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研分析——基于2014年嘉定籍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研究

2015-12-10 07:22陆国华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签约率薪酬载荷

陆国华

(国家统计局嘉定调查队,上海 201800)

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研分析
——基于2014年嘉定籍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情况研究

陆国华

(国家统计局嘉定调查队,上海 201800)

近年来,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各高校、社会各界及学生家庭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通过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2014年嘉定籍应届毕业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关就业服务工作和大学生择业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又到大学毕业生求职的繁忙季节,预计2015届大学毕业生会高达750万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就业质量如何已成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各高校、社会各界及学生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2014年嘉定籍应届毕业大学生为调查样本,分析就业成功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大学生就业及相关部门开展就业服务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形式。该调查由调查员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直接对应届毕业大学生进行面访。调查涵盖了全区所有村居委,调查员由就业援助员组成。调查的时点为4月20日。

2.调查样本情况。本次调查共计完成有效调查问卷1394份。

从调查对象学习专业来看,以工学类学生最多,占比23.38%,管理学类(16.69%)、经济系(16.12%)亦占比较大;军事学类(0.07%)、哲学类(0.14%)、农学类(0.86%)较少。

从学校类别看,就读于普通大学的学生人数最多,占比41.97%;其次是大专学生,占比33.68%;“211”或“985”工程类重点院校的学生,占比17.24%;一般重点大学生,占比5.87%。

从性别看,本次调查中被访问的男生占47.45%;女生占52.55%。

从学历情况看,本科生人数最多,占比61.65%;其次是大专学生,占比36.47%;研究生较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占1.08%和0.79%。

从调查对象拥有的各类证书来看,36.44%的调查对象拥有人社部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7.34%的调查对象拥有教师资格证书;1.29%的调查对象拥有注册会计师证书,主要集中于管理学类和经济学类学生中;1.08%的调查对象拥有律师资格证书。

3.求职状况。在1394名调查对象中,83.86%的调查对象选择就业,13.27%的调查对象选择继续深造,1.36%的调查对象选择暂不就业,1.15%的调查对象选择自主创业。在选择就业的1169名应届毕业生中,全区应届毕业大学生中有23.27%的学生表示已与用人单位签约;有53.29%的学生尚未签约,但已在用人单位实习,其中有总

数的14.20%的学生表示实习结束后,会被实习单位正式录用。将会被实习单位录用及已与用人单位签约的学生视作已求职成功,则有37.47%已求职成功。

二、求职成功因素描述性分析

我们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两种方法,对272位学生已完成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各专业的签约率分析

剔除哲学类和军事学类求职人数较少的专业,教育学类和医学类是仅有的两个签约率超50%的专业,分别签约60.56%和50.82%,农学类、工学类、理学类和法学类毕业生的签约在20%-30%间,其他专业毕业生的签约率均不超过20%,其中尤以文学类和艺术类最低,分别为12.0%和12.5%。总体而言,理科毕业生签约率较文科高。分文科和理科两大类加权后,理科毕业生签约率29.18%,文科毕业生签约率19.76%,理科毕业生高出文科毕业生近10个百分点。

2.各类学校的签约率分析

分学校类型看,重点大学毕业生签约率明显高于普通大学及大专。211或985大学毕业生中,有36.02%的学生完成了签约;其他重点大学中,已完成签约的学生比例为33.33%;普通大学中,已签约的学生比例为20.78%;大专毕业生中,已签约的学生比例为19.90%。学生签约率随学校优质程度,呈递减趋势。

3.不同性别的签约率分析

从不同性别的毕业生的签约率来看,男生签约率为25.87%,高出女生4.84个百分点,在就业中男生具有一定优势,用人单位偏好录用男生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

4.单位偏好的签约率分析

从就业意向及签约占比的比较来看,民营或私营企业尽管意向人数较少,仅占4.48%,但实际签约人数与意向人数之比最高,达到82.00%;而选择就业于外资企业的学生占了近四分之一,但签约人数与意向人数之比最低,为16.85%(见表1)。

表1 就业意向及签约单位性质情况(单位:%)

5.拥有资格证书的签约率分析

对于拥有各类证书情况的调查显示,毕业后打算就业的学生中,54.06%的学生没有上述证书44.57%的学生拥有一项证书,1.37%的学生拥有两项证书。从拥有证书的学生的签约情况来看,拥有两项证书的学生已有50%与用人单位完成签约,高出全区学生签约率26.27个百分点;拥有一项证书的学生也有25.91%与用人单位完成签约比全区学生高2.64个百分点;没有上述证书的学生中,仅有20.41%的人已与用人单位完成签约,签约率最低。可见,拥有证书的数量对签约率有积极的影响。

