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作业的实效性

2015-12-15 18:48高润清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9期
关键词:实效性课程标准

高润清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业是巩固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内化知识,外化素质的重要方式。”在课改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对布置作业的形式进行深度反思,通过合理有效的作业布置,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文作业布置;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228-02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作业设计在形式上追求活泼多样,内容上体现个性化、社会化、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要有意识的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作业,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长;增强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的主体意识,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与选择作业,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做,来促进课堂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不拘传统,形式多样,让学生乐做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作业的设计形式应力求多样化,既要有基本量型的练习,也要有拓展提高练习;既要有对文本的解读,也需自主探究课外知识;语文作业不再是单一的写,也可以唱、查、演、做、说、议、画等形式。如学习古诗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愚公移山》等后,可以让学生跟着学唱一唱,深切体会我们中国诗词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童话单元教学内容浅显,可引导学生多看中外童话,写写荐书小语和后感;学习议论文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布置开放性作业,可以来场“头脑风暴”,布置辩论性作业,如“上网利弊”,“我看追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写一份辩论稿式的作业,发为下、反两方进行辩论。这样的辩论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交际、思辨、收集、处理信息等能力,又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拓展了教学的内涵;学习《苏州园林》、《洲际导弹自述》这类与学生生活距离远的说明文,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几个人合作制作课件,用以课上展示,课件中的图片、文字、音乐等的直观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也是一种很好的预习课文的方式,而在上戏剧时可让学生根据剧情排练并表演课本剧,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要以自主为原则,人尽其能,让个性飞扬

被誉为“多元智力理论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而不同的个体,具有其唯一性与独特性。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真心对待,真诚呵护,善于从多个角度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并能使之产生成就感的作业,达到积极学习的目的。

首先,正视学生的智力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在教学中,可以把作业设计成三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第一级题型灵活,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第二级题型重会理解;而第三级题型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如作文写作就不能“一刀切”,基础好的要求立意新,取材精、语言畅;而中等的学生要求有思想、文从字顺;少数学困生只要求能把事情经过述清楚就行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不会去应付和抄袭了布置的作业区才有意义。

其次是内容自主。教师设计作业时,要立足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阶梯型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名著阅读中,可以介绍情、评价人物、摡括故事梗概、归纳艺术手法……在作业量上也可自主选择,如《练习册》汉字、语音、内容把握、是最基本的练习,而课外拓展阅读、读书感言是难度大一点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有选择地做,目的是使每位学生都名尽其能。

再者是形式的自主。如综合性实践语文活动和口语交际,有的采用上网搜索资料,有的是深入实地调查,有的在平时生活中用眼睛用笔获取资料,每位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三、实践性作业,走进生活,拓延学生学习视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变“纸上谈兵”为“实战演练”。如每单元后的“语文综合实践”和“口语交际”,就是最好的实践性作业,语文版七年级上的“竹文化”七下的“桥的探索”,八年级的“对联文化”等,可采用分组形式放手让学生走进生活去看、问、听、记从而搜集资料,交流、讨论、整合信息,展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去看电视中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赛”、“谜语大会”等节目,把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语文。

四、多种方法批阅作业,及时反馈,提高作业质量

再多再精的作业,如果不能及时批阅和反馈,作业也形同虚设了。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及时批阅并反馈作业。

1.全批全改。如课外阅读题和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才能发现有典型错误和有共性错误,以便评讲时反馈给学生,发现学习中的缺漏,注重方法指导。

2.全收部分批改。如日记、作文、文言文测试,我常采用全收部分批,就是对不同水平和等级的学生抽样批改,通过以点探而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作业批改的数量,通过作业反馈,及时掌握与分析学生此次作业情况,以便有的放矢的讲评。

3.当面批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可见,学生的自尊心是非常珍贵的,是需要老师细心呵护的。在批改作业中,有时会出现令教师头痛的情况。有的作业区要么离题万里,要么答非所问,每次批改后有针对地与个别学生当面交流,指出不足,弄清原由,明白差距,这对于学困生实效比较明显。面批中,还要注意捕捉学困生智慧的闪光点,随时加以鼓励。这种方法,不仅能起到及时补差的作用,还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自批。自批是针对难度低、容量小的作业,如汉字的音、形等语基,完全可放手让学生自己批阅。

5.互批互改。对课堂巩固练习等作业还可以采取同桌批改和小组互改;如中考前的作文训练,采用互批互改节省时间增加写作的次数,学生在互批中见贤思齐,扬长避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作业批改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与点评指导,这是提高学生作业质量的重要环节。评讲的重点是对作业存在问题分析及作业上的典型错误分析。找出错误原因及错误所在,矫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明确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让学生学会反思避免重蹈覆辙。

五、告别传统,多元评价,发挥激励功能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能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传统评价形式比较单一,评价标准往往运用对错制,只打“√”或“×”;或分数制,或写“优”“良”“差”等,缺少合理的评价标准;更有甚者只打上“阅”。这些单一的评价形式可能导致学生麻木消积地对待自己的劳动成果,影响作业质量。实施创新的多元化评价是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进步的喜悦及成功的欢乐。让学生体会到作业不再是强加给他们的负担,而是自己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

1.教师评价。重点讲下平时教学中运用多的评语性评价和表情评价:老师在批改作业时,留意学生解题正误同时,要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适时的赠予精妙之语,不仅能给学生指导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强化学习动机。例如,“你的字让人赏心悦目”,是对学生作业的欣赏和肯定;“加油吧,成功来自不懈的努力”是激励;“我更喜欢你昨天的作业;今天是否放松要求了?”是含蓄的提醒;“看看X同学的答题格式吧,相信你有所悟”是引导学生见贤思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晓之以理……这些评语或揶揄或直责或激励,如面对面交谈,又不打击学生。不仅解答他们的疑难困惑,为他们提出合理建议,每次作业分下来学生如获至宝,偷偷地“欣赏”着,或开怀或脸红,完全改变了以前把老师辛苦批阅的作业弃之如草芥的局面。

2.学生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当学生学会对自己及身边同伴的作业进行评价的时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业情况的疏理与反思,也能在与同伴的互动评价中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因此,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参与此项活动。评价类型有:

(1)自我评价。作业做完后,教师讲评答案时,要求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并作好反思,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

(2)同桌评价。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巩固性练习,学生可与同桌互相评,明得失。

(3)小组评价。将作业按学习小组分开,推选组长,四人一组,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汇报。

3.家长评价。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长积极合理参与作业评价能对学生起到督促与推动作用。当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抽时间参与指导与检查,或肯定学生书写的进步,或表扬能按时完成作业,或针对学生作业的疑难与错误处进行引导与订正,或与孩子进行学业上的沟通等,教师可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这样做到师生、生生、生长互评,使评价多元,提高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总之,语文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活泼多样的,评价是多元、民主的;实施的个体是自主、开放的。创设五彩缤纷的作业舞台,最终是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猜你喜欢
实效性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现与超越——《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践与思考》评略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实效性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