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何炬
摘 要 自2012年以来,MOOC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引起了教育界、媒体、企业及公众的高度关注。MOOC的发展也对传统的大学课堂形成巨大冲击。面对信息时代的浪潮,各高校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作为教师则应转变自身定位,快速提升自身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利用优质的MOOC资源,结合翻转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从而提升传统大学课堂的教学水平和吸引力。
关键词 MOOC 大学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1.053
Study on The Enhancement of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Impact of MOOC
YANG Hong[1], HE Ju[2]
([1]School of Economics,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5;
[2]Jingzhou Industry & Trade Technician Institute,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Since 2012, MOOC began to flourish around the globe, which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of the educators, media, enterprises and the public. Mooc will have a huge impact on tradi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Definitely, every university should go with the tide of the information era. Moreover colleges should take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ir own. Also, teachers ought to change the roles they play in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ir information-processing abilities,which requires them to make more use of the MOOC's resources, and to combine MOOC with flipped classroom,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tradi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Key words MOOC; university class; teaching
1 MOOC的缘起及其特点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也称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MOOC模式最早起源于互联网的开放课程。2008年,一门名为“连通主义与连通性知识”课程通过综合运用Facebook Groups等在线渠道,吸引了约2300人在线学习了该门课程,MOOC这一术语也由此被命名。
2012年被媒体称之为“MOOC元年”,这一年,包括斯坦福、哈佛等一些世界顶尖高校都相继设立了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在线课程供应平台兴起,并在2013年吸纳了中国的北大、清华等一流高校加入。
MOOC之所以能迅速引起国内外媒体、教育机构、企业以及公众的关注,主要是因为MOOC的特性使其能够提供大规模、在线、免费开放的、前沿性的课程,这些课程能够大幅降低高等教育成本,冲击到现存的高等教育模式。
MOOC的规模之大,不仅体现在学生规模上,也体现在参与高校的数量和提供的课程门类上。仅以Coursera为例,截至2015年8月21日,在线注册人数已超过1464万,合作高校达121所,提供的课程达1101门。而且,Coursera选择合作的高校均为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上前5%的学校。
除此之外,MOOC吸引众多学习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学习对象的全面开放。学习者只需拥有基本的上网条件,无论其身在何处,何种肤色、年龄、收入甚至语言,点击鼠标,便能学习到世界一流大学和大师的课程,并能和世界各地的同好们交流。这似乎更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
2 MOOC对传统大学教育的冲击
MOOC来势汹汹,并且在最近两年的发展也有了一些变化。从开始的不提供证书,到现在慢慢转变为提供证书,甚至不少高校开始认可学生在MOOC上修得的学分。虽然在三大平台上获取证书,需要学生支付一定的费用,但相比在实体大学里获得学位证书的费用来说,其费用就显得非常低廉了。事实上,能够加入各大MOOC平台向广大在线学习者提供课程的,基本都是最顶尖的高校里最优秀的教师。晕轮效应的存在,使得同一门课程若已有珠玉在前,那么,水平稍低者便再无重复建设的必要。
尽管MOOC模式现在还处在快速发展中,未来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但它必然会引发高等教育的变革。对于中国的少数顶尖高校而言,要想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提升其学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占有率,就势必要抢占高地,积极主动地向公众提供MOOC课程。
而对于其它为数众多的普通高校来说,这种冲击就更为显著。MOOC的发展是否会最终消灭掉这些普通高校?MOOC的名师效应会否让普通高校的教师失业?既然学生可以轻松从网络上获取免费的高水平课程,那么他们是否还有必要在缴纳高昂的学费后,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这些疑问看上去似乎夸张,却并非忋人忧天。MOOC来了,身处信息化浪潮中的传统大学又该以何种姿态迎接呢?
