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丽赛 车吉平 张晟宁 黄秋玲 袁源
摘 要:目的 了解高等学校在校本科护生就业取向现状,分析可能原因,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分层随机抽取的云南省开设护理本科教育高校的2~4年级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就业取向现状调查,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科护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十分关心,但就业取向明确的比例偏低;大部分学生仍然愿意选择事业单位等稳定岗位,创业比例低,就业思路较为单一;结论 护理教育者应进一步加强本科护生的就业指导,开展专业针对性较强的就业辅导,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理性就业,不断提升就业质量。
关键词:本科护生 就业取向 现状
中图分类号:R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a)-0248-0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研究对象及其选择标准
研究对象为云南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本科生。纳入标准:云南省目前开设并招收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学院和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2~4年级护理专业本科生。
1.1.2 样本量估计及入选情况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抽样调查云南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本科生。根据文献资料,估计样本量为500名。
抽样方法为分层随机抽样。首先,以院校为分层因素,按各院校学生人数分配应抽样本量,估计分配昆明医科大学155名、大理大学115名、云南中医学院105名、昆明学院35名和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90名;
2015年5月,实际抽取样本量为523名,发放问卷523份,收回520份,回收率为99.4%;经核查,合格问卷509份,合格率为97.9%。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学资料的收集
采用自拟的《云南高等学校本科护生的就业取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年级、民族、生源地等人口学特征,家庭月收入、人口数等家庭基本情况,就业目的、方向、期望月收入等就业取向。
1.2.2 质量控制
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修改和完善问卷的不足,并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中,严格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控制选择偏倚;调查员遵照统一方式和方法收集资料,避免调查员偏倚。
1.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核查无误后构建统计分析集,运用IBM 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n(%)]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行×列χ2检验;单向有序分类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1 就业取向确定性
509名调查对象中,就业取向思考过但不明确者占62.1%,而非常明确者和没想过者分别仅占35.2%和2.8%。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户籍和院校调查对象之间就业取向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就业观
509名调查对象中,半数以上(57.4%)的就业观是先就业后择业,其次是一步到位且收入固定(31.6%),而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仅占8.1%和2.9%。(表2)。
2.3 就业前考虑的主要因素
509名调查对象就业前考虑主要因素的选择率分别为经济收入75.8%、个人发展58.2%、专业对口34.6%、工作环境50.3%、工作稳定56.2%、人际关系26.7%、家庭意见34.0%。(表3)。
2.4 就业目的
509名调查对象,对保障生活、减轻家庭负担、人际交往和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等就业目的的选择率分别为84.5%、81.1%、35.8%和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讨论
(1)参与此次调查的护生绝大部分考虑过自身就业取向,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十分关心,但对自身优缺点、就业岗位等认识不足,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结合护理专业特点,进一步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尽早确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就业方向并理性就业。
(2)护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者过半,而愿意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者仅占8.1%和2.9%。其中,女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工作的稳定性、保障生活的选择比例均明显高于男生,而自主创业的比例低于男生。
(3)一半以上的护生注重个人发展、工作稳定及工作环境,超过三分之一的护生要求专业对口、尊重家庭意见,考虑人际关系的也占到了四分之一。
参考文献
[1] 许潘健,李俭,邵朝晖,等.卫校护生就业取向分析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9):87-89.
[2] 蒋红,张玉凤,江月英.护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2):255-257.
[3] 孟利敏,杨玲燕,陆梅.地方医学院校低年级护理学专业学生择业观现状调查分析[J].赣南医学院报,2011,31(5):722-723.
[4] 丁俊锋,韩文英.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与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119-120.
[5] 孙建敏,素原,译.斯帝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