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钦
摘 要:本文就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思考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指的是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对所有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群体所实施的,能够培育其人文素质修养、激发其创新逻辑思维、提高其艺术审美情趣的艺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活动。
(一)培育人文素质修养,提升文化素养。艺术是我们人类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 它伴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公共艺术教育已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它来完善知识结构,拓宽文化视野, 从而加强精神追求,提升文化素养。
(二)激发形象思维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就人类而言,形象思维是根本,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有待公共艺术教育去开发。公共艺术教育基于有效开发形象思维的优势,能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三)提高艺术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艺术是个体实现自身形象美化和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它可通过各类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进行美感体验,缓解紧张疲劳,进而愉悦身心,懂得自我调适心理承受力和操控能力,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以积极的状态投身到生活学习去。
二、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才。所以,这就要求各高职院校务必要重视、发展艺术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但是,事实却不是很理想。
(一)学院层面。高职院校课程开设时首先保障的是社会更多需求的专业课程,而对于公共艺术课程则随意很多。因此,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普遍不高,表现为缺乏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通畅。而且,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和专用设施,这种只有理论讲授而缺乏实践体验的艺术教育是空洞的、缺少吸引力的,使得有些原本具备艺术天赋和兴趣的学生也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
(二)教师层面。首先,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其次,没有相应的晋级政策。因而导致公共艺术队伍中普遍存在文化修养不足、敬业精神和教学方式落后、教科研能力不足等情况。同时,公共艺术教师不能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的职责权限及落实得不到体现,教学显得十分混乱。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存在,根本无法满足新时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任务,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学生层面。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之前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基本的艺术涵养。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所以,大多数学生就抱着修学分的目的去选修,但是由于选修课自由度较大,加上教学监督管理机制不到位,使得学生学无所获。
三、关于改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建议和思路
(一)学院转变观念,提供制度保障。学院领导转变观念,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到艺术教育,意识到公共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院的长足发展的重要意义,提供制度保障,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因此建议,首先,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整体规划和部署,配套制定相关文件,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其次,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 负责管理和规范公共艺术教育;最后,建立教学机构,明确工作任务,负责检查和督导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活动,科学评估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效果和教学水平,逐步构建合理实效的教学评价模式。
(二)教师摆正定位,提高教学水平。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只有教师摆正定位,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完全发挥教学的作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建议,首先,完善晋级政策,提升激励机制。学院在保障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充足的设备、资金的基础上,还要明确晋级要求,提升艺术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满足教师的教学荣誉感,形成由外而内的全方位激励。其次,加强学科人才培养。学校应该借助当前教学改革的契机,加强校内外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学生端正态度,提升综合素质。解决高职院校学生不愿学习艺术课程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减少因长期不接触艺术课程而产生的不适感。因此建议,首先,增强艺术教育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教条”教学模式,重新树立“实践”、“对话”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感受欢愉,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感受艺术魅力。要让学生课外积极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潜移默化中主动学习、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 庞海芍.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