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静
摘要:《水浒传》中的女性多取材于社会底层,地位极其低下。而当我们聚焦《水浒传》里的女性,会发现里面几乎没有完美的女性形象,作品里有作者及社会对女性的无视甚至仇视。作品虽然在审美倾向上对女性的形象显得落后了些,但是里面塑造的几位女性形象却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水浒传》女性人物分析,我们可以将其中的主要人物分为三类来分析:以潘金莲为代表的女性外貌美丽非凡,但心肠歹毒,谋算过人,下场悲惨;而以扈三娘等为代表的梁山女英雄则外貌丑陋,但不失英雄气概;以王婆为代表的老妇则是贪恶。
关键词:水浒传;女性;形象;浅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94-03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它是一部描写江湖好汉、绿林英雄的小说,描写了众多英雄好汉被黑暗的现实逼迫,而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势力强大以后,对抗朝廷,最终招安投降朝廷,并为朝廷出力,取得正果。实际上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江湖世界,一个强人世界。《水浒传》写的是封建男权视角下的男人的故事,自然里面塑造了众多的男性英雄形象。对于书中的女性人物,不要说像潘金莲、潘巧云那样当成反面形象的女性,是被写成了有着蛇蝎心肠的妇人,就是像扈三娘、孙二娘那样的正面形象,在书中也完全是无足轻重的配角儿。所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水浒传》里边的女性形象是非常单薄的。
一、由《水浒传》看其女性形象的单薄
在《水浒传》这部作品中有几类不同的女性出现,当然学者对于她们的划分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同时也给不同类别的形象取了各自的名称。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把这七十多位女性人物依照不同的标准分成了三类:一类是作品批判和揭露的对象;一类是作品赞美和歌颂的对象;另一类是作品同情怜悯的对象。这种分类的出发点是以作者对作品中女性的态度为角度的。另有一部分学者把作品中的女性分为“恶妇”、“女英雄”和“弱女子”,这种划分则是以故事情节为角度的。细看了几遍这部作品,发现各种划分都有各自的道理,走进小说,笔者也将“水浒女性”分为三类来进行分析。
(一)美丽、恶毒的女性代表,下场悲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精心刻画的恶毒女性形象。其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潘金莲。她本是财主张大户家的使女,颇有几分颜色,被主人垂涎,她不从,告诉了主母,张大户恼羞成怒,干脆把她嫁给了三寸丁谷树皮的丑汉武大郎。她虽有几分不愿意,但也没闹出什么事来。直到潘金莲看到武大的兄弟——打虎英雄武松,他八尺身高,仪表堂堂而皇,便十分爱慕。于是,她费尽心思丑态百出地勾引小叔……当武松因公事出差东京,离开之后,因王婆贪贿说风情,从中牵线,便引出潘金莲与西门庆的苟合之事,当被武大郎发现后,继而谋杀亲夫。最后,潘金莲被归来的武松复仇杀死。
第二个要说的是宋江的外室阎婆惜。她在走投无路时,被宋江收留,收作外室。由于宋江爱好使枪棒,喜交好汉,阎婆惜受到冷落,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其便有了外心和张文远私通,宋江也不在意,不上门也就罢了,但他和晁盖的信被阎婆惜发现,捏了把柄,阎婆惜想借机敲诈,宋江怒起,将她杀死。
潘巧云是杨雄的妻子。她本已婚配,丈夫死了,一年后嫁与杨雄,可是杨雄因公事不常在家,潘巧云耐不住寂寞竟和和尚裴如海私通,还反诬石秀,想离间他们兄弟,被二人杀死。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典型人物有许多共同特征:外貌美丽非凡,但都不守妇道,道德败坏。几人都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妙龄,作者也毫不吝惜的描写她们的美貌,可作者却没有用她们的美丽外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美丽。
(二)比较机警,懂得谋算
古今中外的史学家、文学家在描写不守妇道的人物时都在无意中赋予了她们比较机警、懂得谋算的性格特点。这些女人知道如何去勾引和诱惑男人,进而操纵他们,对男人的心里所想猜得非常清楚,既不让他们动怒,还能让他们听话。到了关键时刻,杀人栽赃什么都干得出来,决不心软。就拿潘金莲来说,她看到武松的英雄气概,就动心了,多次挑斗、勾引无果后,就开始把精力转移到西门大官人那里,选择了退而求其次的方式。被武大郎捉奸后,像西门庆那种无赖都吓到钻进床下,她却一面拼命抵住门,另一面教唆西门庆下毒手。而阎婆惜偷汉子,理屈在前,还敢捏住把柄,要挟宋江,不是一般弱女子所能做出来的。潘巧云私通和尚被发觉后,“聪明”地嫁祸于石秀,想赶走他,捂住丑事,其谋算过人可见一斑。
(三)下场都极其悲惨