6.实习经历的签约率分析

调查显示,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实习经历的占94.78%,没有实习经历的占5.22%。从签约情况来看,有实习经历的学生有24.01%的人已与用人单位完成签约,没有实习经历的学生仅有9.84%的人已与用人单位完成签约签约率远低于有实习经历的学生。

7.期望签约月薪差异的签约率分析

从签约率来看,选择2000元以下的学生,有33.33%的人已完成签约;选择2001-3000元的学生,有13.04%的人已完成签约;选择3001-4000元的学生,有15.23%的人已完成签约;选择4001 6000元的学生,有17.51%的人已完成签约;选择6001-8000元的学生,有40.91%的人已完成签约选择8000元以上的学生,有51.79%的人已完成签约。从以上数据来看,除选择较少的期望月薪2000元以下的学生外,其余呈现期望月薪越高,签约率越高的特点,这与我们通常认为的期望薪水低更容易完成签约的想法相悖。但仔细分析发现期望月薪高的学生大多学校背景好,学生自身条

件优越。

9.对相关政策认可态度的签约率分析

调查显示,对于“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到村任职”、“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等政策,超过九成的毕业生都有所了解。从签约率来看,对政策了解的学生,签约率为23.98%,高出不了解政策的学生的签约率9.17个百分点。对政策很认可的学生的签约率为25.98%,对政策比较认可的学生的签约率为24.89%,对政策的认可程度觉得一般的学生的签约率为20.71%。我们可以理解为,首先了解政策的学生对就业的准备要比不了解政策的学生充足,因此签约率也就高;其次对政策认可程度高的学生,就业的心态好,因此签约率就高。

三、签约状况的实证分析

鉴于此次调查中拟就业学生和已签约学生样本量满足实证分析的需要,我们采用因子分析和模型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探求成功签约的影响因素,及签约月薪的影响因素。

(一)签约率的影响

1.影响因素的确定与指标的选取

根据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取如下十个指标:

表2 变量定义以及其取值含义

地域倾向(X7)实习经历(X8)就业指导(X9)政策认知(X10)1:期望就业地为嘉定区2:期望就业地为上海市其他区3:期望就业地为外省市1:有2:无1:参加2:未参加1:很认可2:比较认可3:一般4:不太认可5:不认可6:不了解

2.分析因子有效性

首先由KMO检验显示,样本适合因子分析(KMO指数为0.759);Bartlett检验发现,样本存在显著相关性(P值小于0.01);适合因子分析。

3.提取公因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所提取的6个公因子均有较大特征值。其贡献率分别:25.40%、13.51%、10.76%、9.71%、8.24%、7.75%,累计贡献率为75.36%,能较全面的反映原有的数据信息。采用方差最大化(varimax)方法进行因子载荷旋转后得到表3。可以看出:

第一因子(F1)在X6、X7、X8、X9上有较大载荷;第二因子(F2)在X1、X3上有较大载荷;第三因子(F3)在X5上有较大载荷;第四因子(F4)在X2上有较大载荷;第五因子(F5)在X4、X6、X7上有较大载荷;第六因子(F6)在X10上有较大载荷。

综合六项因子来看,十项指标中,资格证书的载荷最高,为0.980;学校类别列第二位,载荷为0.965;对政策的认知列第三位,载荷为0.906;单位偏好列第四位,载荷为0.875;专业类别列第五位,载荷为0.860;期望月薪列第六位,载荷为0.80;地域倾向列第七位,载荷为0.77;实习经历列第八位,载荷为0.769;性别列第九位,载荷为0.741;就业指导列第十位,载荷为0.730。载荷反映情况与描述性分析基本吻合,说明选取的指标对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的签约率有影响,且根据载荷的不同,影响程度也不同,一般载荷高的,影响大。

表3 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二)模型回归

采用二维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签约率与专业类别、学校类别、最高学历、资格证书、实习经历、就业指导的关系。把因变量“应届大学毕业生是否已签约”作为二分变量,“已签约”记为1,“未签约”记为0。

1.模型建立

使用依据条件参数似然比逐步回归,最终得到如下的模型参数(表4)。

表3 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2.模型分析

自变量专业类别、学校类别、实习经历、就业指导,其系数分别为-0.552<0、0.536>0、1.028>0、0.360>0。系数的正负符合理科、毕业于211及985学校、拥有实习经历、接受过就业指导者更易就业的实际情况;系数的大小也反映了就业单位最为关注求职者的实习经历,其次为学校类别、专业类别、就业指导。

