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昆仑山,护水三江源
——民革青海省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作为

2015-12-12 07:03陈艳宁
团结 2015年2期
关键词:民革中央民革委会

◎陈艳宁

问道昆仑山,护水三江源
——民革青海省委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作为

◎陈艳宁

青海,有万山之祖、神话之源的巍巍昆仑,有绵长壮阔、堪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有冰川、雪山、河流、湖泊、沼泽等构成的多类型湿地系统,和依存于此的独特高原生态系统。这里有象征中华文明精神源流的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保护这些伟大的自然和人文遗产,守护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是青海必然的责任和担当。

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一直对生态和环境保护非常重视,2007年更明确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青海省因此成为全国唯一以生态建设为发展核心的省区。围绕生态建设谋发展,这是青海的既定战略,也是必由之途,民革青海省委会对此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议政建言,也是青海省委会一直以来履职尽责的一大主轴。

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建言者

倾力推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生态保护一直是民革青海省委会规划调研课题的一大主轴,长期的深入调研又使省委会深切认识到生态保护既是青海省情的根本,更是青海发展的重要任务。早在2003年,民革青海省委会主要领导就提出了《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补偿机制》,建议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定三江源的重要地位、保护范围、保护政策、补偿机制、监管措施等,以便依法管护,依法补偿,依法监督,确保三江源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功效惠

及中华民族及子孙后代。在2003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民革青海省委会主要领导又当面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进行了汇报,得到了积极肯定。此后,三江源保护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经过各方多年的共同努力,国务院于2005年启动了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2011年国务院批准了《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总体方案》。

2013年7月,民革青海省委会和民革中央调研组一行在黑泉水库听取湟水流域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工程情况介绍。

2013年民革青海省委会在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基础上,再次邀请民革中央领导来青海调研,借力民革中央的参政资源继续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省委会主要领导结合多年研究撰写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议大会发言——《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试验区,构筑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屏障》,经全国政协整理成《信息专报》后,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批示。国务院于2013年批准了《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总体规划》。2014年国务院启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规划,工程投资达160.6亿元。2014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工作报告中又着重强调:“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积极呼吁青海湖湿地保护和“两弹一星”爱国主义基地建设。2004年,民革青海省委会把生态保护的眼光瞄准了青海湖的湿地保护,并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积极呼吁,引起了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专门组成调研组来青海考察调研,促成了投资达30亿元的青海湖湿地保护项目;2005年,民革青海省委会就海北州“两弹一星”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议向来青考察的民革中央调研组进行汇报,得到民革中央的高度重视,并以专题的形式向中共中央宣传部进行反映,促成了投资1.37亿元“两弹一星”海北州原子城的建设。2009年5月26日,承载着我国核工业发展历史,传承着“两弹一星”精神的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隆重开馆。“两弹一星”海北州原子城,成为全国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也是来青游客必选的参观游览之地。

建言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整理和湟水流域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从2005年起,根据中共青海省委“四区两带一线”战略发展规划,民革青海省委会将调研的重点放在了黄河谷地保护性综合开发课题上,先后十多次到沿黄河各县调研:与当地政府交换意见,走访农户,听取百姓的呼声;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并多次与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等有关部门沟通协商,与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开展座谈,向民革中央、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呈送调研报告,得到高度重视;多次邀请民革中央领导来青进行调研,并通过民革中央“直通车”渠道

向中共中央、国务院进行反映。2008年7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带队来青海省实地考察调研黄河谷地保护性综合开发利用情况。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加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加快黄河上游谷地保护性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2010年,周铁农专门致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就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的情况进行反映,最终促成了这项国家投资达19.7亿元项目的落实。

2013年,民革青海省委会再次提请民革中央关注湟水流域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工作。7月11日至15日,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和刘家强带领全国政协和民革中央组成的专家组来到青海,就湟水流域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等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关于支持青海省开展湟水流域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的建议》并上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调研报告全面反映了青海湟水流域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提出了“国家尽快批准湟水流域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工程项目,由国家财政安排解决工程所需资金,使其早日发挥效益,助推青海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的建议,得到副总理汪洋的批示,有力推动了这一项目的实施。

2008年5月,马志伟主委(中)带队就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百万亩黄河谷地开发进行调研。

国家公园体制的推动者

巍峨连绵的昆仑、祁连、唐古拉,蜿蜒奔腾的大江大河,浩渺壮阔的柴达木、青海湖、察尔汗,茫茫草原、浩浩黄沙……,是浑然天成的美景,更是无数国人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精神祖地。面对这伟大、独特、唯一的自然人文双重遗产,如果我们的努力止于保护,恐怕是远远不够的。

