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秀
导学案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导学案”,就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学习方案。设计导学案时,我们应力图理清思路,课前、课上、课后部分都规划好,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教给
学生。
一、导学案在课前的使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好的开始才能有好的结果。所以在设计导学案的课前部分时,要能体现出两点:
1.课前预习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所有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喜好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做好充足的“功课”后,导学案就会自然产生。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兴趣”这一个环节,认为只要把知识教给学生就够了,这就大错特错了。语文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导学案中“培养兴趣”就从课前预习开始。在设计《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课前预习”这部分时,我把“负荆请罪”的视频放在最前,这样文本中抽象的形象就变成实实在在的具体形象,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不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带着兴趣去学,就会轻松很多。
2.课前预习有助于课上听课
做好预习是牢固掌握知识的根本前提。只有做好充分的预习,才能对所学知识形成清晰的思路,才能自如地听课;只有做好充分的预习,才能做到深思熟虑,有效地提出问题,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在设计《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时,我首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即首先掌握“闻”“见”“却”“因”“以”“顾”等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能够分析出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最后能够找出文本中的典型事件及个性化语言、行动描写,看它们如何揭示人物性格,并指导学生主要用诵读法去完成这一部分。
二、导学案在课上的使用
课上的45分钟,是学生最有效学习的45分钟。我们要向45分钟要效益,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习效益最大化。导学案引入课堂之后,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导学案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应由过去单一的传统接受式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接受学习并举式。课堂不应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应变成“群言堂”,讲台不应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应把学生变成主角,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尽情表演。那么这种自主学习意识如何在导学案中体现出来呢?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还是以《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导学案为例。学生先是自主地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然后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享学习成果。尤其在分析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在广泛交流之后,教师加以点拨,结论自然水到渠成。而且,这一部分我还设计了表演环节,学生积极要求表演这三个故事,课堂真的变成他们的舞台,通过导学案的引领,课堂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又是合作探究的营地。
2.导学案的使用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上课时似乎并没有溜号,可是下课一问,什么都说不清,这是过去单一的授课模式下大多数学生的状态。在导学案引领下的新课堂中,这种状态被打破。因为预习时兴趣的激发;因为对所学知识的了然于胸;因为上课时形式的多样化:朗读、探讨、倾诉,甚至于批判;因为实现了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不再是只听不说的机器,而是会思考、会表达、会提问、会创造的小主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自然就收效显著。
三、导学案在课后的使用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再是单一地灌输给学生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能把这些能力转化为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这样导学案在课后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在设计导学案时,课后的使用更应该仔细斟酌:
1.在大语文观念下,实现相关知识的链接
语文是百科之母,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语文。作为拓展学习的一种形式,必须精心选择有价值的、有助于学生提高的材料,最好可以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衔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课后导学案中,我就选择了战国时的历史背景介绍、《史记》的相关介绍和难点句子解析三方面的内容。
2.拓宽知识面,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高中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毫不隐晦地说,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才有学好语文的基础。所以,导学案的课后阅读材料定要认真选取。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课后导学案的阅读材料,我就从网上下载了一篇《荆轲蔺相如成败论》,这篇文章方方面面分析了荆轲失败、蔺相如成功的原因,有自己的看法,也让学生在对比中耳目一新。
实践证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是富有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怎樣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让导学案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曾朝晖.导学案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J].青少年目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8).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