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气”为文言审美之根本。古诗词言简意赅,短小精练,区区几字,寥寥数言,全靠“气”运转其间。品诗经,濯濯朴素之气;诵唐诗,洋洋涵容之气;吟宋词,涓涓婉约之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志气;“我欲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是霸气;“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是刚气;“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是傲气;“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骨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心境,会产生不同的诗歌之气。
“气象”相生,以意象为基点进行提问。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心里所想、所感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情绪,这种情绪到了一种非要表达不可的地步,可是却无法用抽象的语言来表达,于是,采用了一种既直观又妥帖的方法——使用意象。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蕴含着情思,情思寄托在意象上面,可以说,诗歌之“气”是和“意象”互相生成的。
李白《月下独酌》是一首能够诠释“气象”相生的诗歌,如果能够以意象为基点进行提问,那么学生会从诗歌的“表层”语言过渡到“深层”气蕴的领悟中。
李白这首诗取名“月下”和“独酌”,可以说包含了李白一生的“挚爱”——酒和月。李白诗歌中酒和月这两个意象出现的频率极高,因为这两个意象都包含了一种感受,就是孤独。李白穷其一生都在品味着孤独、不得志的愁闷之苦。
可是,这首诗对于初中生来说,初读时并未感觉到其中的“苦”,很多学生反而以为它是一首飘逸潇洒、自得其乐之作。这真是个让老师哭笑不得的“误会”。
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没有直接“剖白”诗歌的“苦”,而是假意从“乐”这个误会的起点开始设问,步步紧追,层层设套,提出问题。我根据诗歌中“月”和“酒”的意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浪漫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个“事件”给作者带来了预想中的结果吗?
第一个问题考查学生对前后几句诗的理解。通过探究,学生发现了前一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中的一个关键词“独”,这个“独”字,将李白的苦闷曝晒于日光之下,他多么渴望能有个知己来倾诉啊,可是刚刚送走贺知章,又刚刚知道玄宗没有录用自己,上书请还,离长安而去,只怀抱着自己拥有的月和酒。此行、此情、此景、此物、此心,这些悲苦可有知己一诉?但是,依照李白的性格,转念一想,便产生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想法,浪漫而飞扬正是我们熟悉的李白啊。于是,学生对这两句诗都有了清晰的认识。
接着讨论后面几句“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刚刚邀约了两个朋友——月和影,可是一个“不解”我,一个“徒”随我,不能让诗人满足,失落之情溢于言表。但是,李白终归是李白啊,心念陡然一转,“暂伴”也是不错的啊,行乐去吧,一个“乐”字初看好不潇洒,可是细究那“乐”真能忘忧吗?酒醒、月归之后,恐怕是更深的愁苦吧。于是,学生对下一句“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那“分散”过后呈上心头的越发凄凉的心境理解起来水到渠成。这句是典型的以“象”生悲情,言悲气。
诗歌最后两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中的“云汉”一个意象,如果能够好好把握,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一同品味“云汉”的妙处。
关于“云汉”这个词的品析,提问采用单刀直入式:“云汉”一词妙在何处?
通过讨论,我会引导学生得出以下一些“结论”:最后两句诗将前文话锋一转,表明现实的残酷并不能压制自己对理想的渴望,云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现实不可能压制我,我可以去天际寻找自由。第二层意思是:云汉本身就象征着朝廷。这最后两句诗真是绝妙之笔,表现了诗人出世和入世的矛盾心理,表现了不得志和不得已的心境,表现了寻乐和忘忧真真假假的情绪。是啊,这就是李白啊,是独一无二、性格鲜明、“气”质特立独行、“辨识度”极其高的李白!教学中,教师如果放过了“云汉”这一意象的精致品读,就放弃了对李白这个诗人的整体气质的把握。李白的“气”在整首诗中彰显!显而易见,倘若脱离了以“气”为核心的提问,古诗词教学课堂如一盘散沙。
古诗词中除了物象外,人象和事象也不容忽视。所谓人象和事象,即用典。
李白的《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的人象和事象有“姜太公受聘周文王”和“伊尹受聘前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教师可以用最简洁的方式提问——此处用典的作用是什么?这样的问题,直接而又简单,让学生马上切入正题去寻找和探究。关于这两句诗的用典,学生会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回答问题。诗人往往借助古人之事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话的用意,学生便能体会当时诗人的心
境——尽管“行路难”但是诗人对未来是有信心的。教师将学生从“人象”和“事象”的故事中引向深入,学生对诗歌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参考文献:
宋玉伟.浅谈古诗词课堂教学提问[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3(08).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