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国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中给学生以智慧、情感的启迪,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情感体验。而对话教学的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的教学特点,不仅适应了当前的教学,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师在数学对话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已经运用了对话教学的部分规律,体现对话教学的某些特点,但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对对话教学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这些误区,引导着自己对对话教学的认识偏差,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我就对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的误区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误区一:课堂中有对话,即对话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如老师提问:“什么是绝对值?”学生回答:“数轴上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则叫这个点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这时候老师则认为这就是对话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其实,这只是对话教学极其细小的一个表现,并不是对话教学,而要理解对话教学,就必须理解对话的意义。“对话”是一种以沟通与交流为基本特征的动态行为。对话即沟通,其实质是对话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沟通交流。
误区二:对话教学就是简单的问答
数学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提问。新课标要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参与者,老师是合作者。为体现这一原则,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地提问,学生则不断地回答,老师则不断地反馈。这种问答有三种情况:一是教师问学生答,老师再问学生再答。二是教师提问,众多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吸引众多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回答指向教师一人,回答并不直接相关;三是教师提问,学生齐答。以上三种无论是哪一種,学生都没有提问机会,且问题一般都是封闭性的,学生都是被动接受,反馈由教师做出,这是一种“问答教学”,而并不是真正的师生对话,也非对话教学,真正的师生对话指的是蕴含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和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等。所以提问是关键,要提出能够激起学生思考和共鸣的问题,要能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学生不仅仅会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答案提出疑问。
误区三:认为对话越多越好,越深越理想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是最常见的,几乎是每节课中都有,但其真正意义的对话却不多见,见到的只是对知识的简单回答,对话的“度”却把握得不好。一部分教师认为对话越多越好,而另一份则认为对话越深越好,喜欢刨根问底。殊不知,教学中的对话无论是作为一条原则还是作为一种方法,它的使用都必须服从教学的目的,不能为对话而对话,对话的滥用是形式主义。
误区四:没有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而认为学生死气沉沉,不配合教学
数学教学和其他科目相比,对知识的链接要求极高,不是老师每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能很好地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出,于是有的教师就大声呵斥学生:“如此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如此简单的题做不出来!”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情绪低落,课堂气氛不浓,没有形成对话氛围,所以,教师应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努力营造良好的对话氛围。有了合适的对话环境,才能有效地开展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总之,对话教学从某种程度上适应了当前的教学发展,为了更好地将对话教学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还需从教学实际出发,注重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处理好“对话与爱”“对话与信任”等有关对话的关系,树立新的文本教学理念,以及科学评价教学对话教学方式,从而有助于推动对话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