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蓉
摘要:当代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从持续地灌输、理论联系实际、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三个方面来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提出大学生应认真领会、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6-0034-02
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高度凝练与概括,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简明扼要的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的最基本要求,只有每个公民都做到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能更好地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更深层次的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社会的理解停留在书面知识层面的较多,社会实践的较少,如此一来,对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保障大学生在走入社会后不至于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同流合污;另一方面,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社会之后可以像涓涓细流一样清澈透明,在融入社会的大江大河之时,保持大江大河的清澈。笔者认为,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习总书记使用了生动的比喻来讲道理:“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仰理念。”当前,我国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为国民提供了繁荣的经济基础,但经济繁荣的背后是社会问题的突显,如腐败滋生,道德沦丧,一部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嬗变,一些过去曾经洗涤过的腐朽、落后、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恶习重新泛滥,整个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乱象。党的“十八大”过后,反腐的浪潮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坚决反腐的决心,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不光彩的现实,与此同时,在当代大学生中也产生激辩。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怎样才能正确地看待社会现实,能否正确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已成为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这就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需要让大学生树立和弘扬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坚定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
2.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中国梦”的提出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做梦”的年龄,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自觉追求和实践中国梦所蕴含的价值理想,就能不断增强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毛泽东同志曾对青少年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同样,“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想,但“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当代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人才能更深切的见证“中国梦”的整个过程。他们既是“中国梦”的践行者,也是“中国梦”的鉴证人,因此当代大学生更有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他们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3.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少革命先贤肝脑涂地、呕心沥血。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努力最终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而宣告失败,但他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青年人的奋斗,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2013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需要当代大学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价值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谈及更深的国家和社会所要实现的价值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途径由易到难来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
1.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学校持续的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是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在人们心里播下种子,就能转化成为积极向善的实际行动。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窗口,通过正确有效的传播,可以使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心目中产生内化效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指导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目前开展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等课程逐渐沦落为边缘学科,只是走形式而已,并未真正的深入人心,学生只求顺利过关不挂科就算完成任务。这样一来高校精心安排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课程却成了学生的拖累,不少学生抵触、反感这样的课程。在这样的新形势背景下,通过讲通俗易懂的故事的方式,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可以把思想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紧密契合起来。运用校园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社团活动,最大限度地唱响正气歌,可以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灵的罗盘,成为学生情感的寄托。endprint
2.理论联系实际来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现实,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标准。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内心得到提炼和升华,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组织大学生到革命圣地去参观学习;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教育时,可以组织大学生深入到农村或者工厂做社会调查;在开展人文奉献精神教育时,可以组织大学生到孤儿院或者养老院去献爱心。只有从点滴做起,从社会实践着手,理论联系实际,把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才能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3.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目前很多大学都在流行“国学热”,有人认为这是文明的倒退,笔者却认为是社会发展中的理性选择。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充分汲取思想道德营养,可以引用典故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延伸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树深深植根于当代大学生的内心。通过这种方式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有内容还有载体,相对目前大学生课堂枯燥乏味的宣教,用传统文化育人效果要好的多。要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更好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
三、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只有大学生内化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发挥出强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大学生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大学生应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处于支配地位。大学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大学生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建设和谐校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要主动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及其对大学生的要求,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自身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2.大学生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承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是中华民族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知识,因此,大学生比普通人民群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国民的文化层次较发达国家偏低,这是社会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使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