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刍议

2015-12-09 00:45袁芳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袁芳英

摘要:文章分析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座位安排、小组人数的分配原则、异质或同构型分组的方法、教导合作技巧的必要性、随堂测验的意义等,希望能帮助教师提高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分组;合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9-0174-02

就国内教育研究与实务的发展而言,重视学生互动取向的教学势将形成一股风潮。但是,这股风潮能否真的落实于教室中,是否真能为国内教师教学带来真正的转变,在教室试验时会因为学生吵吵闹闹不肯相互协同合作而偃旗息鼓,抑或真能培养学生有效提升互动学习能力,而成功地通过相互提问、讨论、协同、合作与支持的互动过程来进行学习,显然还有赖于教育学者与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本文的目的是针对合作学习教学实施时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解决教师的疑问,并有助于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推广。

一、确定合适的小组人数

典型的合作学习大多采用2至6人一组,其人数的决定除了必须考虑合作学习的任务性质之外,也必须兼顾学生的学业与社会互动能力,参考原则如下:

1.如要增加学生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则应增加小组人数,以集思广益。

2.如果讨论时间有限,则宜减少小组人数,让每个学生有更多发言时间。

3.如果要增加学生的个别责任,则宜减少小组人数,以避免人数过多而减少个别负责的机会。小组成员的投入会受到小组人数大小的影响,教师宜调整小组人数以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投入为原则。

4.如果学生的合作技巧还不够成熟,则宜减少小组人数,以降低人际冲突机会。

5.如果要强化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凝聚力与相互支持关系,则宜减少小组人数,以增加彼此紧密互动的机会。

6.如果可运用的教材资源有限,则宜增加小组人数来减少小组组数,以便可以将有限资源分配给减少后的组数。

7.如果要诊断学生缺乏的合作技巧,则宜增加小组人数,藉以增加人际冲突机会,获得诊断所需的资料。

总体而言,小组人数的决定应同时考虑合作学习的任务性质,以及学生的学业与互动能力。一般而言,当学生在尚未具备足够的合作能力之前,宜采2~3人的小组为宜,而教师也可考虑学生的特殊差异(例如过动倾向),在分配组别时让某些组别的人数有所不同。此外,善用组内或组间成员的化聚关系,也能为小组人数带来更多的变化,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例如:原本4人一组可以化分成二个2人的小组,以节省小组讨论的时间;原本2人的二个小组,则可以聚合成4人的小组,以增加信息与观点的交流机会。

二、选取异质或同构型分组的方法

学生分组主要包括异质或同构型分组二种形式。S形分组根据先前测验成绩高低排序,是一种典型的学业测验能力的异质分组;随机分派或抽签则是根据常态分配原理,是一种简单且方便的异质分组方法。异质或同质并不是一种绝对性的概念,而是相对于学习任务或影响同学互动的相关特质或能力而言,因此为兼顾性别平衡,许多合作学习教师在S形能力分组之后,还会再考虑各组性别的异质性。异质性分组的优点,在于能让学生接触不同的观点、信息与问题解决方法,并由于这些观点与方法的差异,而引发更多的相互解释或互动的机会,产生更精致的思考与更深度的理解,其缺点则是教师必须教导学生展现更多的包容与相互关怀,才能维系小组的互动和谐。

让学生自己选择组员,则易基于友谊或兴趣而形成同构型小组,其优点是同组组员会有较好的情感基础,缺点则是同构型较高,在课堂上容易分心谈论日常生活议题,产生比较多的非学习行为,而且低成就、性格较孤僻的学生比较不易找到组别,如果教师在分组后又疏于相互协助与包容关怀等社会性技巧的指导,那么这些学生则易被孤立而缺乏小组归属感。当然,有一些折衷的方式或许可以兼顾同质与异质分组的优点,例如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先自选1位同学形成2人小组,然后教师再依能力差异合并不同能力的2个小组成为4人一组。

虽然异质性分组有较多的优点,但这不意味着所有的合作学习一定要异质性分组。事实上,教师必须依据合作学习方法的特点来选用分组方式。例如,就学生小组成就区分法而言,其教学设计包含随堂测验、小组表扬与进步分数计算等组间竞争形式,为了促进组间竞争的公平性,维持组内合作的动能,因此学业测验能力的异质分组就显得重要。但就团体探究法而言,其提倡者Sharan(1992)[4]便主张采用兴趣分组的同构型分组方式,让对具有共同兴趣研究相同次主题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其目的乃通过共同兴趣来维持小组合作学习的动能;而在学习成果的评量上,由于团体探究法重视过程性、反省性与高层次思考的评量,没有强调计算进步分数等组间竞争形式,因此学业测验能力的异质分组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再者,还有一种长期性且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使用的合作基础小组也可以采用友谊分组形式,其目的在于运用原本良好的友谊关系,促成课业学习方面的彼此相互支持、协助与鼓励,以促进学业的进步。此外,诸如思考—配对—分享法的分组方式则更有弹性,教师可以依问题与期望获得的信息性质,让学生就邻近座位、学业能力、友谊、学业兴趣或社交兴趣等方式,进行随机、同质或异质性的配对分组。