3 MOOC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MOOC在理论上具有许多优点,但在现实中落地时也面临许多的问题:
问题之一:课程完成率较低。
教育技术咨询专家和分析师 Phil Hill 教授在 MOOC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 MOOC 学习者的五种原型:爽约者、袖手旁观者、临时进入者、被动参与者、主动参与者。据其统计,约有85%的学习者最终没有完成课程,而完成了课程学习的那15%的学习者,则多为主动参与者。
问题之二:事实并非“人人平等”。
理论上看,MOOC的超大规模和开放性的特点似乎能实现教育大同,做到人人平等,但事实上,MOOC对学习者的能力有较高要求。缺乏教师的约束和有针对的辅导,那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自控力不够的学生是难以完成MOOC课程的。另外,MOOC学习还往往存在着语言上的障碍,并且要求具备较好的网络条件和灵活的联网设备。这些条件对许多人而言,也许并不容易达到。
问题之三:无法构建整套的专业知识体系。
MOOC平台提供的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碎片化交互式学习型课程。许多学习者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也往往只能流于表面,学习缺乏足够的深度。如果这种零碎的学习并不能为学生们构建一整套专业知识体系,那么,MOOC也只可能止步于一种补充教育方式,而无法撼动正规的学校教育。
问题之四:教师负担沉重。
有调查显示,为开设MOOC课程,教授们至少得花上比平时多一倍以上的时间来准备教学素材、拍摄视频、设计教学环节和活动,待正式开课后,每周参与在线学习社区的讨论与答疑等还需花费8~10小时。因此,许多热门课程的教授并不会回复电子邮件,甚至明确要求学生不要给其发送邮件,以免影响其正常工作。即便有助教的帮助,但面对数以万计的学生,教师的课后辅导工作仍然繁重。
问题之五:难以实现个性化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应该是个性化的学习,即应以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为前提,去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作为MOOC最大优势的大规模和开放性特点却恰恰成为了个性化学习的短板。个性化学习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针对性的指导,只有对所教的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才可能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出适合他们各自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而工作繁重的MOOC教师,根本无法深入了解网络另一端数以万计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勿论这种师生关系还是建立在缺乏体验感的虚拟的网络上。
4 提升传统课堂吸引力——对MOOC的融合与吸收建议
虽然MOOC并不如看上去那么完美,但它的出现却成为了高校改革的催化剂。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经过扩招后快速步入大众化阶段,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学术兴趣和求知欲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学习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而在信息时代,移动电子产品大量涌入课堂,传统的教学方式愈发显得乏味,大学课堂已逐渐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MOOC的出现,就像丢入沙丁鱼槽的那条鲶鱼,对于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打破时空界限的知识获取渠道,同时,也为教学改革带来了重要契机。特别是对于非MOOC提供者的普通高校而言,MOOC实际上为它们打通了一条提升校内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快速通道。通过积极灵活地引入MOOC,组织教师利用名校的开放课程结合翻转课堂来实现混合式教学或许是一条不错的教学改革出路。
翻转课堂,是一种翻转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吸收与掌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能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且师生间的交流增多。
MOOC能为教师开展翻转课堂实践提供内容和资源的质量保证。通过搜集优质的MOOC资源,教师们可在课前就将视频学习资料放到网上供学生自主学习,而到了课堂上,教学重心则从知识的讲授转到答疑解惑上。通过组织讨论、辅导学生练习、并及时反馈作业情况,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增强了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要利用MOOC做好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师自身定位的转变。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已不能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转变为有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的共同学习者。教师们需要快速提升自己的信息加工能力,不要仅是照搬国外MOOC课程,而应结合本土文化,将这些资源进行分析、筛选和加工,使之更符合本土实际,更好地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Phil Hill. MOOC中的5种学生类型[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2] 美国高等教育纪事.<http://chronicle.com/article/The-Professors-Behind-the-MOOC/137905/#id=overview.>
[3] 熊小丽.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大学教学改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4] 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
[5] 焦建利.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6] 高地.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