶,既帮助了每个家庭,又间接培训了家长,既可解决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又让孤独症家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社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对接窗口,负责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场地,联系培训人员,定期邀请专家开展面向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知识讲座.把孤独症儿童的病情档案和恢复情况制作成病例档案,为今后制定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3.3服务创新是孤独症儿童享有体育干预权利的动力引擎
制定方便、灵活、机动的服务体系,真实地反映家长诉求,做到帮扶效果最大化.孤独症儿童及家长要积极投身体育健身与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各种社会组织来参与体育健身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增强体质的同时,可以与同类人员聚集、交流和互助,实现自身利益表达.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学会使用适合自己的健身器材和锻炼方法,逐步融入到体育干预康复体系中,以便达到预防疾病和康复的目的.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充分享受综合支持体系赋予的权利.家长既要学习干预方法,又要发动志愿者投身服务,做到自身造血和外部输血相结合.
利用多方资源加强宣传,促进公众认知,获取大众理解.只有社会理解和接纳了孤独症人士,这个特殊群体才有可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充分调动社会大众的良知和爱心,并内化为实际行动;拓宽宣传渠道,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利用好电视、报纸、广播等传播媒介,并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的作用.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相较于政府而言更具有针对性与灵活性.社会组织能否承担起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取决于其自身组织力和社会成员动员程度两个变量.在专业康复服务方面,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融合市场资源的方式进行服务;在社区康复服务方面,可以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帮助社区进行日间康复服务、集中养护、志愿者服务等;在居家康复服务方面,可以利用个性化特点,通过形式多样且有针对性的陪护、指导、培训等方式进行帮扶.
充分利用互联网构筑网络化体育干预服务.孤独症儿童散布在广大的农村和城市地区,显示出明显的不均匀和零星状态.解决体育干预康复服务的供需矛盾,使服务成果顺利分享到每个角落,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作用,构筑网络化体育干预服务体系,做到需求分散,供给集中.孤独症儿童的症状显示出明显的个性化特征.针对这一难题,网络服务可以分层次分等级,细化服务项目,建立患者个体档案,把程度和症状不同的儿童划分等级,建立不同的数据库,进行个性化匹配的知识输送.同时,充分利用远程诊断的方法,做到线下服务网点的实际支援和线上虚拟工具的有机结合.
3.4公正的文化心理是孤独症儿童享有体育权利的土壤
公平正义是孤独症儿童体育权利的逻辑起点.要逐步消除康复服务参差不齐现象,做到统一公平.在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废除的大背景下,要防止孤独症患者在康复服务方面存在城乡二元差异,突破城乡二元化和碎片化救助现实,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服务水平,做到尽量消除地区差异,逐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从选择型服务到普惠型服务转变,最终构筑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为主力,社区为平台和家庭为依托的支持体系,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社会救助三位一体,穿插体育干预的全方位救助模式.
据调查显示,农村孤独症儿童家庭对孤独症认识不足,大多根本不知道孤独症是什么疾病,对婴儿期的疑似症状认识不够,往往错过了孩子早期最佳干预期.构建多元监督主体,主管部门、各级人大、政协、政策执行客体、新闻媒体要形成一个立体监管网络,对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过程实行网状监督,增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透明度,建立切合实际的残疾人需求表达机制.
3.5财政和慈善创投是孤独症儿童享有体育权利的保障
因康复知识的缺乏、社会的不理解、亲人的不支持以及寻求康复承担的巨大花销,孤独症患者家庭既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又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孤独症儿童享有体育权利的逻辑本质是以经济为后盾的,既需要政府机构划拨专项资金,又需要慈善组织多方筹募资金、爱心企业反补残疾人事业,同时,要确保慈善款项“好钢用在刀刃上”,让资金装进“玻璃口袋”,增强公信力.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要搞公益创投、公益信托和用金融手段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这是政府对慈善事业大力支持的信号.政府鼓励办好社会企业,需要尽快落实民非制度破局和社会投资开闸,大力鼓励投资公益的前期还要维护好对社会投资法人财产的保护权益.可以设立专门的孤独症体育彩票营销、孤独症慈善专项援助和捐赠机制等,重视利用慈善基金会的力量,让更多的慈善基金向孤独症儿童倾斜,构建孤独症儿童体育权利多维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郑功成.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1):94-98.
[2]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陈成文.社会弱者论 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4]丹豫晋,刘映海,苏连勇. 自闭症幼儿体育干预之行动研究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 496-1 498.
Establish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tervention system for autistic children under social support theory
WANG Jin-we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nrich autistic children rehabilitation methods and on the basis of long-term empirical research,the paper conducts field investigation, logic analysis, expert interviews and long-term tracking service.The sports interven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rehabilitation system,in the ligh of the social support theory,in order to build an integrated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social support;children with autism;sports intervention
文章编号:1672-2477(2015)06-0067-03
收稿日期:2015-01-10
基金项目: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ASS2013206);安徽省高等教育提升计划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TSSK2015B04)
作者简介:王晋伟(1980-),男,山东临沂人,讲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G812.49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