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中油画临摹教学要义探索

2015-12-09 00:45何奎米征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临摹创造技法

何奎 米征

摘要:临摹是师承、学习他人创作技法、体验作者创作轨迹、追寻原创者审美观念、探寻画面结构组织的重要方式,是视觉艺术教育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关键词:临摹;技法;创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168-02

临摹是美术教育教学不可避开的话题,谈论临摹的学者不计其数,大家围绕临摹的方法、技巧、核心等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在学习方法上,有人认为临摹是耽误时间,妨碍学生的创造力;有人认为临摹是捷径,站在巨人肩上学习效率更高;在临摹方法上,有人为了临摹一张名画耗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研究画面构成和作画技法;有人则像静物写生一样对待临摹作品,不研究、不思考,只是机械地照搬。不同人群对待临摹的态度不同,教学方法也各异。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临摹对于初学油画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通过学习他人的成果可以少走弯路,获得高效的学习效率。临摹是学习油画的重要途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文章将结合油画临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油画临摹的方式与方法进行几点探讨。

一、观其势

绘画作品的美感除了表现在形成画面的光色关系、空间关系、构图倾向等外在形式,关键在于这些外在形式所构成的画面气“势”,所谓“远观其势,近观其质”,艺术作品首先得需要营造出可观之“势”,方可吸引读者近观其“质”。势乃绘画领域重要的美学概念,它包括体势、气势。体势主要指艺术作品的结构、画面构成。临摹学习只有在洞见临本的结构特点、构成态势之后,才能剥茧抽丝获得精华要义。对于临摹而言,学习作品的体势即画面的构成并不十分困难,难的是如何把握作品呈现的“气势”。张伯伟教授在《全唐五代诗格汇考·诗格论》中说:“势,就其来源而言,是与作者活生生的生命力,也就是‘气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气势连称。在作品中,由作者之生命力所驱遣全篇的‘气就是‘势。”艺术作品所显现的气势除了与表现对象之气势有关联,更为重要的是体现艺术家本人对生活、对环境的理解,它融入了艺术家的学养、技法以及人生百态的情感,不同的艺术家笔下呈现不同的审美品格和艺术气质,而这些都可以通过画面的气势表现出来。气势并不具体实在,表现出抽象性,故临摹绘画作品的气势难度巨大。所以,临摹艺术作品首先要分析艺术作品的体势和气势,通过研究艺术作品的结构,关注艺术家本人的艺术特点、情趣爱好、学养修为等构成作品的要素,进而获得把握艺术作品“势”的关键,取得再现临摹作品的精华。

二、察其色

色彩是油画形式语言中能够直接表达对象和作者情感的形式要素之一。色彩本身并不具备表现力,只有当它被艺术家的画笔组织起来才能显现它本身的魅力。亨利·马蒂斯说:“大量的色彩本身是不会有表现力的,只有当它已经被组织好,它的强度符合于画家的感情强度时,它才能获得充分的表现力。”临摹前充分了解艺术作品的用色特点,才能合理地表现艺术作品的色彩表现力。由于色彩组合的个性化特征,致使不同艺术家笔下的画面所呈现的色彩是不同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笔下的色彩绚烂多姿。高更创作于1897年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其色彩则借助象征的手法,将观众带向原始土著人的生活,画面以神秘的黄蓝对比,平面化的装饰色彩语言,渲染出一种深沉而神秘的意境。与高更同时代的艺术大师梵高,他将色彩的情感表达用到极致。梵高笔下的色彩语言是从艺术家内心流淌出来的,所有的形式、韵律、节奏、色彩等形式语言浇铸着艺术家内心的渴望,充满着激越、紧张和波澜壮阔的激情。

色彩具有再现性、表现性、装饰性、象征性和音乐性等特点,一张艺术作品虽不能囊括所有的色彩特点,但总是倾向于其中的某一方面。研究临摹作品的色彩特点,体会临本用色特征,是追随创作者艺术脚步的捷径。分析研究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画面色彩特点是把握临摹色彩学习的关键,只有充分认识临本色彩语言特点才能重现作品色彩的魅力,同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临摹学习的目的。