几名不守妇道的女性为她们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以极其悲惨的死法被杀。潘金莲被武松“用左手揪住那妇人的头髻,右手劈胸提住”。阎婆惜,宋江“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潘巧云被“一刀从心窝里直割到小肚子上,取出心肝五脏,挂在松树上。”以上句子,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直起鸡皮疙瘩,而那几名美艳绝伦却不守妇道、心肠歹毒的婦人也命丧黄泉。武松、宋江、杨雄、石秀等人也因此才上了梁山。她们的鲜血,便成了众好汉上梁山的血淋淋的入场券。可见,作者精心刻画的这些女性是貌美如花,心如蛇蝎,谋算过人,下场悲惨。
二、时代与妇女罪恶渊源
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美丽女性的看法:“红颜祸水”。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每每归咎女子,糊糊涂涂地担代了全体的罪恶,已经三千多年了。客观的来看《水浒传》里写的这三个女人的罪恶的一面,与她们的生活环境是有着一定密切关系的,和她们的生活处境是相关的,和婚姻不幸也有关系。潘金莲宁嫁武大,绝不作小,这实际上表现了很强的反抗精神。但是,静下心来去读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到,作品里这些所谓的“罪恶女性”基本上都是由于个人的意愿不能实现才沦落的。那时的社会状态决定了她们没有权力去进行自由的选择。可她们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对于爱情的追求,而现状又无力去改变,所以她们的理想和追求也就变得畸形了。虽然她们基于“一见钟情”建立的感情算不上什么爱情,仅仅局限于容貌上,可她们在追求自我幸福的理想道路上却迈出了一步,哪怕遭受万人唾骂,也必须要去试试才行。封建社会里人们对婚姻和爱情的认知都被视为性欲和情欲的东西,受到当时社会的排斥,所以,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对于自己的幸福的追求往往就都演变成了“通奸”这条道路。作者把作品中这类女性的死归为违背贞操,无疑也是受封建礼教的影响,所以才有了作品中矛盾的女性观。
对于这几位女性,作者详略不同地向读者介绍了她们的出身、生活环境、坎坷遭遇、人物性格,使我们对她们成为“恶妇”前的真实生活有所了解。她们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宋代——封建统治阶级集历代腐朽反动的妇女观之大成的时代。皇权、神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紧紧地套在中国女性的脖子上,妇女的命运已经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度。社会不给她们以出路,作者同样没有给她们出路。在她们“偷人”、通奸,甚至杀夫之后,都得到了“应得”的下场。可见作者是抱着“万恶淫为首”、“妇女是祸端”的封建观念来铺陈这些故事情节的,在字里行间渗满了这样的女性就是罪恶源泉的说教。
三、正面人物的“丑陋”与豪气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书中正面描写的三位女英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在《水浒传》中,对梁山三位女英雄的描写,给扈三娘的出场次数最多,表现也最英雄,功劳也最大,作者给了她充分的重视。
一丈青扈三娘。在《水浒传》第7回目曰:“一丈青单捉王矮虎、宋公明两打祝家庄。”扈三娘出场前,已经有扑天雕李应的管家杜兴介绍:“扈家庄主,太公、子飞天虎扈成,唯有一个女儿最英雄,名唤一丈青扈三娘,使两口日月双刀,马上武艺了得。”杜兴两番介绍扈三娘的英雄了得,先是向杨雄、石秀介绍扈三娘,后又亲自向宋江介绍一番。此外,钟离老人也向石秀介绍扈三娘。这在扈三娘出场前已铺垫十足,扈三娘出场:“雾鬓云鬟娇女将,凤头鞋宝镫斜踏……”一战矮脚虎,再战欧鹏、马麟,欧鹏没占便宜,马麟与她双刀相对,马上相迎,正如这风飘玉屑、雪撒琼花,宋江看得眼也花了。后来扈三娘又来追宋江,差点将宋江杀死或生捉,幸得李逵冲过来,然后林冲大显神威将扈三娘活捉。后来扈三娘被宋江认为义妹,并由其作主嫁给王英。
《水浒传》第63回,“宋江兵打北京城,关胜议取梁山泊”,扈三娘迎战北京大将李成,扈三娘在出场时就有这样的描述:“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此战梁山众多将领出场,只有扈三娘有词赞,可见作者对其的偏爱。后来活捉郝思文和董平的时候,虽然不全是扈三娘自己的功劳,但她也称得上是主将。尽管这样战功赫赫,扈三娘的待遇却并不高,排座次,居地煞23,总排位59,还在王英之后。
扈三娘可以说是梁山泊女杰人物里最美丽、武艺最高强的一个,可她却是一个概念性的形象和人物。就是这位质丽艺高的女强人,全家遭杀,居然没看到她的伤心,可以说是一个无心肝的人。她被宋江做媒所许的丈夫王英,从人品、武艺、相貌上与扈三娘相差甚远,这也是作者故作滑稽之处。扈三娘最终死于征方腊的战斗中,不是战死沙场,而是被方腊军中会使妖术的郑魔君的一块铜砖拍死,这也是英雄的一个悲剧结局。
母夜叉孙二娘是一位黑店老板。她出场的模样:“大树边,早望见一个酒店,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头上黄烘烘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纱主腰……见那妇人如何?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身材狼伉粗蠢,手脚粗大有力,家里祖传开黑店。父亲山夜叉孙元,江湖上前辈、綠林中有名……作坊,壁上绷着几张人皮,梁山吊几条人腿。”写灶边的梁上挂着两条人腿。
