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英
随着小升初后数学难度的增加,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分化,尤其是在数学上有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多。怎么才能让那些“数学后进生”跟上全班步伐,学好数学这门功课呢?
一、用爱感染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初中数学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一些农村中学的学生面对抽象的数字、符号有畏难情绪,不喜欢主动探究,提不起学习兴趣是难免的。因为不喜欢数学,所以就不喜欢数学教师的学生更是比比皆是。本着爱屋及乌原理,个人认为,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就要先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师才行。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不仅关注他们的成绩,更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与喜怒哀乐。天冷了,我会提醒他们晚上盖好被子,早晚添加衣服。有人病了、痛了、哭了,我会嘘寒问暖,尽自己所能帮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就在上学期初开学后检查作业时,发现李同学穿的棉袄上衣口袋坏了,有同学非但没寄予同情关怀,还戏称人家可以当丐帮长老,弄得他差点就哭出来,我连忙用双手捧着他的脸,轻拍了两下,然后又帮他脱下棉衣,拿出自备的针线,就铺在办公桌上缝了起来……后来,他在日记中写道:“除了我妈,只有数学老师给我缝过衣服,她是学校里最关心我的人,我一定要学好数学……”从此,课堂上默默无闻的他举手发言的次数多了,作业再不用请到办公室做了,成绩慢慢提高了,到这学期末,他以96分的成绩从一名“后进生”一跃进入了优秀生的行列。这就是爱的力量。只有无私献出爱心,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人,学生才会亲近你,信任你,并按你的要求一步步做好。
二、授之以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利用预习学案,引领学生自学新知识
预习是学习各门课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的有些学生基本不会预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预习学案、设计好学生自学的问题、要求、方法,让学生拿出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学,了解简单内容,明确难点,画出听课时的重点,为上课有的放矢地学习做好准备。
2.重视课堂信息反馈,关注学生学习的目标达成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上课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師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勾画重点并做好笔记。上课时,教师会强调某些重要问题,同时会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引领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上做好重难点标记,并做好课堂笔记,而易错题则应写在错题本上。
3.反复强化训练,当堂落实好重难点
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掌握巩固。教师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同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对照,比较其异同点。比如,在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针对这些不同的解法,什么样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解法,师生共同学习总结各自的特点,然后拿出题型让学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再具体操作。可以增强学生对几种方法的理解、掌握,并可以使学生对不同的题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
三、建立“优帮差”互助小组,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
建立“优帮差”互助学习小组,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在班里找几个学习优秀又乐于助人的学生,与后进生结成学习对子,让后进生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教师在让优生和后进生结对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后进生进行特别辅导,要主动利用课余时间为后进生开“小灶”。大课间的三十分钟,午晚休前后的十分钟,晚点的二十分钟,都是为学生补课的好时间,只要见缝插针,持之以恒地对这些学生加以辅导,不断帮他们检查作业中发现问题,及时讲解,日积月累,他们的成绩会一天天提高的。
四、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态度决定高度,好习惯成就大未来。许多学生在进入初中后成绩开始落后的原因并非因为智力低下,而是由于本人对学习不重视,上课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表达的习惯,合作探究中没有主动参与讨论的习惯,课后没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后进生,要不断引领他们自觉学习书本知识,勤于动脑,思考数学问题,善于做好课堂笔记,工整书写好每个公式,每道习题。课上,尽量选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多给其发言的机会,帮助其寻找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总结学习的规律。
五、让成功走进课堂,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只有在教育中少批评、多激励,少讽刺、多引导,不歧视、多尊重,不断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扬长避短,树立自信心,学生才会不断进步。因此,在教学中,无论学生做好一个数学小题,答对一个数学小问题,完成一次数学作业,教师都要毫不吝惜,甚至夸大其词地大夸特夸,同时可以奖励他一支笔,一个本子,一块糖果……伴随着教师的引领与鼓舞,学生的学习态度愈来愈端正,良好学习习惯日渐养成,自信心亦愈来愈强,久而久之,他们当然就走进了成功的便利之门。
后进生的转化之路是漫长的,非朝夕之功,期待所有同仁的共同努力。以上只是个人的一孔之见,仅供参与。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