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文化企业的困境及出路黄德红

2015-12-10 04:01王应坤
出版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管理创新困境

王应坤

[摘 要] 我国小微文化企业数量众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普遍面临缺乏人才、融资困难、品牌营销意识不足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弱的困境。为谋求发展,小微文化企业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融资方式、品牌营销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 小微文化企业 困境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6-0023-05

The Plight and the Outlet of Small Micro Cultural Enterprises

Huang Dehong Wang Yingkun

(School of Management,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Abstract] Small micro cultural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numerous and absorbing a large number of employment. It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 but generally lack of talent and brand marketing consciousness, have difficulty with financing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Small micro cultural enterprises, to seek development, must be i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financing, brand marketing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novation.

[Key words] Small micro cultural enterprises Plight Management innovation

2015年4月27日,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了我国小微文化企业有关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末,我国共有小微文化企业77.3万个,占全部文化企业数量的98.5%,小微文化企业从业人员979.9万人,占全部文化企业从业人数的63.3%。由此可见,小微文化企业数量众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同样有数据表明,小微文化企业营业总收入仅占行业收入的45.7%,平均营业收入只有495.3万元,远远低于大中型文化企业37328.8万元的平均水平。小微文化企业普遍面临人才缺乏、融资困难、品牌营销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弱的困境。因此,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扶持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当前政策环境给小微文化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此形势下,小微文化企业自身应如何努力走出困境、谋求发展,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小微文化企业的界定及分类

小微文化企业是小微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企业(不含个体经营户)的简称。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文化企业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两大部分,10个大类、50个中类、120个小类。10个大类包括新闻出版发行、文化艺术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文化信息传输、文化创意和设计、文化休闲娱乐、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等类型的企业。而《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1)是按照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16个行业门类,根据从业人员、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等指标或替代指标,将我国的企业划分为大、中、小、微四种类型。比照两者规定,小微文化企业具体包括:(1)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新闻出版、文化创意和设计、电影和影视录音、文化艺术、文化休闲娱乐、印刷复制等文化服务业企业;(2)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8000万元以下的从事娱乐及体育设备、图书、音像制品等文化产品的租赁企业和文化经纪代理、文化贸易代理与拍卖、会展服务、其他文化辅助生产的商务服务业企业;(3)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增值电信服务(文化部分)、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的信息传输业企业和文化软件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4)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珠宝首饰、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文具乐器照相器材、家用视听设备、其他文化用品等的零售企业;(5)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首饰、工艺品及收藏品、文具用品、广播电视电影专用设备、舞台照明设备等的批发企业;(6)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或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工艺美术品、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办公用品、乐器、玩具、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视听设备、焰火鞭炮产品、文化用纸、文化用油墨颜料、文化用化学品、其他文化用品(如装饰用灯和影视舞台灯、电子快译通、电子记事本、电子词典等)、文化专用设备等的制造企业。

通过研究小微文化企业的类型可以发现,小微文化企业多数汇集在服务业。据统计,2013年末,在小微文化企业分布广泛的120个行业小类中,文化服务业小微企业为47.8万个,占全部小微文化企业总数的61.8%[1]。由于文化产业中的制造、批发、零售企业与其他产业中的同类型企业差别不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服务业中的小微文化企业展开研究。

2 小微文化企业面临的困境

2.1 人才缺乏

对于文化企业来说,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产品中包含的创意。人力资源是创意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资源,是文化企业的关键资源。因此,人才对小微文化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文化企业的人才包括管理人才、文化专业人才、技术人才三大类”[2]。目前,我国小微文化企业中的经营管理者大多由文化专业人才兼任,缺乏既懂得文化产业的规律又懂得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擅长项目策划,市场开发,资本运作的经营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文化产业整体层次与水平的升级,企业对文化专业人才的规格与质量提出全新的要求,现有人才培养方式、发展环境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到小微文化企业就业缺乏感召力,小微文化企业招聘高素质专业人才越来越难。现有的文化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的素质与层次不能满足小微文化企业观念和技术创新的特殊要求。同时,由于用人和留人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和运作机制存在问题,致使现有人才流动频繁。所有这些均不利于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