孙二娘,一副江湖女流打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又出身江湖世家,她与丈夫张青的关系倒过来了。她胆子大、武艺强,张青不如她,所以黑店以孙二娘为主、张青为副,店姓孙不姓张,店里杀人、卖人肉包子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孙二娘不光凶狠而且有胆识和智慧,当武松质疑人肉包子时她镇定巧对,后又以浑色酒蒙倒武松一行,只是武松早有戒备,武艺又高强,才制服了孙二娘。而当武松最终大闹孟州道之后,孙二娘、张青劝武松到附近一个二龙山去落草,投奔鲁智深和杨志。这里边就看出了孙二娘的见识。为了遮住武松脸上的金印,便于逃命,孙二娘把头陀的衣服、散披发、及度牌等,给予了武松真和尚的身份。可见孙二娘是一个娴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
母大虫顾大嫂。家里开着酒店,杀牛开赌,武艺甚好,二三十个人都不是她的对手,她的丈夫孙新的武功也在她之下。作者笔下的她“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生来不合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反登州,顾大嫂起了重要作用。血浓于水的亲情,为救表弟解珍、解宝,不惜毁家纾难,投奔梁山,是豪气干云的女中豪杰。
四、由作者对女性的描写看其审美倾向
从整体上看,《水浒传》和之后的有关才子佳人小说很不一样。它不喜欢把女性刻画成既外表漂亮又内心单纯、善良。这部作品里的女性,作者好像都有意去形成对立与分离,内在美与外在美只能具备一项。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种审美倾向:一种情形是外貌形象好的大都是内心丑陋无比的反面角色,例如潘金莲、阎婆惜和潘巧云。作者强调的是她们的“美”与她们的“恶”成反比,因美貌而罪恶最终遭了报应,死得很惨,这是其在女性形象上反面的塑造模式。第二种情况就是外貌丑陋的女性都是内在美的正面人物。
梁山泊的女英雄只有三个,孙二姐及顾大娘都是外表比较丑。孙二娘给人的印象最深,第27回写道:“眉横杀气,眼露凶光。”外貌实在“丑”得可怕,但作者笔峰一转,随之以赞赏的笔调去尽量赋予她的内在美:有情有义,敢做敢当,而且功夫和谋略都很好,主要刻画了她粗犷雄壮、豪爽慷慨的形象和气概。外貌的不美丽从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补偿,整体形象也是美好的,甚至连开黑店、杀人吃肉这样的事情都可以忽略不计。再看对顾大嫂的描写:“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正是山中母大虫”,而且杀耕牛,开赌场,包藏泼皮闲汉。这一切又被她仗义救人、两次深入虎穴,以及成功地指挥一大群男人以营救解氏弟兄的大将风度所掩盖。形象较模糊的扈三娘,生得漂亮一些,这一是因她是降将,二是为了衬托王英的好色,可见作者在塑造女英雄时,不大愿意赋予她们以美貌,而是以“丑”赋以正面形象。
从另一角度通观《水浒传》中的女性,作者都程度不同、方式各异地体现了某种强者气质。这里有义军女头目孙二娘、顾大嫂、扈三娘;有试图改变自己命运、追求理想配偶的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有“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的女帮闲王婆。尽管她们的身份、性格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可鄙可憎,但有一点却相同,即都不是那种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胆小怕事、毫无主见、无所追求的“软弱者”。作者这样写这些女性,字里行间透着不屈不挠的阳刚之气,恰恰有力地证明了作者审美意识的基调——对阳刚之美的偏好。
以上我们可以更明显地看出它对女性形象的审美要求的落后性、封建性。尽管如此,但是《水浒传》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塑造的某些女性形象至今仍能给广大读者以强烈的印象。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的女性多取材于社会底层:美女多罪恶、英雄多丑陋、老妇多贪恶,基本上没有刻画出内外兼美的女性形象,作品里有作者和社会对女性的无视甚至仇视。作品不热衷于塑造既具内在美又具外在美的女性形象,而内与外的对立足以表明“女色祸水”的思想,同时又突出当时社会女性不屈不挠的阳刚之气,借于对正、反面人物形象的了解,反映了封建道德的坚锢及其压迫下女性的反抗精神。《水浒传》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参考文献:
[1]夏志清.《水浒传》的再评析[J].现代文学,1965,(26).
[2]王平.略论《水浒传》的审美价值[J].东岳论坛,1991.
[3]郑铁生.《水浒传》叙事结构新形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