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 杨景 孔难难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效,当前需着重加强资助的育人功能,采取资助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针对现行资助体系面临的问题以及实践活动的必要性,探索通过实践活动,依托校园有利条件,帮助困难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资助育人;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132-02
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方向,也是各方积极探索的热门领域。如何构建科学的资助育人体系,真正在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困难之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勇敢面对困难,需要更多的实践与探索研究。只有在实践中去丰富、扩展理论,才能从长远上真正帮助到困难学生,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与意义,取得“自强不息、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的良好形势。
一、现行资助体系面临的问题
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成果显著,贫困学生受助面、受助金额不断增加。但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贫困学生数目增加,现行资助体系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资助育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第一,资助对象认定缺乏科学化、人性化。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学生生源地贫困证明在整个认定环节中占较大比重,也是主要参考之一,但具体开具证明的部门为学生生源地的村、镇、县和民政局,对于他们而言只需盖个印,不需具体财政支出。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基本都能盖到印,而高校资助中心以贫困证明为主要参考依据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难以客观具体地了解到申请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学生民主评议存在主观臆断,一些学生通过提供虚假信息却获得资助,导致个别地方出现“困难学生”生活奢侈,而一些真正的贫困生却因性格内向,平时与同学交流少反而在评议时得分较低,没有得到资助。网络上关于某些贫困学生生活奢侈、学习懒惰的报道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社会对困难学生的同情,打击了为他们提供帮助的热情,资助工作脱离了初衷与既定的轨道。
第二,对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后没有对他们进行心理资助,也没有开展感恩、诚信、励志等后续教育,导致一部分学生暂时解决了经济贫困,但心理并未脱贫;一部分学生在得到无偿资助后,认为享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权利,缺乏责任感,引发惰性,造成学生过分依赖资助。同时缺少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没有针对学生因贫困产生的焦虑心理、缺乏自信、人格自闭等进行疏导引导。由于家庭条件的影响,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很严重,这容易导致他们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并伴随有强烈的失落感。这些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引导,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第三,传统意义上的只限于追求经济满足的资助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资助育人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在当前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拓展资助方式、支持实践锻炼、提高综合能力逐渐成为当前资助体系研究的新热点。我们必须通过提高认识、优化资助体系设置来帮助学生化解物质困乏,推进资助育人工作不断取得创新与突破。鼓励和帮助贫困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解决自身困难,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这些都是当前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实践的必要性
当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资助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宝贵经验。国家对贫困生救助力度逐渐加大,资助形式不断拓展,贫困学生受益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生活困难已基本得到解决。如何在提供资助的同时对受助群体进行感恩教育,将资助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强化育人工作重点,资助为方式,育人为目标;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重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增加实践育人经费投入,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努力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不断创新,取得新突破。使贫困学生在实践中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和学校,将这份爱心传承下去,帮助更多的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探索资助育人的长效机制的重要方针策略,在具体工作中更应突出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检验理论,不断总结经验,力争做到经济帮助、思想教育、能力锻炼多管齐下,协同促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拓宽社会视野,更直观地了解社会,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经济困难可以靠经济资助得到解决,但由经济困难所造成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缺陷却可能影响贫困学生以后的就业、生活。实践的磨炼和体验在学生成人成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实践是学生获得完全知识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兴趣、发现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径。
三、实践活动探索
如何将资助育人从简单的解决实际经济困难到帮助困难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地面对自身的家庭条件,进而树立自信,自强不息,这是当今资助育人发展的新方向。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第二课堂教育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达到帮困扶志,助学立人的目的。实践探索推动育人是指高校应该紧密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以此达到育人的目的。北京大学组织的“中华文明之光”等专题系列讲座,让困难学生在参与中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创编《我心所依》励志刊物,通过讲述低收入家庭而自强奋斗的同学成长的历程,鼓励困难学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勤奋肯干改变自己的命运;中国地质大学建立的“震旦讲堂”、“领航人生”、“自强论坛”等教育平台,通过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等人格培养项目,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校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动员老师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发展能力。
同时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华东理工大学通过“勤工助学实业集团”,将勤工助学活动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和劳动观念。我校根据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依托“奖”、“贷”、“减”、“免”、“补”等直接给予经济资助主体,通过提供助研、助管、助教岗位帮助贫困学生。在参与中学会感恩,在参与中提升自己。本文实践探索计划如下:
1.“能力提升训练营”计划。实施三项能力提升训练计划:面向经济困难学生开办计算机应用、英语口语等“学习能力提升”活动;举办社交礼仪、青年领袖孵化等“交流能力提升”活动;开展书法比赛、音乐赏析等“文艺素质提升”活动,定期组织贫困生参加一些运动会和书法、绘画、音乐等竞赛和欣赏,为提升其文化素食、陶冶情操、培养阳光心态提供一个好的、有特色的平台。
2.励志英才培养计划。讲述典型人物榜样、成功案例或校友讲座;树立一批励志榜样,组织开展自强自立大学生评选等榜样教育;开展困难学生励志微电影展示、才艺展示、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通过微信、QQ群等网络社交空间,加强困难学生间的交流;组织开展读书会等集体活动,展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乡风貌、故乡特色等活动。
3.“探索者”实践调研计划。实验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建调研队伍,深入开展社会调研,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主动了解学校、认识社会、探索未知。在调研的过程中,拓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视野,增强其综合素质。
4.感恩励志计划。开展感恩回馈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边远地区支教,参加公益活动,给捐助人写感谢信等活动;组织困难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例如到老年公寓、特殊儿童学校义务服务等,让他们在接受资助的同时也反哺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5.健康身心计划。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讲座,开展“我与家庭共成长”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家庭困难;组织寝室、班级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集体。
资助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着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这需要我们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创新资助育人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构建科学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困难学生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后续发展,真正达到帮困扶志、助学立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涛.资助中坚持育人育人中创新资助——陕西师范大学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42-45
[2]李菲.浅谈勤工助学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网友世界,2012,(17):48-50.
[3]黄建美.“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与理论研讨会”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104-105.
[4]裴巧玲,姜德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06):59-61.
[5]骆红平.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考及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48):14-15.
[6]马彦周.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7]刘向锋.搭建资助育人平台 建设“感恩成才”校园文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3,(11):36-38.
[8]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