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真实的阅读指向于言语表现,即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察作者独特的情感和认识,以此丰富扩展自己的人生经验,抑或阅读经验。这种阅读,强调的是从语言文字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它不同于日常的阅读,其阅读的层次,一般是由文字到话语再到作品,相应的,阅读者的思维过程也经历了语言思维、话语思维与作品思维三个层次,这是言语表现完美呈现的过程,也是阅读者思维广度、深度开掘的过程。
一、 直觉型选择——阅读文字,生发细致的体验
1. 投缘的文字。阅读文字时,可以没有指向,没有边界地在文字的旷野里漫步,遇到投缘的文字,让思想、感情自然而然从中生发。例如,阅读《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在初步感知安塞腰鼓的特点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沉浸到文字中阅读批注,让思想、情感与文字相遇。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学习成果。
生:“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让这一句话显得气势非凡。
生:这段话由一系列形式相同的短句组成,具有节奏美,诗意美。
师:的确是诗的语言。出示:“骤雨一样 / 是急促的鼓点 / 旋风一样 / 是飞扬的流苏 / 乱蛙一样 / 是蹦跳的脚步 / 火花一样 / 是闪射的瞳仁 / 斗虎一样 / 是强健的风姿。”(指导学生朗读)
生: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安塞腰鼓这场舞蹈形象地写出来了。
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是把鼓点比作骤雨……
师:是这样的。再读读这段话,你觉得安塞腰鼓具有什么特点?
生:安塞腰鼓急促、热烈、强健。
生:安塞腰鼓具有雄浑、豪放、火烈的特点。
……
与文字相遇,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交流。通过教师点拨、同伴互助,全面地感受文字,触摸文字中的情感,获得细致的情思。
2. 隽永的文眼。文眼是揭示文章主题的字眼,它是文章的“窗户”,通过它可以窥探到文章的中心。文眼还是文章的内核,文章中所有的文字都排列在它的周围,或远或近。《安塞腰鼓》中“搏击”一词是文章的文眼,抓住这个词品一品,悟一悟,学生就能准确理解文章的结构与主题。
师:既然是写后生们打鼓,为什么用“搏击”不说“敲击”呢?
生1:“搏击”是说后生们在有力地敲击腰鼓,安塞腰鼓雄浑、豪放、火烈的特点是“搏击”的结果。
生2:用“敲击”显示不了高原人奇伟磅礴的能量。
师:后生们还要与什么进行搏击?
生3:后生们还要与艰苦的环境进行搏击。
师:从哪儿看出环境的艰苦?
生3: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看出。
师:没错,那儿的环境异常艰苦。(出示黄土高原图片)你们看,这就是黄土高原,常年风沙肆虐、干旱无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但是,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高原人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出示油画《父亲》)你们看!这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画中的父亲就是那千千万万高原人民中的一个。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4:我看到了这位父亲的脸,晒得黑乎乎的,布满皱纹,我能想象得出他们生活的艰辛。
生5:他端着一个瓷碗,碗里只有一点点水,我觉得高原人民生活特别困苦。在这样的环境中,打出这样的腰鼓,这是抗争,与命运的抗争。
师:是的。黄土高原人民用勤劳与恶劣的环境——搏击;用坚韧、顽强与命运——搏击;用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搏击。因为是搏击,所以你看到(师引读)……;因为是搏击,所以你听到……,因为是搏击,所以你想到……(生读)
师:这样的土地养育了这样的后生,难怪作者说——(生: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抓住了文眼,也就把握了一节课的要点,课堂教学就有了整体感。紧扣文眼阅读,就不会让自己的感知只言片语,陷入某一个局部。紧扣文眼,就能读出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情感。
不管是学生的随意而读,还是教师的有意安排,阅读文字的过程是学生语感实践的过程,即通过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对语言进行涵泳,品出画面、情态、情感。同时,在学生语感实践过程中,辅之以恰当的语理分析,就能使学生掌握语言事实中具有普遍性的语言规律。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带领着学生从词义、句义、描写方法等方面,对语言文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品析,这样的阅读,既理解了内容也把握了形式,让学生们看到言语表现中的人生景象。
二、 还原型理解——探访言语,寻觅深远的意味
所谓言语,就是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表达情感或意图时的活动。探访作者的言语,是听话人(读者)通过文本实现与说话人(作者)心灵沟通。如果说阅读文字,强调的是从语言文字中发掘意义,那么探访言语强调的是从言语活动中,体会说话者的情感或意图。由于说话人不在场,听话人的注意力主要就集中在对文本信息的把握和回应上,其中的“把握”是指站在说话人的立场上来理解文本,领会说话人的原意;“回应”是指站在听话人的立场上来理解文本,形成听话人的理解或评价。
1. 把握话语,趋向原意。《开天辟地》一课中,有一段盘古化生万物的文字,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修饰所写的事物。为什么这么写?了解了原因,也就明白了作者的用意。
师:这段话中有许多修饰的词语,如果去掉它们就变成——“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霆,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大道,皮肤变成了良田,就连汗水也变成了雨露。”好不好呢?为什么?
