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 朱剑萍 蔡飞
导读:混合式慕课同样适合职业教育领域,因此对其的教学评价,可以就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互动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以促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发展,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混合式慕课对教学评价模式的诉求
混合式慕课,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网上慕课的过程中,教师在适当的时间,通过运用与慕课教学内容相适当的学习技术,在线下面对面与学习者交流和互动,从而优化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慕课形式。因此,在教学模式上,混合式慕课分为在线学习和面对面线下学习两部分。在线学习可按照教师设定的进度在宿舍、图书馆、教室、食堂等校园网覆盖的任意角落里随时随地地学习,实现“我的学习我做主”;面对面线下学习即见面学习,由选课的师生在指定教学点组织各种形式的见面课,保障选课学生在线上线下都有机会与教师零距离交流。[1]
混合式慕课教学模式具有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双方交流的场所不仅仅是教室,作业和测试也不仅仅是纸质的形式,学生学习行为成为一个更加复杂化及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了新的意义。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时,不能再单纯以传统的评价方式,而是以信息化手段为根本,综合考虑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整体情况,以“评价管理信息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过程动态化”的“五化”原则,构建适应混合式慕课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一是评价管理信息化原则。运用信息化平台,加强评价管理与监控,以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结合专业群特点,注重学生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努力过程的综合评价,以建章立制及评价管理的信息化,有效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建立健全评价管理和监督制度,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以教师、企业、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多向沟通的评价机制,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全面、客观、真实。三是评价方法多样化原则。评价方法、途径多样化,建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基础的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重心,逐步转向更多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形成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终极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多元化。四是评价标准多维化原则。评价方案的制定以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为基础,从情感入手,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维度。评价的实施更注重于从多个维度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培养一项兴趣,学会一项技能,发展一项特长。五是评价过程动态化原则。评价标准的制定关注学生成长、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发挥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引导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二、混合式慕课模式下评价内容的设计
由于混合式慕课教学模式更加灵活,教学形式也更加多变,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更加难于掌控和了解,单纯的传统的期末终结性评价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和不科学性。结合混合式慕课的特殊性,可将混合式慕课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迁移,评价内容的设计也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将以具体课程为载体,将评价内容设计为指标层和操作层2个层面,其中指标层设计为4个一级指标,操作层设计为13个二级指标。操作层的“一级指标”由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发展和创业潜能四个指标组成,层层递进,以评价促发展,重在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专业知识”主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习的“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职业技能”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实践环节进行,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训”、“综合实习”、“顶岗实习”和“技能证书”5个指标进行评价;“职业发展”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在培训进修、技能等级提升、参与竞赛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创业潜能”重在评价学生创业的潜质,通过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已评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激情。为了突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和评价管理信息化的“五化”特征,学业评价指标的设计突出“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每一个观测点兼顾多方参与、多维度、多方法的过程评价理念,通过学生线上学习、参与讨论和答疑以及线下与老师面对面互动交流情况、测试成绩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混合式慕课模式下教学评价的实施
在混合式慕课教学模式下,评价工作仍然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具体可通过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成长记录档案袋”的方式,反映在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有关材料,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评价的佐证材料,可以是纸质的过程材料,比如试卷和讨论记录、笔记等,也可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网络讨论、答题记录等。[2]参与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和教师,他们通过电子网络平台记录学生成长信息、参与评价过程和获取评价结果。
一是学生网络自主评价。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收集反映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典型、客观、真实信息,鼓励学生对自身发展做出规划,经常性记录、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重视对学生点滴进步和成长过程的不断积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长的快乐。二是同伴网络互相评价。重视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拓宽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渠道。学生依据其他同学的成长记录,结合平时线上线下的观察了解及网络互动交流,对同学进行评价。三是学科教师评价。教师结合网上的互动、阶段测试情况、线下面对面的交流情况,以及作业和日常表现,关注群体中发展变化较大的学生个体、关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特长与显著变化,给予及时评价,指导学生发展,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四是家长评价。家长通过日常观察和网络平台了解学生成长状况,提出发展期望。家长参与评价,重在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五是学校审核认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审核、认定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接受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的申诉,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予书面答复。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评价的过程和方式,细化和丰富评价的内容。
四、评价结果的依据与职教改革的契机
在混合式慕课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业评价结果以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两种形式呈现,以电子文本为主。[3]根据“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的内容,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的形式生成学期(或学年)结束时的阶段性评价结果;毕业时开展终结性评价,形成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报告单的内容包括学生基础素质评价和学科模块学习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实习实训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等。对学生的道德与公民素养、专业技能、学习与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结果,用定性描述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科模块学习成绩等内容,以数据形式表示;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采取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自我总结、班主任评语、企业实践指导师傅和任课教师评价,根据原始记录给出描述评价。
评价结果使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过程和水平,为学生和家长确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目标提供参考,为开展教育教学效果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评价以及区域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提供依据,也可作为学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的重要参考。总之,混合式慕课教学模式作为创新职业教学方式的改革契机,在学生学业评价上更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多维度评价,注重落实多方参与机制,把学生学业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档案的必备材料之一,作为企业聘用毕业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使学生学业评价更加客观、公平与科学。
参考文献:
[1]利惠珠.网络环境下中职英语学习评价新模式的探索[J].广东教育·职教,2012(7).
[2]赵跃生.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05(1).
[3]郭英剑.“慕课”的六大发展趋势[N].中国科学报,2014-02-13.
责任编辑:张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