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奕青
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最重要的田地,课前准备就是耕地的前期工作。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是否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我听了一名新教师的两堂语文课。第一堂课不太顺利,教学目标没能很好地实现。第二堂课,稍加改变,立即收到了不一样的效果。前后两堂课的策略变化和生成的效果促使我产生了一些想法。
教学内容是阿累的《一面》,这是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经典
文章。
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能从文中找出三次人物肖像描写,说说三次肖像描写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精神品质。
为了落实这一目标,这位新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看书上插图,谈谈你对素未谋面的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
(1)读一读,想一想,表现了鲁迅怎样的特征;
(2)辨一辨,这几处外貌描写的不同之处。
3.請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说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
在课堂上,由于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充分,对文本内容和教学环节不熟悉,漏掉了“比较这几处外貌描写的不同之处。”
因为对外貌描写分析不够,仅仅概括“瘦”这一特征。所以,接下来的“说说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没能很好地完成。于是,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往预先设计的条框中走,索然无味。
下课后,和上课老师简单交流,对课的设计作了一些改动,上了第二堂课:
在外貌描写这一环节中: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出鲁迅肖像描写的语句:
(1)找出这些外貌描写,读一读;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加入了一段板书,把三次外貌描写特征列在了黑板上:
(2)想一想,表现了鲁迅怎样的特征(瘦);
(3)辨一辨,这几处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
这样,在比较外貌描写的不同之处时,学生就通过板书,很容易归纳出“随着观察点由远及近、描写越来越细致、人物形象也越来越清晰”这一写作特征。由于,这一特征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能感受到学生思考之后的成功体验,他们也更愿意尝试对于人物精神品质的分析。因此,课堂流程就比较顺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阅读的教学建议时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也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其实,两节课比较一下,引起不同效果的关键还是板书,教师的板书不但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三次外貌描写的特点,还提醒了老师,不至于忘记“比较三次外貌描写”这一重要环节。
通过这两堂课,新教师已充分认识到课前充分准备的重要性。那么,究竟怎样的准备才是充分的呢?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备课指导思想。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我们必须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确定教学目标,让更多的学生能自觉地投入每一个学习活动中去。
其次,《常州市中学学科教学建议》中提到了“课前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好课堂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这是考验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本就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只需要在这种潜能的基础上,把具体的学习任务作为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操作把手。多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猜测与假设、寻求解决方案等环节的处理过程中得到综合能力的锻炼、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使老师的教学过程不至于太过生硬。
当然,充分的课前准备还包括板书设计、作业以及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等。上好一堂课,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清朝思想家魏源指出:“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教师能否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能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决定了学生能否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课前准备,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仍需要不断地去摸索,毕竟可以重来的课将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