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锋
摘 要:新常态下,大量党员在产业和地区之间频繁流动,传统的党员服务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这一变化。大量的“隐形党员”、“口袋党员”、“空挂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给党的建设带来一定困难。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需要从全新的视角,改进流动党员的服务管理模式,从而使流动党员流而不散,促进其先进性和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流动党员;服务管理;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不断深入,很多党员离开原来的居住地或者工作地,到一个新的地域工作或者生活,党员服务管理模式进入一个新常态,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现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所以,对流动党员进行服务管理观念的更新,通过创新服务管理模式,这些对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并且對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三方联动”摸清流动党员底数,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
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库工作,是加快党员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然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党员动态管理的重要方式,需要做好流动党员的信息库工作,充分发挥流出地党组织、流入地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积极作用,形成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良性互动局面。
1.1 流出地党组织严格履行职责,及时向流入地党组织提供信息,并做好返回信息查验工作。
流出地党组织要掌握党员动态,当有党员外出时,要及时掌握党员外出的去向、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联系党员流入地的党组织,提供该党员的基本资料、过往表现,党组织对该党员所做出的鉴定等情况。在党员流动过程中,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掌握流动党员表现及变动信息。流动党员返回后,督促流动党员向党组织报到,并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更详细地了解党员外出期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和表现。
1.2 流动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及时向组织报告流动情况。
流动党员找党组织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一定要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如果党员有外出的计划,应该提前向所属的党支部汇报外出缘由,告知具体的地点、时间、联系方式等,在进入新的地方后,应该带上领取的《流动党员活动证》,准时到流入地党组织进行汇报,按规定将《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本人详细信息提供给流入地党组织。同时,积极发挥引介作用,帮助身边熟识的流动党员到组织报到。
1.3 流入地党组织要做好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和信息维护工作。
做好流动党员信息库建设,需要建立统一的流动党员登记平台,包括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居住地、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并印制统一的《流动党员情况登记表》。
通过公布栏等方式对社会公开服务机构党员的具体工作地点、时间和联系电话,引导所在地区流动党员公布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更好的能够和当地党组织进行联系,如果有组织介绍或者有带着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地党员报到的,要对流动党员的身份进行验证,确认流动党员后,流入地党组织要热情接待,不得借各种理由拒绝接收。
对一些揣着“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者“流动党员活动证”,不愿意加入属地党组织的“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党组织要通过查档案、查地址、查联系方式、走访知情人、走访工作单位等多种方式做好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工作,努力使每一名流动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中,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
2 创新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模式,构建全域网络化流动党员组织体系
健全党的组织体系,是保证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失,必须大胆创新组织设置理念和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地、区别情况、分类组建”的原则,逐步建立复合式、网络化的组织体系。
2.1 积极发挥社区党建示范作用,构建“社区型”流动党员党组织。
依据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健全社区党建运行机制,协调各方力量,充分调动驻区各类单位参与社区党建的积极性,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社区党组织要把分散在社区各个层面的流动党员聚集起来,管理起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流动党员单独建立党组织,不断延伸党的触角。
2.2 加大对“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力度,建立“企业型”流动党员党组织。
随着“两新”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流动党员数量也与日俱增,建立健全“两新”组织中面向流动党员的党组织成为一个重大问题。对于一些规模较大、体系完善的“两新”组织,要采取措施,尽快帮助其单独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对于暂时尚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的,可以按照“单位相邻、性质相似、工作便利”的原则,联合建立党支部;如果某些“两新”组织没有党员,可以采取建立党建工作站、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或依托工会组织等形式开展党的工作。总之,要按照有利于促进“两新”组织自身发展,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原则,加快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2.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行业型”流动党员党组织。
当前一些地区产业类型较为统一,某一行业的聚集度比较高,因此形成了特定的行业协会,而在行业协会中流动党员越来越集中,其凝聚作用越来越突出。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已有的凝聚作用,依托行业协会搞党建。在有条件行业协会中,应鼓励和帮助他们建立行业协会党委,完善组织构架,理顺党委与所属行业协会党组织的挂靠关系,充分发挥党委在行业协会中的带动作用。同时,也可适时推行民间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协会党组织与联合会党委之间的管理体系。
3 创新流动党员政治思想教育模式,夯实流动党员阵地根基
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首要原则。在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中,思想建党同样是重中之重。要继续坚持思想建党的方针,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3.1 注重针对性,优化思想教育内容。
当前,对流动党员进行思想教育,要特别注重内容的针对性。
一是要增加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识。流动党员离开原来的党组织,环境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再忙于具体工作、疏于参加理论学习,他们的思想认识中可能出现一些偏差,可能对党的大政方针在某些方面有一些不理解,因此要加强方针政策的教育,做到释疑解惑。
二是要提高他们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了解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增强他们对党的事业和国家发展的信心。
3.2 注重多样化,丰富思想教育形式。
对流动党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应充分考虑流动党员的自身特点和工作性质。由于相对分散、时间不固定的特点,在选择教育方式时,应依照分散、灵活、小型、多样的原则,同时要充分考虑流动党员的文化水平和认识能力,做到寓教于乐,最大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具体来讲,可以采取文化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讨论交流等形式。也可通过组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还可以通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性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提高流动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
3.3 注重现代化,创新政治思想教育手段。
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机遇。针对流动党员集中困难的现状,在对流动党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上,要充分发挥远程网络的作用。把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好,应用好,全方位向流动党员开放,让其及时看到党的形象,听到党的声音、了解党的政策、知道党的要求。另外,通过创建QQ群、微信群、官方公众号等方式,创建“流动党员学习微平台”,为流动党员提供一个可以在线学习的园地。
4 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将党组织打造成为流动党员的温馨家园
流动党组织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基层党组织,在管理模式上必须从“非权力权威”的角度来思考。
4.1 充分保障流动党员权利,增强流动党员的责任感。
流入地组织应坚持以党员为本,尊重流动党员的主体地位,维护流动党员的民主权利。通过向流动党员通报当地党组织重大党内事务,征询流动党员对重要决策的意见建议,提高流动党员参与度;通过邀请流动党员列席党支部或党委会议,实现流动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在活动经费方面,将自管党员与流动党员统筹安排,一视同仁;组织自管党员与流动党员共同活动,增加流动党员的融入性和主体意识。
4.2 关心流动党员的困难和问题,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
流动党员新到一个地方,在工作中和生活上肯定会有一个适应期,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应多关心和帮助他们。比如在务工难、就医难、入学难等实际问题上,要多沟通、多了解、多想办法,要真正重视、真心关怀,强化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在此基础上解决现阶段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此让流动党员体会到组织上给予的温暖。与此同时,需要完善诸多制度,例如,权益保障、医疗建设、资金扶持等,尽最大可能的对流動党员的权益加以合法维护,从生活、工作、学习等诸多方面给予帮助,实现其归属感意识!
4.3 努力搭建“展风采”平台,增强流动党员的自豪感。
一名流动党员就是党的一面流动红旗。各级党组织要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树形象”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流动党员不断增强党员品牌意识。在非公企业等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提供优质服务,形成品牌效应;在社区,组织流动党员参与“五好党员”、“文明党员”等评比,形成“我是党员我自豪”的氛围;对在当地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流动党员,要重点表彰,增强他们的光荣感,扩大他们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在乡、村、社区组织的活动中,注重宣传流动党员中的模范典型,以带动更多的流动党员亮身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