生1:语句意思没变,但语言表达不生动。
生2:缺少了修饰词,这些变化出来的事物缺乏色彩。
生3:看不出事物美不美,也就感受不到世界的多彩。
生4:作者要赞美盘古的精神,这段话很重要,一定要有生动的描写,所以修饰词不能去。
师:说得真好,言语形式与表达意图关系紧密。盘古身上还有哪些地方会化生事物,请你想一想,仿照文中的句式写一写。
通过阅读品味,学生由表及里,明白了作者运用这些形容词是要表现盘古化生万物的美好,作者勾勒了一幅色彩艳丽,充满生机的大地图景,这幅图景是盘古用自己的身躯创造出来的,这样的奉献精神,无论远古或现在,都是不可或缺的。
2. 回应话语,阐述发现。文本中有作者的意图,美好的意图能帮助我们建构精神世界。《开天辟地》是创世纪神话,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创世纪神话,它们与我们中国的“开天辟地”有哪些异同呢?读懂这些,你就会发现《开天辟地》中丰富的意义。
师:在国外也有许多创世纪神话,今天我们只读其中一篇:《上帝七天创造世界》。(出示,生读)
师:这个神话与《开天辟地》比较,哪些地方不同?你喜欢哪个神话,为什么?
生5:《上帝七天创造世界》中的上帝创造世界也太容易了,而《开天辟地》中的盘古是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开创世界的,我喜欢《开天辟地》,因为盘古具有奉献精神。
生6:我补充一点,盘古通过艰苦奋斗开创了世界,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的成功是最有意义的。
……
师:你知道“开天辟地”现在的意思吗?(出示:① 比喻前所未有,有史以来第一次。② 比喻开创空前宏伟的事业。)所以,这些事情你就可以运用“开天辟地”这个成语了。(出示:① 的盘古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② 爷爷拿钱修了一条大马路,这在咱们村 。③ 你想到哪些“开天辟地”的事儿?用一句话说一说。)
探访作者的话语,遵循了“言内之意充分把握,言外之意正确领悟,言后之意有所生长”这一过程。言内之意,即文本中写了什么?如盘古的身躯变成了什么,怎么写的?这些内容是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但却是阐发言外之意的基础和根据。言外之意,即说话人的意图,需要经过咀嚼、比较才能有所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述教学片段中的两处比较阅读,都是针对言外之意设计的。言后之意,即在听话人身上产生的效果,如上述你喜欢哪个神话?“开天辟地”这个词语的运用……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在帮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从而感悟言语表现中的深远意味。
三、 表达型妙悟——分析作品,欣赏作者的智慧
一部成熟的作品能告诉我们文章如何写,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学语文,更重要的是学运用语言的本领。分析作品,指向于言语表现,更利于学生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分析作品,就是了解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怎么想”的,它包括内容的有序组织和有形呈现的思维过程,也包括写作中的创作方法。
1. 内容呈现中的奥秘。教学《三打白骨精》一课,很多老师会关注课题中的“三”字:“三打”是怎么打的?为什么会“三打”?这是关注小说中的情节。作为阅读教学,只关注情节是远远不够的。像《三打白骨精》这一类文本,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回答,即作者为什么要设计“三打”呢?在传统文学经典中,有许多类似的故事,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大观园;《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西游记》中还有,三借芭蕉扇、三探无底洞。解决了一个“三”字,这一些“三”便迎刃而解。
师:为什么“一打”不行,“二打”不行,要“三打”呢?你能从写作的角度来分析分析吗?
生1:作者在设计的时候,认为两打情节太少,“三打”更能突出悟空的智慧、勇敢。
生2:只有“一打”,故事不生动。有一个词叫“一波三折”,故事也是这样,情节“一波三折”,故事就好看了,人物形象也丰富具体了。
学生的智慧不可小觑。课堂上当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学生就可能走进作品之中与作者相遇,分析作品,不仅呈现了阅读经典的方法,还培养了如何去写事,如何去表现人物这一长远的语文能力。
2. 作品创作中的规律。《三打白骨精》的教学,还可以往深处走一走——揣摩小说情节设计的规律。我们不妨问问,是什么推动了《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发展?领悟情节发展的原因,也许对解读小说这一类文本更为重要。
“三打白骨精”之所以成为经典情节,是因为人物心理拉开了距离。白骨精一出现,在唐僧看来这是个善良的女子,在孙悟空看来这是个妖怪,在八戒看来是个有姿色的女性,三人不同的心理就拉开了距离。孙悟空将其打死,如果八戒没有私心,而是告诉唐僧那是妖怪,结局也许很完满。但八戒平时受孙悟空“欺侮”,这回要刁难他一下,就说孙悟空“生性残忍”,结果孙悟空被开除了。拉开了距离,人物的性格就鲜明了。
3. 引领学生表达。遵循小说创作的这一规律,让学生再读一读这个故事,也许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1) 教学“心心相错”。① 唐僧和孙悟空什么关系?猪八戒和孙悟空什么关系?他们之间的感情应该怎样?(感情融洽,关系亲密)② 白骨精第一次变化,变作了美貌的村姑。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是怎样看待这个村姑的?③ 白骨精第二次变成了老妇人,三个人又各有什么看法?④ 白骨精第三次变作老公公,这个老公公在三个人心中又产生了怎样的印象呢?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⑤ 你看师徒之间、师兄弟之间的想法是各不相同的,是“心心相错”的(板书)。从这个“心心相错”中,你看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各是怎样的人?
(2)改一改故事。与“心心相错”相反的是“心心相印”,也就是看法一致。如果唐僧师徒看法一致,村姑一出场,他们一致认为是妖精,那么故事会怎么样呢?(出示“第一打”的内容)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一下?这样一改,你觉得怎样?(3) 说说“心心相错”的作用。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这两个方面还要彼此融合。指向言语表现的阅读过程包含了语言思维、话语思维与作品思维三个层次,这是将语言和思维相互融合的一种教学程序,实现着“言意共生”的美好愿景。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金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