在长期的研究中,民革青海省委会认识到,单纯的生态保护既难以贡献于青海的发展,也难以建立持久永续的投入机制,必须把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探索一条符合青海省情的生态和产业互动发展的新路。省委会对这一课题的回答是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一个中国式的“黄石国家公园”,并且将其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整体格局之中,以此带动青海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发展。

2012年1月,马志伟主委代表民革青海省委会在青海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建设昆仑国家公园的建议。建议提出:我们所设想的昆仑国家公园,是在借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设模式和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我们希望打造的昆仑国家公园,地域包括青海省的海西州、海北州和海南州,以及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部分地区,处于北纬35°~40°之间,海拔为2400米至5600米,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这一区域中既有平坦无垠的草原,又有雄奇的高山和起伏的丘陵;既有奔腾交错的江河,又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大峡谷,又有青藏高原独特的野生动植物;既有现代化的矿产资源开发场所,又有丰富的高原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既有源远流长的历史遗存,又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既有神秘独特的宗教文化,更有意蕴博大的中华昆仑文化。由于纬度相近,与美国黄石公

园在地理地貌、自然景观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昆仑国家公园的物质和精神元素比美国黄石公园丰富,且具有极高的价值,更由于昆仑文化的神秘性和超越性,使昆仑国家公园多了一种神圣的精神特质。

通过国家公园的形式把青海各地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贯穿起来,加以整合、提升,形成以昆仑文化为主题,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保护性开发为前提,以发展旅游业为龙头,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实现绿色发展为目标,集休闲度假、文化溯源、追梦寻根、户外体验、科学研究、艺术创作、公民知识拓展、校外实践等为一体的的文化高地。

昆仑国家公园的建设一方面将把经济、社会、生态的产业发展、民族团结、文化繁荣、自然保护等多向目标有效融汇整合,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和谐。另一方面会通过产业链的重塑带动服务业的跨越发展,吸纳大量劳动力,有效承接三江源、可可西里等保护区以及玉树重建后的移民安置,解决后续发展等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把民生和保护融合,让民众利益和生态保护相统一,建立真正的良性发展,可持续保护的长效机制。

时任中共青海省委书记强卫高度评价,表示将“举全省之力予以推动”,此举引起了民革中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务院参事室的高度关注。2012年3月,民革青海省委会向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交了名为《建设昆仑国家公园,走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之路》的提案。4月,时任青海省政府省长骆惠宁作出了“远近结合,以实带虚,逐步完善,分类推进”的批示。10月,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立项,支持民革青海省委会开展青海省软科学《昆仑国家公园建设前期研究》项目研究。2013年6月,全国政协常委、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民革青海省委会主委马志伟在向全国政协常委会作的题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试验区,构筑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屏障》的大会发言中,进一步建议将昆仑国家公园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同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的要求。

2014年3月,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民革青海省委会承担的课题进行了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从生态保护的人类发展大势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出发,结合青海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昆仑国家公园的理念,为青海探寻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2014年,青海省正式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公园试点省份。

参政议政是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主要方式,作好参政议政工作是民主党派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民革青海省委会认为,作为民主党派的省级组织,我们的自身力量和智力资源都是有限的,要在参政履职中出成果,见成效,一在专注,二在持久。生态文明建设,正是民革青海省委会十几年来,持续不断调查研究,坚持不懈呼吁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省委会也正是凭借这种专注和持久的努力,取得了一些令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得利,国家予以大力支持的工作成果。

正如民革青海省委会主委马志伟所言:“我们提出三江源生态保护、昆仑国家公园的建议,是一个协商民主的过程,由建议而协商,在协商中被纳入政策过程,在协商中推动决策和实施”。“整个过程并不是轻松容易的,但它让我们真正发挥了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三江源保护说了13年,昆仑国家公园说了5年,当这些提议变为现实的时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陈艳宁,民革青海省委会宣传部部长/责编 张栋)

猜你喜欢
民革中央民革委会
严冬过尽绽春蕾——致公党连云港市委会齐心协力战疫情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永留一片丹心在 好为人民服务来——记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钱昌照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新形势下检委会改革的路径思考
凝聚政治共识 汇聚改革力量
《民革北辰区志》出版
关于完善检察委员会制度的法律思考
国际奧委会主席圣火欢迎仪式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