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生毕业生能够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其后期的发展,而且也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更是如此。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该文首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之后对相应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 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a)-0195-02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就业现状并不乐观。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期,许多机构单位在改革调整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益而进行减员,所以我国社会的就业岗位就会减少,导致我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虽然我国在未来的几年内会安排增加2000多万个岗位供人就业,但是仍然会有每年上千万的工作缺口。我国的就业市场的吸收能力虽然没有明显的增长,但是我国的高校规模在不断扩大,每年的毕业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相对而言,而高职学院的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针对就业难的问题,许多大学生走向了创业的道路。这对于大学毕业生本身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其职业教育相对比较系统化,在创业过程中会更加地得心应手。
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分析
1.1 高校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则是高校的教育体系存在很不完善的地方。首先,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招生过程中,计划经济痕迹比较重,没有对市场进行全面的了解。高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实际需求不相符,许多高职院校都没能对社会就业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各层次的就业率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盲目性较大,没有根据各个层次的就业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地招生。其次,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长此以往,则会导致高职院校课程结构僵化,会使学校教育严重偏离社会实际发展方向。学校课程设置不能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这是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现代的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学术教育,而针对职业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即使是高职院校也不例外,究其原因,是因为,许多学校都要求教师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就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将重点放在了学术教育方面,而忽视对学生的职业教育。
1.2 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错误
据调查,我国的许多大学生都认为我国已经出现了人才过剩的情况,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的大学毛入学率虽然已经接近国际标准,但是接受高校教育的人口所占的比例却仍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所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事业是不存在的。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调查数据,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数都愿意到沿海地区工作,而对于那些内地城市或者西部地区城市则愿意去的人数大幅降低,所以,我国并没有出现人才过剩的情况,大学毕业生决不可因此而影响到自身就业。现代大学生的另一个思想误区则是学历比能力更重要,许多大学生都认为,用人单位只会接纳那些高学历的毕业生,所以,一味地开展学术研究而忽略了对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事实上,现在的大多数企业都非常看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因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会推动企业的发展,这样的人才才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备要素。
2 大学生毕业就业与创业策略分析
2.1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为了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部门首先应该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战略来不断繁荣我国的市场经济,这样可以为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寻求合适岗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政府部门应该不断完善我国的就业体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资助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 、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政府还应该出臺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内地、以及西部地区进行工作。再者,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创业不仅可以极大地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大学毕业生不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其更应该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开拓者,通过开展新的经济领域,可以带动社会就业,一举多得。所以,政府要通过制定政策,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进行大力支持,而且指导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咨询以及其他服务,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以及税收等方面都要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支持。
2.2 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则是改革学校教育,通过教育体系改革,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应该如此。必须通过全面的市场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学校专业课设置,使所开设的专业课能够符合市场实际需求。学校还应该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体系,通过与毕业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了解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情况,然后将其纳入学校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中,进而为学生教育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学校应该去企业进行联合,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这样在开展学校教育时更具有针对性。为了提高教学治疗,对于那些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更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2.3 大学生要增强自主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的培养,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效果显著。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 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 , 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转变学生观念,使学生将创业当作一种就业选择。因为,自主创业事个体在节约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之一。
3 结语
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更关系到我国社会政治稳定和谐的大局。为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首先要认识到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要认识到学生自身的思想问题,通过完善教育体育体系,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鼓励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各种优惠和支持,使其将创业作为一种就业选择。
参考文献
[1] 辛彗,郭黎岩.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公平感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6):912-913.
[2] 冯婧,韩静.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轻工教育, 2012(2):90-93.
[3] 王梅农,杜啸尘. 浅析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之路[J]. 理论学习,2010(2):51-53.
[4] 何兆传. 试论广东地区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与高校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品牌,2015(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