总体而言,虽然异质性分组有较多的优点,但教师必须依据合作学习方法的特点来选用分组方式。不论是异质、同质、兴趣、友谊或随机分组,其教学设计原理的考虑,乃在于所采用的分组方式是否可以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或者可以促进与维持学生合作学习的动能。

三、安排教室的学生座位

教室空间的安排不只揭露了教室内的主要学习型态,也确实是促进或妨碍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传统教室的学生排排座形式,其优点是可使教师看见与注意全班所有学生,也让全班学生得以将目光与注意力焦点集中在教室前方或老师的身上,但不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互动,因此比较适合于教师讲述型态的教学。相反的,4至6人为一组的小组成员面对面座位安排形式,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互动,因此比较适于小组型态的学习活动,而不利于需要学生将注意力焦点放在老师身上的讲述教学,而且由于學生的目光与注意力焦点易飘移到对方同学的身上,因此也比较容易产生分心行为或相互干扰问题。ㄇ字或马蹄型的座位安排形式,则像一般会议开会时的座位安排一样,比较适合由一位教师或学生带领的全班性讨论活动,学生可以将目光与注意力焦点随时移动到主持人或发言者的身上,其缺点则是学生如果要进行小组讨论时仍需转身或搬动椅子,且如果教师使用过长时间的黑板讲述教学时,学生也容易疲乏或分心。

学生座位安排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教师宜配合教学型态来选用或弹性变化适切的座位安排。一般而言,如果教师的主要教学型态是合作学习,或者每节课至少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让学生小组互动,那么小组成员面对面分组座位安排形式是合适的。如果教师以讲述教学为主,但也运用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互动,那么以传统排排座形式为主,让学生可以专注于教师讲授,并在需要学生互动讨论时,以左右2人形成一个小组,或以转身与移动椅子等方式让4至6人的小组成员可以面对面坐在一起,共同完成互动讨论的任务,也不失为一种弹性而有效的座位安排方式。同样地,如果教师经常采用全班性讨论活动,同时也运用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互动讨论,那么以ㄇ字形座位安排为主,并在必要时让学生转身或移动椅子来完成小组任务,则是适宜而有效的座位安排。此外,如果教师让学生小组成员面对面坐在一起,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小组互动学习,而是为了让学生彼此相互约束课堂秩序,那么则是一种座位安排的误用,学生很可能因为彼此相互约束而较少出现课堂吵闹,但却也因此而更容易产生分心或相互干扰的行为,失去了对教师讲授内容的注意力。

四、合作学习需要随堂测验

评量原本是教学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原本可以通过随堂测验来了解课堂教学成效,学生也可以借此了解自己的课堂学习情形,但是学生从小到大不断被迫接受各种具有难度与刁钻性的测验题目,用以区分学生能力的高低,致使我们对考试的感受不佳,也遗忘了评量的真正本质。部分合作学习方法确实有随堂测验的安排,其目的不在区分学生能力高低,而在反映与帮助学生检视自己的课堂参与情形,因此测验内容应为教师课堂教学与小组讨论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命题时应避免高难度与刁钻性的题目。低学习成就学生长久接受高难度与刁钻测验题目的后果,就会产生习得无助感,因而放弃学习,不知道为何而上课。合作学习的随堂测验以课堂主要内容来进行评量,并且以差异性评分制度计算进步分数,让每个学生跟自己的基本分数作比较,教师与同学均表扬鼓励进步的学生,以及相互合作的小组。让许多原本对课业产生习得无助感的学生,只要认真参与课堂与小组讨论,就能在合作学习的随堂测验上表现良好进步情形,让他知道课堂认真学习及参与讨论与随堂测验的进步分数有对等关系,重新让他找回课堂学习的意义与动机,不再只当教室里的客人。

总体而言,合作学习方法运用随堂测验的目的不是要考倒学生,除了鼓励学生跟自己作比较之外,也借此促進同学相互合作与协助的意愿,并让评量回归到应有的本质,反映与帮助学生检视自己的课堂参与情形,让学生找回课堂学习的意义与动机。

五、结语

本文分析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座位安排、小组人数的分配原则、异质或同构型分组的方法、教导合作技巧的必要性、测验评量的意义等议题,希望能帮助教师提高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02):68-72.

[2]张舒,王公宝.团队合作学习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效果[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5):76-77.

猜你喜欢
分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