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5-12-15 02:04黄日健李艳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心理健康影响

黄日健+李艳萍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性格发展、自我意识和心理压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内涵,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师生关系;心理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03-02

一、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内涵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结成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含义较为复杂。不同的学者由于其研究视角不同,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不同。如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师生关系被理解为一种交际活动,强调社会交际性;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或教学关系,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生态学视角将师生关系看作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法律或伦理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则强调在法律法规或者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下,教师和学生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心理学视角将师生关系界定为一种心理关系,“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教学活动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它包括认识、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认识成分是指师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影响着他们之间的情感和交往活动。情感成分是师生之间情感体验和情感上的联系,师生在交往过程中情投意合、情感融洽,就容易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谐亲密。行为成分包括师生的言行举止、教学活动、交往活动及活动的结果等,它反过来会影响认识和情感成分。

二、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亲近教师,才能相信教师讲的道理,学习才会发生。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信任和尊重,就会特别喜爱和崇敬教师,进而促使学生喜爱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并在课堂学习中积极表现,学生的学习情绪是愉快的。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往往会使学生对该门课程失去兴趣。“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对一个学生充满良好期待的时候,学生就成为我们所期待的那个人。尤其在给学困生辅导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抱有积极的期待,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自尊心得到增强,会激发出积极的学习行为。相反,如果教师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也会以消极态度对待教师和自己的学习,听不进教师的要求,学业成绩往往会急速下降。

2.师生关系影响学生性格的发展。马斯洛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类,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他认为,只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信任、欣赏与合作,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能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能激发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他们的性格就会向良好的方面发展。在不良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对学生漠不关心,或者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师生之间缺乏信任、互相排斥。这时,学生听不进教师的话,对教师的“苦口婆心”置若罔闻,他们甚至违抗教师的要求,做出一些违反学校纪律的举动,以表示对教师的反抗。久而久之,学生的是非观念逐渐模糊,养成了冷漠、多疑、攻击他人、拒绝合作等不良性格特征,这对他们的人格发展非常不利。

3.师生关系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苏格拉底也说:人,要认识你自己。可见,自我认识对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认识是个体把“我”当作一个客体来认识,包括对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等方面的认识,它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等问题。自我认识影响着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学校环境中,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教师因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而受到学生的尊敬。通过教师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是学生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对学生采取鼓励和肯定的态度,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和有价值的,产生自尊感和自信感。如果教师经常批评和否定学生,学生就会自我怀疑,导致信心不足、自我价值感降低,产生自卑感。

4.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心理压力变化。人生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肯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时难以克服的挫折和困难,产生紧张的心理状态,即心理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压力,不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反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如果压力过大、时间过长,就可能危害到人的身心健康了。因此,教师必须学会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安全感、信任感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学生保持自由放松的心情,及时有效化解不良情绪。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于苛刻,经常批评和指责学生,不仅会挫伤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滋生不良情绪,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俗话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会犯错误的人来对待,犯错往往是学生成长的良机。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千百年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道尊严”等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学生的知识来源于教师,使得教师常常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学生对教师的话语言听计,从不敢违抗。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时期教育理论,了解当代学生心理发展与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要转变教师角色,首先,必须彻底摆脱教师是“知识传授者”的错误观念,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教育理念;第二,必须认识到,“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成长无法替代”,教师的“教”不能替代学生的“学”,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建构知识体系;第三,建立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伙伴式的学习,教与学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实现“教学相长”。

2.加强师生沟通,增进相互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走来对你说悄悄话时,你的教育就成功了。”可见,师生沟通对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善于运用合理恰当的师生沟通艺术,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和互信的人际关系。通过沟通,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通过沟通,教师才能消除妨碍师生交流的心理障碍;通过沟通,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要做好师生沟通,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排除学生的畏师心理。其次,要认识到师生之间的沟通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要以包容的态度,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只有这样,在教师说话的时候,学生也才会“听进去”。第三,在沟通方式上,可以采用微信、微博、QQ群等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最后,沟通是一件经常性的人际关系,不要只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才找学生进行沟通。

3.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尊重学生,体现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价值、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理解和尊重。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才愿意亲近教师,感受教师教书育人的诚心,接受教育。教师应做到:①平等待人。教师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对待学生要采用平等的态度,不能居高临下。②客观公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③一视同仁。对待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采用同样的态度,不因学生的成绩、气质、外表和出身等差异而偏爱学生。④自我克制。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学生有不礼貌行为,或犯了错误而大发雷霆、情绪失控,应当心平气和,采取宽容态度,适当加以疏导。

4.提高个人修养,树立良好形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书,指教师要学识渊博,善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则要求教师“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指“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载育万物和生长万物”;“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我做起,提高个人修养,言传身教,在学习、生活、人格等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学习的榜样。

“上梁不正下梁歪”、“其身正,不令而行”等千古名训告诉我们,教师要做好言传身教。教师自身品行端正,对自己的工作富有生动的道德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丰富的道德情感;教师具备自信的性格和坚毅的品格,能增强和鼓舞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行为,则能引起学生效仿,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参考文献:

[1]秦淑平,高博.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心理学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7).

[2]张妍,向燕辉.对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几个问题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8,(12).

[3]刘琳玉,王红梅,王丽青.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中的师生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心理健康影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