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云与抗日“民族英雄”称号

2015-12-09 09:03普显宏
文存阅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民族英雄抗日

□普显宏

王树云与抗日“民族英雄”称号

□普显宏

王树云

在云南省南华县,有一位十六岁投笔从戎,十五年间,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在战斗中,先后五次负伤,被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国民政府行政院授予抗日“民族英雄”称号的热血男儿,他叫王树云。并且“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是委员长蒋中正亲书,个中不乏传奇色彩。

1908年,王树云出生于南华(镇南)县历史文化古镇沙桥西街一个半农半商的小商业主家庭,父母务农兼营屠宰业。七岁,王树云被父亲送入当时的沙桥高级小学读书。他聪明好学,尤其喜欢看古代历史小说,深受木兰从军、班超从戎英雄故事影响。高小毕业后,王树云随父母到田间劳动,学种庄稼。父亲寄希望于王树云学着经商做些小买卖,将来好谋生,早日成家立业。但王树云志向远大,对经商和耪田种地不感兴趣,闲暇时就爱看历史书籍,或约几个伙伴到山里玩打野仗。

自古英雄出少年。十六岁那年,王树云作出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他要让自己的青春驰骋疆场,像傅介子那样战场杀敌,建功立业。王树云读书时有三个相处较好的同学,他们是沙桥同乡王开明、张维藩、罗思禹,他们四人经常在一起谈论自己的理想抱负,相约一起去昆明读军校,今后好指挥军队去打仗。但这样的选择父母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同意的。恰巧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发生强烈地震,相邻的祥云、弥渡等县受灾严重,冻死饿死了一万多人,沙桥街上逃荒要饭的人也多了起来,粮价随物价一起飞涨。他们四人就借此谎称要出去贩卖粮食学做生意,各自向父母要足了做生意的本钱作为到昆明军校学习的盘缠,偷偷跑到昆明从军。那时南华县龙川镇张和屯村人张祖荫在昆阳(今晋宁县)当县长,他们就先找到这位南华同乡,请他帮忙是否能进入昆明陆军讲武堂学习。恰巧这时驻粤滇军总司令杨希闵在昆明举办滇军干部学校,经张祖荫介绍,王树云一行四人一起考入该军校学习,六个月毕业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军事训练,不久就开赴广东编入滇军部队,很快四个人就当上了班长。

1926年夏,自称滇桂联军总司令的杨希闵叛变革命,胡汉民以代理大元帅名义,免去其一切职务,下令广东国民革命军对其讨伐。在革命军的凌厉攻势下,滇、桂叛军被击溃,杨希闵在英帝国主义掩护下逃往香港。王树云、王开明、张维藩、罗思禹四人又投奔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朱培德麾下,随后参加了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校场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检阅部队,朱培德担任检阅总指挥,部队出发时编为左中右三路军,朱培德为中路军,其任务是策应左右两路。北伐军从广东起兵,势如破竹,连克长沙、武汉、南京、福建、上海等地,至1928年徐州誓师第二次北伐,攻克北京。消灭军阀吴佩孚,然后歼灭军阀孙传芳,最后打败军阀张作霖,致使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北伐战争中,王树云、王开明、张维藩、罗思禹随部队参加多次战斗,王树云两次负伤:一次被炮弹炸伤,昏死过去;一次背部负枪伤,流了好多血。而王开明、张维藩、罗思禹三人则不幸先后战死沙场。

守卫在卢沟桥桥头的二十九军士兵

王树云高小毕业,在当时滇军中算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加之北伐时屡立战功。1936年,王树云被保送到南京陆军工兵学校军官训练班学习,毕业后调至十二师工兵营一连任连长,不久又调到二十九军宋哲元部任工兵连长。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王树云所在的二十九军驻防在卢沟桥一带,在宋哲元将军的带领下,二十九军顽强抗击日军侵略。战斗异常激烈,战士们浴血抵抗,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王树云带领他的工兵连坚守阵地三天三夜,一百多号人战至最后只剩下七八个人,他的大腿被鬼子的三八大盖子弹射穿,是一个排长背着他撤离了阵地。王树云被送到胶东医院治疗。1937年冬,王树云伤愈出院,调到曾万钟(官至第一战区副司令,中将军衔)部任工兵营副营长。

