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将法治教育的种子播撒于心

2015-12-15 09:04翟小宁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模拟法庭人大附中庭审

翟小宁

法治社会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的中国梦,而提高青少年的法治素养是实现这个共同的中国梦的核心。法治素养的提升依赖于法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是法治教育的根本。人大附中长期以来从多个层面落实依法治校理念,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学生法治素养,注重青少年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养成教育。

人大附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法治理念为核心,建构了较为完善的定位明确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了学生法治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学校法治教育课程形成了包含年级专题教育(比如初中离团活动中的“法治教育第一课”活动)、校本选修课程、法律直通车活动、法治专题必修课等在内的多课程架构。同时,学校根据法治教育的不同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教育,拓展出以法治活动社团为代表的兴趣类法治教育课堂,以名家讲坛为代表的基础法治教育讲堂等多个模块。其中,“模拟法庭”是近几年学校法治教育的一个特色。

那什么是模拟法庭呢?模拟法庭,正如字面意思,是模拟真实法律庭审的活动。模拟法庭比赛由参赛学生担任辩方(律师团、被告)和控方(检察官),依照法庭流程围绕修改过的真实刑法案例进行辩论,比赛案例全部由专家修改自社会上的真实案例。

正因为所有的比赛案例都来自社会上的真实事例,因此模拟法庭比赛不仅可以让中学生更了解庭审的流程,感受到真实庭辩的氛围,更是引发了中学生对公正、对自由、对生命、对人性的深入思考。模拟法庭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参赛者们脱开中学生的身份以检察官或律师这样庄严的身份将自己的思考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关心社会,了解法律,持续思辩,这是学校举办模拟法庭的初衷。

人大附中在2013年创立了法学社。法学社先后两次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合作举办了市级、校级的大陆法系模拟法庭比赛,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庭审厅里进行比赛。

模拟法庭的主办方为参与的学生提供牛皮纸封面的一套材料,模拟真实庭审材料的模样,上面还印着xxx人民法院的字样,这样仿真的形式使学生在接到材料的初始就感受到法律的庄严和责任的重大。模拟法庭的案子多选自近几年非常热门又颇具争议的议题。真实的庭审结果出来后,社会舆论对于庭审结果也存在着分歧。而模拟法庭就给了学生一个可以文明而礼貌地探讨这些话题的平台。而且模拟法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让学生成为律师,成为检察官,切身参与到这个事件中来。当学生坐进检察院真实的庭审厅里,扮演法官的同学们穿着法袍庄严就坐,扮演检察官的对手们穿着浅蓝色的制服就坐,法警、证人、被告一切都准备就绪,这个场景就像电视上呈现的那样真实。真实到让人在宣读辩护词时不再是将煽情当作打动法官的一项技巧,而是由内到外地涌起一些情绪,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为一个生命、为正义辩护的庄严感。在这样庄严又公正的环境里,每一个模拟法庭辩手都感觉:我真的可以通过我的能力、我的论证,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为一个生命争取他应有的权利。

模拟法庭不仅让学生在真实的庭审厅里感受法律的庄严,在模拟辩论里感受公平和正义的力量,还能让学生在离开模拟法庭之后,继续思考在庭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法学的兴趣,深化学生对法律体系的认识,全面提升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广大青少年是国家建设的继任者,他们只有树立法治理念,深化法治素养,才能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因此,学校有责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崇尚法律,从内心树立起对法律的敬意,并将法律中的公平、正义融合提炼成为良好的道德观念。将法治教育的种子播撒于学生的心中,人大附中正在路上。

猜你喜欢
模拟法庭人大附中庭审
我们班里的奇遇记
我做了一次“小陀螺”
民事庭审优质化的标准
高校法律教学方法研究
民办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改革
如何培养辩论型法律人才
自动到案后仅在庭审时如实供述能否认定自首
行政公益诉讼庭审应对的探索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
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校园足球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