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泉 沈春花
CT机的维护与检测方法
王志泉①沈春花①
目的:探讨CT机的维护与检测方法,以减少CT机故障的发生,保障其性能质量,降低使用成本,提高CT机的使用价值,更好的为人民群众诊疗服务。方法:定期对CT机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维护与检测,针对东芝64排CT机各时间段的维护保养内容及检测内容列出检测数据。结果:定期保养和维护CT机,使其性能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机器故障发生率减少30%~50%,减少机器的硬件损坏、软件程序或数据出错的故障发生率。结论:定期对CT机保养和维护是预防性维修的核心内容,定期检测是CT机性能质量有效保证的必要措施,计量院和疾控中心应与医院协调,将两部门检测时间间隔半年左右,既符合国家强检要求、又符合质量保证的合理性,同时避免重复检测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
保养维护;校准;检测;质量保证
CT机是医院重要的大型医疗设备,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提高使用价值,应做到CT机操作人员操作正确,如开机做好预热,关机要等球管冷却,保持机房、操作间清洁,温度(22±1)℃、湿度(52%±5%)适宜[1-2]。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测是CT机性能质量保证的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可消除故障隐患,极大减小机器的硬件损坏率、软件程序或数据出错的故障发生率,可使机器故障发生率减少30%~50%,延长机器的正常使用寿命,降低CT机的使用成本[3-5]。
以东芝64排CT机和东芝320排CT机为例,定期保养维护的内容和技术方法如下。
1.1 CT机3个月内的检查与维护
(1)扫描架。检查维护事项:滑动信号刷安装紧固、扫描架倾斜和电缆运动、紧急开关功能、安全线路操作、散热风扇清洁及旋转、扫描架内部电源及电缆、旋转伺服单元的内部、扫描架里200 V电压输入部分连接端子处的连接紧固。清洁事项:大电流滑环、扫描架空气过滤器、操作面板清洁、整个机器全面清洁。功能确认事项:扫描架旋转速度、操作面板各按键功能、操作面板缝隙、定位灯精度。
(2)床体部份。机盖下沾污检查与清洁,头枕安进与取出及清洁状况检查,扫描架和患者床内部机械锁操作检查。
(3)X射线系统。检查维护事项:X射线管及循环管不漏油、热交换器冷却液不泄漏及冷却油流动状态良好、橡胶软管冷却液不泄漏、X射线管及高压发生器高压接头清洁并连接良好、热交换器风扇和高压发生器内部风扇的操作正常、当扫描架加上200 V电压和有高压时应能看到风扇转且无杂音,清洁空气过滤器、做X射线管灯丝调整、维护电缆和联接器安装使其牢固。
(4)数据采集部份。检查事项:主探测器温度、探测器单元和数据采集系统单元连接器紧固、数据采集系统冷却风扇旋转状况良好、主探测器窗口清洁。
(5)操作台部份。清洁事项:显示器、操作台下主机的空气进气口、操作台下主机的空气过虑器、操作台下主机的空气出气口、操作台下主机的风扇、鼠标和键盘,全部部件的清洁。功能检查事项:紧急开关、交谈功能。
(6)影像部份。影像操声的检查,用TOS模体检测CT值:空气-995±20,水0±5,尼龙100±10,聚丙烯-105±10,丙稀酸130±10,Delrin(聚缩醛)340±10。
1.2 CT机6个月内的检查与维护
(1)扫描架。定位投照灯的清洁检查或更换,扫描架圆顶部分内部投照灯的清洁,延迟关机定时器设置的检查(作用是X射线管冷却保护)。
(2)床体部份。检查维护床体上、下、前、后机械限位及床体附件。
(3)X射线系统。检查X射线管冷却保护关机延迟功能。
(4)数据采集部份。检查确认线性电压值及保险状况良好与否。
1.3 CT机12个月内的检查与维护
(1)扫描架。机械连接紧固程度检查或维护:地脚固定螺栓紧固程度和垫块安装带、扫描架基座安装螺栓和动力油缸安装板与安装坐、动力油缸安装板紧固螺栓、倾斜译码齿组螺钉、扇区齿轮安装螺栓、译码安装牌的固定丝杆、滑环组件安装螺栓、左臂组件和右臂组件安装螺栓,油冷却装置、高压发生器的低压部份、高压发生器的高压部份、电源高压发生器的电源部份、电源进线端过虑器、扫描架电源组件箱、R.PSU(反向驱动)组件、电源板组件、配重、探测器和数模转换组件、X射线管安装螺栓以及光耦传感器。功能检查事项如下:驱动扫描架倾斜的动力油缸和气体弹簧应无异常声响,扫描架倾斜操作准确度,X射线滤过楔形滑动装置(Wedge)的固定程度与动作正常和润滑,限X射线束滑块(Slite)的固定程度与清洁和润滑,倾斜限位和角度的调整,扫描架倾斜限位微动开关、扫描架内部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电流出错时保护中断器的操作(NFB2):床体高度显示、扫描架倾斜角度显示以及扫描架旋转部分旋转速度。
(2)床体部份。水平移动导轨清洁,检查确认或需加以维护的内容:床顶移动准确性和床移动速度,床体内部无电缆损坏或其他不稳妥事项,床移动过程中无异常声响,床顶可自由操作,辅助弹簧、紧固件、床体的垂直升降驱动、直流电源及传感器均为正常。
(3)X射线系统。X射线管旋转阳极滑行时间及噪音检查,由于震动引起的螺钉紧固程度检查维护,检查X射线管管电压和管电流、X射线管爆光时间及X射线管输出期间线性电压,充电、放电检查,起动器输出检查,高压发生器连接部分紧固维护。
(4)数据采集部分。检查线性电压、相关保险。
(5)操作台部份。检查计算机内电源和散热风扇、直流电源电压。
1.4 CT机2年内的检查与维护
(1)扫描架。维护整个机器每个螺钉螺母使其紧固,检查维护整个机器各接线端子使其状况良好牢靠。
(2)床体部分。检查床水平运动皮带张力确保良好。
(3)X射线系统。旋转阳极检查,更新X射线控制部份的电池。
1.5 CT机5年内的检查与维护
详细检查整个影像硬盘阵列,最好全面更新硬盘。
1.6 CT机的校准
东芝64排CT机和东芝320排CT机校准内容较多,全部校准完成需5~6 h、爆光数百次,在保证图像质量和所使用剂量指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少校准。随着探测器技术的不断进步、整体数据采集系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X射线管质量的改善,校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但校准工作仍不可缺少,中场的空气校准和水模校准需半年进行一次。
定期检测是保障仪器设备性能质量的必要环节,对CT机的定期检测主要是保证其所做诊断图像的质量及所用X射线剂量不超标[13-15]。新装机、大修后以及图像有异常均要检测,验收检测是在新机器安装时一次性完成,往后为每年2次,分别由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做一次。按中国计量检定规程(JJG1026-2007)实测东芝64排CT的数据见表1。
检定周期≤1年,调试、修理后按照首次检定项目检定。按照中国计量检定规程(JJG1026-2007)规定以下参数偏差允许值见表2。
表1 2011年实测东芝64排CT数据
表2 参数偏差允许值
按照中国医用X射线机CT机房的辐射防护规范(GBZ180-2006)和中国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影像质量保证检测规范(GB/T 17589—1998)实测数据见表3。
表3 2007年实测东芝64排CT数据