三、辨其言

油画语言是艺术家说话的工具,涉及的面比较广,主要包括点、线、面的不同组合,厚薄肌理处理,色彩形式,笔触特点,形状与空间等内容。音乐以旋律、节拍诉说着音乐家的情感世界;舞蹈家以自身的身体动作来传达思想感情;绘画艺术则以线条、色彩、笔触、肌理、形状等艺术语言建构艺术形象。丁亚平说:“正是语言赋予艺术以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正是语言把艺术带入流动和开放状态,正是语言给艺术作品以丰厚蕴藉、幻化无穷的诗性与品质和富于生命自身的神韵与美感。”语言因艺术家的个性和修养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面貌,幻化不同的艺术魅力,反映不同的情感诉求。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象,以柔和的色彩,细致入微的几乎不显露笔触的艺术手段,谱写了艺术家对人生、宗教和生活的理解。莫奈用近乎写意的笔触,跃动的色彩抓住了“日出”瞬间“印象”。语言既反映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又体现艺术家的性格特点,既折射艺术家所处时代的审美需求,又表现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笔触作为绘画语言,是艺术家用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思想、情感的独特表现方式和手段。20世纪表现主义艺术家苏丁,他的笔触如洪水决堤般咆哮、敲打着观众的视觉神经,反映着艺术家神秘而敏感的个性。疾风骤雨般的笔触所到之处如电闪雷鸣撕裂着一切。苏丁的笔触除了表明其审美追求,更像是一張张控诉书,控诉着他人生的苦难和悲哀。变形的树、扭曲的房屋、不安的人物情态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残酷社会对他的蹂躏、鞭笞和摧残,饱蘸人生苦难的笔触无不显示了艺术家内心的激动之情和充满生命激情的力度美,也许绘画才是舒缓其内心痛苦的良药。苏丁笔下的色彩、笔触、图像成为他诉说内心情感、表达生命激情的无声语言,而此种语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为永久和永恒地传递着艺术家想说的内心话语。学习不同时代背景、不同艺术流派、不同艺术个性的艺术家的作品语言,有利于扩展、丰富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取其法

技法问题是艺术家无法回避的问题。技法通常可以通过时间的堆积不断积累。油画技法表现因艺术家性格、学养、价值观、艺术观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技法特点。油画技法表现犹如烹饪做菜,煎、炸、烩、焖、炒、焗、煮等手法不一,厨师会根据食材的材料特点以及对材料的理解,采用不同烹饪方法。油画表现也一样,技法多样,艺术家会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油画技法涉及材料技法、色彩表现、厚薄、干湿、直接画法、罩染等等,艺术家在表现中或选用一种技法贯穿其中,或选择多种技法交替使用,因此在临摹过程中要充分分析作品特点,了解艺术作品的技法特点,选择相应的技法表现才能充分地表现出临摹范本所呈现的视觉效果。

技法学习虽然只是油画学习的基础,但对于把握油画的本体语言十分关键。技法的学习对于临本的选择非常重要。有的作品技法可学,作画步骤和处理手法可见,而有的作品却很难把控,以梵高作品为例。梵高的油画是充满感情的,一笔一划处处体现他个人的内心情绪,用笔和造型独特,但实际我们在学习中会发现,我们很难领会梵高作品的精神实质,即便我们可以临摹出梵高作品其形,但根本无法临摹其神,因为他的所有作品都带有强烈的情绪。由于情感具有形而上的抽象特点,使得在临摹学习中很难获得创作者本人的情感体验。再以印象派作品为例,如果一开始就选择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的画作来临摹学习,我们很难认识到莫奈笔下色彩是怎样产生的,因为实际生活中,我们肉眼很难捕捉到莫奈笔下的丰富色彩,而如果我们先研究印象派开创人物马奈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理解印象派作品越来越容易,因为马奈作品相对莫奈的画作来说,易读易懂,操作性很强,而且关键是后来的其他印象派大师都是马奈的徒子徒孙,他们的画风多少都受到马奈的影响。因此,技法学习除了技法语言学习重要,临本的选择对于技法的学习也十分重要。

五、用其质

前面我們谈到临摹需要取其法,但技法并不是临摹的最终目的。技法学习是临摹学习的基础,是最表面的内容之一。临摹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要义和精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本质。明代唐志契撰写的《绘事微言》中说,临摹:遂为画家捷径,盖临摹最易,神气难传,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乃真临摹也。苦瓜和尚也说: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不能出一头地也,冤哉!唐志契和苦瓜和尚都强调临摹学习要师古人之心,实则强调要领悟作品的精神实质,别被表面的技法语言所干扰。

临摹的最终目的是能够通过学习,将他人的技术技巧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衍生出既不同于临摹作者作品特点,又具学习者本人艺术个性的作品。正如陈洪绶在儿时学习绘画一样,将临本化为己用。据史料记载:“章侯(陈洪绶)儿时学画,便不规矩形似,渡江拓得杭州府学李尤眠七十二贤时刻,闭户摹十日,尽得之。出示人曰:何若?曰:似矣!则喜。又摹十日,出示人曰:何若?曰:勿似也!则更喜。盖数摹而变其法,易圆以方,易整修散,人勿得辨也。”陈洪绶的这段临摹经历除了告诉后人临摹学习要熟练临本,反复琢磨,更要不落窠臼,勇于创新,即艺术大家李可染先生所说的对待古人,要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要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打进去是为了学习,打出来是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六、结束语

临摹不是艺术的最终目的,临摹只是学习的手段。柏拉图曾经较为极端地说:模仿是坏的,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所以一切艺术都是坏的。这种具有讽刺性的话语一方面表明柏拉图对模仿的不悦,一方面也给了我们学习的警醒,不能一味地模仿他人,而要独立创造属于个人独特面貌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2]亨利·马蒂斯.画家笔记——马蒂斯论创作[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陈振濂.中国画形式美探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临摹创造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