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立华
目前,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语文教学时效性的关键所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与努力。
认真分析推敲,做好充分准备
研读课程标准,找准方向。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导与目标,教师要熟记于心,才能明确该教给学生什么。对于一节课,首先要想到它在本学段出现的意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什么帮助。厘清这些问题,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开展。
认真分析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做调查,如找个别学生谈话、课前测试等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教学《鲸》这篇课文时,学生们都觉得老师讲的内容太小儿科了,原来,他们不懂教师引导的其实是有关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之后,我重新制定了教学方案,在另一个班实践,果然效果很好。
正确解读文本。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媒介和例子,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才能进行有效设计。例如,在《一面五星红旗》这节课中,教师在讲到主人公面对外国的那位店老板以红旗换面包的要求时提问:“年轻人凝视着五星红旗,心里在想些什么?”学生们展开了讨论,但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年轻人在犹豫是否要以红旗换面包。教师并没有进行纠正,这说明教师也是这样认为的。这其实是对文本的误读。年轻人真的在犹豫吗?当然不是!而这位教师对学生的误读没有进行纠正,就说明教师自己也没有正确把握文本。
时时关注言语,不要忘记形式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应当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言语内容,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进而凭借对言语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言语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语文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形式来表达情感的。
例如,我在教学《窃读记》这篇课文时,第一步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第二步让学生试着给文章分部分,通过分部分让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因为其中三个自然段为插叙,回忆以往读书的情景,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而且对于插叙这种写法也有了初步认识;第三步引导学生逐段领悟写法,如第一自然段开头就写“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我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开门见山的写法,自己仿写一段。这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但是学生积极性很高,收获很大。
依据文本,适时引入课外资源
课内的资源有限,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教师发掘课外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对于课外资料的引入,要适时适度,选取有助于理解文本的资料。
例如《生命生命》一课,作者杏林子用三个事例——飞蛾求生、瓜苗冒出、静听心跳来写自己对生命的思考。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弱小的飞蛾、不起眼的瓜苗都能引发作者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在分析完前两个例子之后,我适时引入杏林子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境遇。又将杏林子生病后的一段自述给学生阅读,让学生自主感受,此时不用教师再费唇舌,学生自己就能完全理解了。引入要适时。学完课文后,再引入一篇杏林子的作品,迁移阅读,给课堂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给课下划上一个令人回味的省略号。
融入练笔,争取以写促读
新课标在写作中明确强调:“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核心内容……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文是很好的范例,仿写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七自然段,作者用几个连接词写出了自己反复读书的方法。我引导学生仿写自己读一本书的方法,用上其中的连接词。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细读这一自然段,思考语言的顺序,仿写完后对于这段文字也就理解了,背诵也不是难事,以写促读,一举数得!
编辑 肖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