2.2 融资困难

小微文化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诸多小微文化企业生存艰难,发展面临许多掣肘和制约,在创业的第一关——融资问题上困难重重。这既有企业外部原因,也有企业内在原因。从外部原因看,各家金融机构从资金的安全性考虑,对贷款企业的条件要求较高,审批手续繁琐,由于信贷产品创新不够,专门针对小微文化企业的信贷产品较少,不能满足小微文化企业对信贷产品的需求。从内部原因看,小微文化企业具有规模小、轻资产的特性,难以满足信贷条件的要求。企业的主要收益更多地表现为版权等无形资产的开发收益,不确定性大,且在其形成过程中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在直接融资方面,多数小微文化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经营规模小,财务业绩难以达到上市融资的要求。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小微文化企业难以取得发展所需的资金。

2.3 品牌营销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配置优质资源、扩大市场份额、赢得高额利润的关键因素。尤其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中,品牌营销的好坏足以决定企业的存亡。对文化企业而言,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信誉标志,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小微文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高度重视品牌营销。小微文化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人才缺乏,因此品牌塑造营销能力很弱,加之对品牌价值的认识不到位,使得他们很难协调品牌发展和企业生存之间的关系。

“我国除了那些大型的国有垄断文化集团之外,大多数的文化企业规模很小、 竞争力较弱。他们往往由一两个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掌控企业,很少进行资本运作和规模经营,也较少有意识地建立现代企业机制,整体上呈现出散兵游勇状态”[3]。小微文化企业更不例外。它们大多处于初创期,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其规模不大,在实际经营中决策、执行、控制工作中的两项甚至全部内容都由一人承担,缺少必要的流程管理、预算管理和科学决策,成本控制不到位,企业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3 小微文化企业的出路

面对诸多困难,小微文化企业要谋求发展,只能依靠管理创新。

所谓“企业的管理创新是企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管理主体依据企业宏观和微观环境的变化,通过改进旧的管理思想、体制、技术、原理、原则,对企业的直接和间接的资源重新进行有效的整合与配置的活动 ”[4]。对于小微文化企业来说,创新决定了其今后的发展规模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笔者认为,其管理创新重点应在于以下方面。

3.1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人才是小微文化企业的核心资源和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其发展的源动力。文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小微文化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将人才的引进和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改进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3.1.1 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

文化企业的人才结构应该包含管理人才、文化专业人才、技术人才三大类。文化管理人才是指在小微文化企业中从事生产组织、营销、财务、行政、物流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文化专业人才是指专门从事文化产品和创意生产的专业人员;技术人才是指专门从事技术和技术性管理工作的人员。小微文化企业的人才结构应该是动态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发展不稳定,经常进行业务调整而产生人才流动。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小微文化企业一般进行轻资产运营,通过文化产品外包和文化项目的运作,企业实行虚拟化和网络化运营。因此,企业应根据项目和产品的特定要求对各类人才进行临时组合,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人员结构。企业的固定员工不应太多,主要是管理人才和核心的文化专业人才,其余人员根据项目需要临时组合。这种人才结构一方面可以保持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还可降低成本。

3.1.2 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实行差别化管理

文化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于部分核心员工的依赖,尤其是具有文化艺术专长的人才。相关专业人才的稀缺性以及其较强的独立性决定小微文化企业必须选择合适的人才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效益。具体来说:(1)对经营管理人才一方面积极引进,一方面加强培训,培养既掌握文化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进行企业管理和营销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升职、股权等激励机制,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2)文化专业人才是创意人才,是知识型员工,对这类人才首先应高度重视,可实行“一人一策”,给予宽松的工作环境和独立的创作空间,并注意进行持续投资。其次,文化产品生产和项目运行中越来越需要进行多种知识和技能的融合,文化创意人才所拥有的知识需要频繁地沟通和交流,才能激发创意,因此,对这类人才的管理仅仅用金钱来激励是不够的,还需建立有利于他们相互沟通与融合的组织平台和结构。第三,对文化专业人才的管理还应不只局限于企业内部现有的员工,要建立人才库,实行开放式管理,及时了解本企业所处行业中有哪些出色的人才是企业当前和未来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回报,并可能被企业未来的项目所聘用,或与企业签约。(3)《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的实施标志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一个高度依赖科技创新使其贯穿设计、生产与营销的全价值链发展的新阶段,对于文化企业,特别是在新兴的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对高新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依赖度大。因此,小微文化企业应对技术人才的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人才培训,通过外部培训、内部交流等形式,促进技术的引进和传输,使技术人才学习最先进的创作技术、拥有更广阔的创作视野,也使年轻人才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企业骨干。