(三)签约薪酬的影响

采用交叉表方法进行单变量分析,已签约学生实际就业单位、行业、就业地对实际薪酬的影响。

1.签约单位对实际薪酬的影响

卡方检验显示签约单位对实际薪酬有显著影响(卡方值35.63,P值小于0.001)。表现为一是就职于民企、私企、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总体薪酬水平不高,鲜有高薪。据统计,就职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月薪在3000元以下的占比36.78%、居于3000元至6000元之间的占比62.07%,月薪在6000元以上的占比1.15%;相对应的,就职于民企私企的毕业生的该组数据为41.46%、56.10%和2.44%;二是就职于外资企业的毕业生总体薪酬水平中等。其中居于3000元至6000元之间的占比73.91%,13.04%月薪在6000元以上;三是就职于国有企业的毕业生易获得高薪。统计显示,在全部薪酬超过6000元的毕业生中,有58.33%的毕业生就职于国有企业。

2.就业行业对实际薪酬的影响

相关性卡方检验(卡方值63.45,p值0.00)表明行业性质对实际薪酬有显著影响。

一是最容易获得高薪的行业是经济金融与工程技术。经济金融行业中,48.48%的签约毕业生薪酬在3000-6000元之间,另有39.39%的毕业生薪酬超过6000元。工程技术行业中,有74.47%的毕业生薪酬在3000-6000元之间,另有10.64%的毕业生薪酬超过6000元。在超过6000元薪酬的毕业生中,有54.17%的毕业生就职于经济金融行业,另有20.83%的毕业生就职于工程技术行业,而这两个行业的签约毕业生占比分别为12.84%和9.86%,相对而言,明显高薪毕业生较多。

二是薪资水平总体较低的是社会服务和教育培训。社会服务行业中,有51.85%的签约毕业生薪酬低于3000元,另有48.15%的毕业生薪酬在3000-6000元之间。教育培训行业中,有61.54%的毕业生薪酬在3000-6000元之间,另有36.54%的毕业生薪酬低于3000元。在低于3000元薪酬的毕业生中,有19.72%的毕业生就职于社会服务行业,另有26.76%的毕业生就职于教育培训行业,而这两个行业的签约毕业生占比分别为10.51%和20.23%,相对而言,明显低薪毕业生较多(表5)。

表5 就业行业及实际薪酬交叉表(单位:%)

3.就业地对实际薪酬的影响

相关性卡方检验(卡方值7.35,p值0.119>0.05)表明就业地对实际薪酬无显著影响。

四、提升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水平的思考

既然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那么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应引起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关注。

就政府层面而言,宏观上,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积极创造就业岗位,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外部环境;降低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积极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战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创新发展平台。微观上,要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鼓励企事业单位招入应届毕业大学生或为大学生提供实习、见习机会;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相关信息,创造就业的公平环境;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地区、下基层、服务于基础性行业等单位,拓展就业渠道,政策的出台,要注重可持续性和落地性,确保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企事业单位参与度。

就社会层面而言,要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要营造良好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从基层做起,到艰苦的地区和行业中锻炼;要激励社会包容大学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的缺点,为其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企事业单位要建立科学的用人观,从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对于用人单位的价值。

就学校层面而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不断培养经济社会发展对口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与市场需求对接,主动、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增设应用性、技能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全面提升大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加强与企业的对接,为大学生搭建针对性强的实习平台,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企业,拓宽学生就业渠道;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针对不同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辅导,帮助毕业生尽早确立个人职业规划,提前做好就业准备,改变毕业生求职中的定位不当等思想。

就学生个人而言,要进一步提升就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尽快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要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正确对待各类市场主体,拓展就业面;要积极参加就业辅导,提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调整心态,克服盲从和攀比心理,理性评价自身优势和兴趣所在,扬长避短,找准适合自己的单位和岗位,避免盲目从众;要做好就业准备,利用各种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加强社会交流能力的培养,及时适应从学校到市场的转变。

(责任编辑:曹家乐)

猜你喜欢
签约率薪酬载荷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新一代卫星AIS验证载荷”成功发射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我国家庭医生签约率的meta分析*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以市场为导向 创新培养模式 开拓就业工作新渠道
滚转机动载荷减缓风洞试验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一种基于白噪声响应的随机载荷谱识别方法
底排药受力载荷及其分布规律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