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2015-12-11 08:48林忠德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数学课堂教学

林忠德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成长的经历,都可以在结果中体现出来。因此在学生的课堂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信心、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从教师搭配合理、评价有的放矢,评价把握公正、学生争优创佳,学生学会欣赏、学习勇往直前这三个方面浅析如何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得到体现,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而且当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知识体系总是处于变动的状态中,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应注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一、教师搭配合理 评价有的放矢

新课标提到:“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了更好地实施评价,老师应合理搭配所提数学问题与所评价学生,即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数学题目的难易程度与考查目标,又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水平。然后将难题与尖子生、中档题与中等生、简单题与学困生一一对应,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评价,不会做无用功。教师要时时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把他们值得同学赞赏的一面展示给其他同学。特别是班上的中等生,他们是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群体,他们似乎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其实他们身上也有闪光之处。老师应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品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因此最好能每节课都同时关注到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每学期至少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被评价与评价。例如,在学习解绝对不等式时,可出以下三题:解下列关于x的不等式:

1.(x+3)+(x-1)=6

2.(x+3)-(2x-1)=6

3.(x+3)-(2x-1)=■+1

以上三题就可以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第一小题,考查的是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小题,在前一题的基础之上还要注意负号的问题,进一步考查了学生有效选择方法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小题,在第二小题的基础上还需要运用“整体观”的数学思想加以解决,这体现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与数学思考的深度。那么对于这三道题三个学生都是有可能出错、有可能做对、也有可能不够完整。这时老师就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成长有的放矢。

二、评价把握公正 学生争优创佳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评价倾注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教师的评价也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但落实人文的公正性并不等同于不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要把握好“公正”尺度,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由于学生回答的问题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回答正确;二是回答不够完整;三是回答错了。

对于第一种情况,教师应给予肯定,教师可以通过重复予以肯定来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对于学生有创新性的回答,教师更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种鼓励点评,可以包含捎带赞许的目光,更需要附带一个满意的微笑,还可以是教师主动鼓掌引来全班同学的掌声。但在肯定其成绩时,也应指出其不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你真聪明!你的解法很妙!做得真好!回答声音再响亮一些就更好了!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补充不足,完

善答案。由于受学生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的限制,或是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时顾此失彼,答案不够严密完整;或者只看到现象,抓不住本质和中心;或是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恰当等等。教师可先肯定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然后再引导其启发点拨,补充不足,使回答趋于完美。如:你已经在某个知识点回答得很好,若在易错点上注意些那就更好了等。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第三种情况教师应该纠正错误,但千万注意用词要婉转。学生回答问题不能保证每道题都能答得完善,有时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混乱等,这些都是难免的,也在情理之中。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妥善处理,不要匆匆或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回答,应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或答案说完,再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空间。如:我觉得你的解题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对某某知识点的定义你应该再回顾一下,对比看看,有无可以纠正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也自然巧妙地把学生的思路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

当然,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必然也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特别是对学困生,评价更要倾注热情和爱心,这样可以培养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学习习惯,保护他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个个都能在学习上争优创佳。

三、学生学会欣赏 学习勇往直前

新课程标准倡导实施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即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所谓主体多元化是指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等结合起来。

首先,要以老师的评价为榜样,教导学生一定要先评价同学的成功之处,然后再指出其不足之处;一定要先评价同学的解题思维过程,再考虑同学解决问题的结果;一定要先评价本学科的知识、技能及思想方法,然后再针对同学的表达方式与态度情感;一定要先评价同学解决问题不足的原因,再讲明同学解决问题可采用的新途径;一定要语言简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感染力。只有这样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让学生的体会与收效更大。

其次,提倡同学之间的互相评价,因为学生之间朝夕相处,相互最了解,所以学生之间的评价,最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的细微变化。同时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教育学生从小就学会欣赏别人,而不是两眼总盯着别人的缺点,要以一颗博大的胸怀对待世间万物。这样教师不仅教会了学生学习知识,更教会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并且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也让学生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

最后,引导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因为真正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人,其实就是学生自己,而学会自我剖析是学生真正踏入学习的第一步。也只有进行深入地剖析,才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与优势,才能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好细致的安排,特别是对课堂教学中学生适时的评价。因为这不仅是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的掌握、情感态度的变化、学习能力的信息反馈,更是教师课堂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的最好体现。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1.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数学课堂教学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