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雨
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洛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惟大夏门甍(méng,指屋脊)栋干云。王城北八十里,有如来履石之迹,起塔笼之。
——《洛阳伽蓝记》
“伽蓝”是梵语的音译,全称“僧伽蓝摩”,是指僧人居住的园林,于是用来代称佛教的寺院。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至此不过40年光景,洛阳城内外上千座佛寺,已在兵火中被毁大半,杨衒之是北魏旧臣,目睹过帝京洛阳的佛寺之盛。公元547年,杨衒之因公务重览洛阳,眼前一片凄凉,他触景生情,发出了“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的兴废之叹,并决定写一部《洛阳伽蓝记》,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他的《洛阳伽蓝记》,曾让无数人梦回北魏极盛时期的洛阳:那既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又是一个佛寺林立、梵音袅袅的佛教圣地法。法国著名华裔作家程抱一曾评价谢阁兰及其著作《中国书简》说,谢阁兰愿意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中国,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中国;一块土地,是这块土地上生命的幻象凝聚各种高傲的可爱的形式。”我们亦可说,杨衒之愿意生活在记忆与缅怀中的故都洛阳。
洛阳城:色彩斑斓的市井风情画
两千年时光打磨的洛阳城,亲见了十三朝天子的威严与颓败,曾经的洛阳是什么样子,现在的人们已很难想象,《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中记载——
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市南有皇女台,汉大将军粱冀所造,犹高五丈余。景明中,比兵道恒立灵仙寺于其上。台西有河阳县,台东有侍中侯刚宅。市西北有土山鱼池,亦冀之所造。……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金银锦绣,奴婢缇衣;五味八珍,仆隶毕口。神龟年中,以工商上僭议,不听金银锦绣。……於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观其廊庑绮丽,无不叹息,以为蓬莱仙室,亦不是过。入其后园,见沟渎蹇产,石磴礁峣,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啧啧,虽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
北魏距今已1500多年,那时的洛阳城在白马寺以东洛河北岸一带,街巷纵横,烟云万家,达官显宦,竞相奢华,市井生活,五彩斑斓,仅城内外大小佛寺就有400余座,最盛时洛阳佛宇多到1367所。“周回八里”的洛阳大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有善吹胡笳的民间艺人田僧超,他的“知音”——征西将军崔延伯,一代民间艺人与一代名将相连,看似琐细的笛声与军国命运相伴,如此时代背景下,崔将军领兵平暴,朝野送行场面庄严盛大,将军“跪冠长剑耀武于前”,僧超“吹《壮士》笛曲于后,闻之者懦夫成勇,剑客思奋”,崔将军为国展力二十余年,攻无全城,战无横阵,而这又与田僧超笛声壮军威、振士气分不开。在偌大一个繁华洛阳城里,生活着无数这样的小人物,市井生活的微尘里足见故都曾有的活色生香,烟花不冷。
古佛都:处处莲花 声声梵唱
在杨衒之生活的年代,和我们现在一样,人人都想当业主,不过北魏人热衷的不是普通的商品房,而是供奉佛祖的寺院。
这个“优良”传统从孝文帝开始,迁都洛阳不久,他就率先建了一座报德寺;宣武帝比他老子阔绰,一口气建设了瑶光尼寺、景明寺和圣明寺;宣武帝死后,垂帘听政的胡太后也不遑多让。在她名下的佛教建筑不动产,有永宁寺、太上公寺和太上君寺,还有景明寺七级浮屠、冲觉寺五级浮屠等。尤其是永宁寺,雄伟壮阔,规模宏大,佛殿、禅室、僧舍合计共有一千多间,仅是里面的一座九级木塔就高达十多丈,令人叹为观止。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室那么虔诚地奉佛,贵族和高官们当然不能落后,纷纷拿出搜刮多年的银子,在洛阳城内为佛教建筑添砖加瓦。在全民追佛的风气下,到北魏末期,洛阳可说得上处处莲花,声声梵唱,佛刹宝塔林立,僧侣信徒遍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佛都”。
佛寺成为全城文化、社会生活的公共核心区,其中,堪称众佛寺里5A级别典型景点莫过卷首即写到的永宁寺,原文记载——
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浮图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僧房楼观一千余间……寺院墙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宫墙也。四面各开一门,南门楼三重,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金端门。图以云气,画彩仙灵,绮线青锁,赫奕丽华。
即便在工业技艺已然发达的现在,想要建造如此宏伟的佛寺亦非易事,当年工匠“殚土木之功,穷造型之巧”佛事之精妙,今天来看,依然不可思议。最高规格等级的佛殿和华丽众多的僧房楼观,到处是象征佛国宁静安详的美丽花木,好比宫墙的佛寺墙,华丽崇高的门楼,佛寺外一篇安宁优美的景象,“树以青槐,亘以绿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梵乐法音,聒动天地,先民曾用今天业已消失的情感系统去倾听,去欣赏。这晨钟暮鼓表明了人们与世界、与佛陀的另一种关系,表明了人们存在于时空并感受时空的另一种方式。允许人们用各种今天已经消失的形式表达同在的欢腾与喜悦。
《洛阳伽蓝记》让人有“坐我光风霁月中”之感,读书也是在与古人对话,“对谈忽到无言处,花雨纷纷扫尘劫。”杨衒之笔下,有北魏历史大走向,尤其是北魏后期那繁荣又充满动荡不安的大历史,并深情地关注一座座佛寺的兴衰,市井细民的吃穿住行、喜怒哀乐,作者绵绵追忆,娓娓倾诉,他生活过的元魏洛都那么的丰富动人。杨衒之深爱元魏,元魏已亡,只有深情回忆,理性反思,婉转倾诉,才能在心底、在文字中让元魏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