3.1.3 好员工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管理工作

所谓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指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或事业上的发展预先做出的战略性计划以及制订的一系列目标。小微文化企业中的大多数员工,都有从自己所从事的现在和未来的工作中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愿望和需求。企业应了解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方向及兴趣,根据员工个人的特点,制订有关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需求和发展相结合的计划。文化企业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拥有高质量的企业家和高质量的员工。文化企业的主要资本不是有形的工厂、设备,而是它们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和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小微文化企业更是如此。通过做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为各类核心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既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又有助于小微文化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3.2 融资方式创新

小微文化企业要解决融资问题,从传统渠道很难获得突破。社会的发展使得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活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创新。

3.2.1 积极争取政府的专项资金贷款

政府为了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通常会制定一些专项的贷款政策,常采用的方式有银行贷款贴息、配套资助、奖励、项目补贴等。例如,2014年2月,财政部与文化部、工信部共同出台的《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财政部将推出文化金融扶持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小微文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形式的支持,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撬动作用。小微文化企业要注意国家政策的变化,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各项政府资金的支持。

3.2.2 积极利用互联网金融

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所谓“互联网金融”是指依托云计算、支付、App、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来实现支付、信息中介和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形式。具有轻应用、碎片化、及时理财的特点,相比传统金融而言,更容易受到小微企业的青睐,也更符合小微企业的发展需求。其发展模式中的P2P网贷能很好地满足小微文化企业对债务资金的需求。所谓“P2P网贷”是指通过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进行资金借贷的匹配。需要资金的一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寻找有出借能力并愿意基于一定条件出借的人群,贷款方可通过和其他贷款人一起共享一笔借款额度来降低融资成本。小微文化企业可利用P2P网贷获得债务资金。

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提出,应鼓励互联网金融向小微企业、“三农”提供规范服务,开展股权众筹试点。所谓“股权众筹”是互联网金融的另一种发展模式,也叫“私募股权互联网化”,是指需融资公司基于互联网平台出让一定比例的股权给投资者,投资者出资入股公司,获得投资收益。小微文化企业可以借助众多的股权众筹平台展示自己的项目,获得股权融资。

3.2.3 借助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我国的资本市场分为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四板”(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四个层次。“新三板”和“四板”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微型企业,门槛低。全国股份转让系统的“小额、快速、按需”融资模式符合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特征。挂牌公司可以实施股票私募发行融资,还可通过公司债券、优先股等多种工具进行融资。进入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挂牌的企业可以实现股份增值流动、融资定向化与规范化,还可以较低成本获得股权质押融资。小微文化企业虽然很难上市融资,但可以通过规范法人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入“新三板”和“四板”进行融资。

3.3 品牌营销创新

品牌营销是企业通过利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用产品的质量、文化以及独特性的宣传来创造一个品牌在用户心中的价值认可,最后形成品牌效益的营销策略和过程。小微文化企业要获得品牌营销的成功,首先要在经营理念上创新,重视品牌营销,其次要有卓越的产品品质,还要注意品牌营销策略的创新。

3.3.1 更新观念,注重品牌营销

小微文化企业对品牌营销的认识主要存在两点误区:一是品牌意识淡薄,认为只要做好产品就够了;二是认为自己企业还小,品牌营销不是当务之急。殊不知企业要发展,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必然面临其他优质企业的竞争。这时如果没有品牌效应,就缺乏竞争力,很难突破发展瓶颈。而且品牌营销越早开始成本越低,把整体的战略方向规划好,做好品牌蓝图,然后分阶段去做。小微文化企业实力有限,一开始不一定要做大投入,可以分阶段进行,用前一阶段得到的收益进行后一阶段的品牌营销,稳打稳扎,逐步推进。