上述保养和维护的内容多是不需换件的清洁、加润滑油、检查紧固螺栓、检查机械结构装配、检测以及校准,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应及时更新,定期更换的包括电池、空气过滤网。预防性地将到故障高发期的器件(风扇、探测器、硬盘及碳刷等)更换的做法尚待完善,长期坚持定期保养维护检测CT机,使机器的硬器件损坏、软件程序或数据出错的故障发生率不断降低。现实中,计量院和疾控中心两部门检测X射线机(包括CT)多是前后相距不超过两个月,大部份内容重复,计量院检测依据是《医用诊断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X射线辐射源计量检定规程》JJG1026-2007,疾控中心检测依据是《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影像质量保证检测规范》GB/T17589-1998、《医用X射线机CT机房的辐射防护规范》GBZ180-2006,因此,计量院和疾控中心两部门与医院三方协调,将两部门检测同一台机器的时间间隔半年左右,针对两部门重复检测的项目互相认可,使机器需要检测的项目在一个周期里只有一次检测,这样即符合国家强检要求也符合质量保证的合理性,避免重复检测造成的人力、物力浪费。每年检测一次能够保证进口CT机的运行质量,若能使计量院和疾控中心两部门交替每年检测一次,可进一步降低CT机的使用成本,提高CT机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为患者诊疗服务。
[1]王志泉.PICKER 6000CT机和GE-AMX+移动式床旁X射线机的故障规律分析及其运行质量保障措施[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1,30(6):643-647.
[2]房爱玲.CT机的使用管理及保养[J].医疗卫生装备, 2007,28(4):85-86.
[3]万金鑫,赵德坤,董淑德,等.Philips Mx4000/6000螺旋CT旋转驱动系统保养及故障维修[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5):55.
[4]童斌.医疗设备维修的几点问题与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91-92.
[5]徐小普,戴思舟,王南耕.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创新思维[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0,29(3):301-302.
[6]于永利,郝建平,杜晓明,等.维修性工程理论与方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4.
[7]刘吉祥,扬鸿彪,陈帅.预防维修计划的设计与实施[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68-69.
[8]郎朗,种银宝.医疗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流程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2):71-73.
[9]李宏鹏.医疗设备使用和预防性维护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2,9(3):60-62.
[10]尤伟.预防性维修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J].设备运行与保障,2010,25(11):127-128.
[11]王玉梅,李银兰.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5,29(4):312-313.
[12]马志刚.探讨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 2011,26(11):68-69.
[13]石明国.医学影像设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21-125.
[14]姜远海,彭明辰.临床医学工程技术[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1-172,284-309.
[15]王忠杰.CT机检测对机器性能的评定[J].计测技术, 2008,28(6):19.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method, reduce CT machine fault, ensure the quality of CT machine performance, reduce the use of CT machine cost, increase the use value of CT machine,the better service for the mass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Using regular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specific Toshiba 64 row CT machine each time the content of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content. Results∶ Regular service and maintenance are the most effective CT machine performance quality guarantee the most basic method, can avoid 30% to 50% of the machine fault, not only greatly reduce the machine hardware damage failure incidence, software programs or data error of failure rates. Conclusion∶ The regular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is hotly debated in recent years the core content of preventive maintenance, periodic testing is an effective guarantee quality of CT machine performance of necessary measures, called on metrology institute and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coordinated with the hospital, turn the two detection time about half a year, also accord with the national strong inspection requirements so that the rationality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to avoid most of the repeated testing of national resources waste.
Maintenance; Test; Calibration; Quality assurance
[First-author’s address] Med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9, China.
Research on regular maintenance and testing of CT machine
WANG Zhi-quan, SHEN Chun-hua
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5,12(7)∶108-111.
1672-8270(2015)07-0108-04
R812
A
王志泉,男,(1960- ),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学工程处,从事医疗仪器运行质量与安全保障工作。
2014-06-27
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学工程处 北京 100029
DOI∶ 10.3969/J.ISSN.1672-8270.2015.07.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