3.3.2 准确定位,产品创新

品牌营销的前提是企业要有优质的、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小微文化企业生产的是精神产品,人们的精神需求具有层次性、个性化、等级象征化等特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日益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转变。小微文化企业可以通过行业环境分析,寻找市场机会。弄清市场上现有的竞争者在消费者心中的大致位置,以及他们的优势和弱点,寻找适合本企业的目标市场,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生产出个性鲜明、富有创意的文化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3.3 顺应时代发展,进行品牌传播策略创新

众所周知,人们的生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数不胜数、大同小异的所谓“品牌”信息频繁轰炸消费者。对于小微文化企业来说,怎样让消费者在纷繁杂乱的信息海洋中发现并看好自己的品牌,这需要企业进行传播策略的创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简单的广告传播便足以树立一个知名品牌;到了九十年代,巨额的广告投入也可以让一个品牌家喻户晓;现在,随着竞争的加剧,品牌的创立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要靠整合、持续的传播才能将品牌植入消费者心里。尤其在现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策略最大的变化是要从购买广告转向赢得关注。小微文化企业的品牌营销者必须从“赢得”上去思考:如何赢得媒体的关注?如何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在这方面,小微文化企业应重点做好本企业在搜索引擎上的展现工作。搜索引擎是四亿网民每天上网的必经之途,小微文化企业首先必须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搜索引擎上展现得出类拔萃,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只有基于强有力的、人性洞察的、有吸引力的、富有创意的想法,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关注,从而创建出强势品牌。

3.4 经营管理创新

小微文化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创新一方面要顺应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来进行,应着眼长远利益,实现“顺势”发展。针对小微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认为应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创新。

3.4.1 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做好企业战略规划

我国小微文化企业在创立之初基本上没有战略观念,企业的经营理念、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尚未形成。一些新创立的企业,尽管老板和员工的素质都相对较高,但很少能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去审视本企业自身的定位以及制定本企业完整的发展战略,而这恰恰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以及可持续经营所必须的。因此,我国的小微文化企业应从长远发展出发,分析企业外部环境,了解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在组织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良好匹配的基础上做出战略选择,制定长远战略目标,并作出具体规划,提高企业的成功机率。

3.4.2 重视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我国小微文化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没有规范的组织运行体系和管理制度,日常的运营管理基本上依靠人治。企业经营中的个人倾向严重,多采取家长式管理,凡事一个人说了算,凭经验决策。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决策的科学性不足。由于小微文化企业家长式管理的局限性容易造成经营的盲目性和管理混乱,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因此,小微文化企业应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提升企业的管理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需要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实行科学管理。

3.4.3 做好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小微文化企业的生产运作通常是围绕每个具体的项目展开,而每个项目都可能存在不同的运作环境、人员组合和资源需求。所以,其预算不适于采用静态固定预算。通常采用弹性、滚动预算和零基预算。由于大多数文化产品具有独特性和原创性,难以用标准成本进行控制,因此,小微文化企业需要通过细致的预算和目标成本进行成本控制。

小微文化企业的预算成本管理根据其产品特征,需要对每个以文化项目方式运作的产品进行单独的成本预算。预算的制定应在对运营过程分解细化、并对每个环节进行成本细分的基础上进行。对于具体成本项目,可根据文化产品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如对材料消耗可以根据产量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或者按照预算中的标准成本进行控制,对于人工成本,可以按照计件或计时方法。总之,小微文化企业应灵活运用各种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注 释

[1]佚名.破解小微文化企业成长的烦恼[N].光明日报,2015-06-14

[2]王晨.文化企业管理[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104

[3]王国华.略论我国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方法与路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4]符亚男.基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3)

(收稿日期:2015-09-09)

猜你喜欢
管理创新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刑事禁止令执行的困境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