193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汉作战计划。在武汉保卫战中,滇军担任排市及富水北岸的阻击日军任务。王树云所在的滇军六十军一八四师(师长张冲)血战排市,重创了来犯之敌。日军在滇军的抗击下,联队中级以上军官阵亡过半。由于遇到了滇军的顽强阻击,急红了眼的日军使用了毒气弹,滇军伤亡惨重,但仍拼死战斗,阻滞日军行动,使日军不能按时切断粤汉铁路,滇军顺利完成了阻击任务。

有一次,王树云所在的工兵营与一小股日军部队遭遇,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拼刺刀的白刃战。出院归队才几个月的王树云身体仍然虚弱,哪里是日本小队长的对手,鬼子小队长用三八步枪一扫,他手中的步枪就被扫得飞了出去,鬼子小队长的刺刀一下刺入了他的左肩,疼得他一个趔趄就倒了下去,他顺手抓住了一棵小树,当鬼子小队长的刺刀再次恶狠狠向他胸口刺来的时候,他手中的那棵小树弹了起来,一下刷在鬼子的脸上,鬼子一时睁不开眼睛。王树云挣扎着趁机拉动了挂在鬼子腰间的手雷爆炸栓,一个翻身滚向沟里,鬼子被自己的手雷炸上了天。王树云受伤后被送入陆军二十六医院治疗。

1938年8月,王树云所在的滇军六十军一八四师在九江与日寇板垣师团一个联队作战,日军地上有大炮,天上有飞机,阵地无数次被轰炸,日军还使用了毒气弹。在营长牺牲的情况下,王树云指挥工兵营,在一天内冒着日军的炮火三次架好一座桥梁,让中国军队顺利通过,然后又带一个工兵班将桥梁炸毁,迟滞了日军装甲车辆的通过。为了阻滞日军辎重部队的进攻,掩护部队撤退,王树云带领工兵营布置掩埋第三道反坦克雷,战到只剩下一个排的兵力,还阻止不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当王树云率两个士兵用炸药包摧毁了日军的一辆坦克向后撤退时,被日军装甲车上的机枪子弹射穿左胯,在送往鄂西野战医院的路途中又遭遇日军飞机轰炸,右手臂被炸伤。

1939年春节前夕,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率领国民党中央慰问团到鄂西野战医院视察慰问,看望伤病员。每个伤员都得到了一份宋美龄的慰问品,里面有“银耗子”、毛巾、肥皂和一些饼干及糖果,伤兵们很受感动。

当宋美龄视察到王树云病床旁时,医官介绍说:“他是参加北伐的老兵了,命大啊!这是他第五次受伤住院了。”五次受伤还活着?宋美龄听了也有点吃惊,就叫王树云把衣服掀开让她看看身上的伤疤,并详细询问了王树云的成长经历及作战负伤情况。王树云指着肩膀上的伤疤说,这是炮弹伤,又指着腿上的伤疤说,这是三八大盖打穿的枪伤、指着左肩上的伤疤说这是刺刀伤,这次是机枪伤,伤得最重,扇子骨打掉了一块。当得知王树云曾参加过蒋委员长领导的北伐战争,参加过卢沟桥抗战,这次又在武汉保卫战中受伤时。面对那块块伤疤,宋美龄被感动了。她问王树云现在是什么军衔,王树云如实回答说少校副营长。北伐过来的老兵,负过这么多次伤,军衔却如此低,宋美龄觉得有些不公。她知道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腐败严重,存在升职靠后台、靠钱提拔的种种弊端,特别是国难当头,仍然有一些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发国难财。面对眼前这些为抵御侵略者浴血奋战的伤兵,她内心感慨万千,但为了鼓舞土气,又不能流露出自己不满的情绪。她指点着王树云的五次伤口,有些激动地说:“王树云,十多年中你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五次负伤,你无愧于做一个中华民族之英雄。我要代你向中央请奖!”说完这话,宋美龄又交待陪同视察的野战医院负责人做两件事:一、把王树云五次负伤的经过和情况写成报告,分别上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及国民政府行政院;二、务必派医院最好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精心治疗王树云的伤情,让他早日康复。

因为有了宋美龄的嘱咐,王树云在医院得到了精心护理和治疗,伤口很快就愈合了。那时的湖北,前方战事不断,每天有大批伤兵从前方被送到后方医院,医院的床位、医生有限,到处人满为患,尽管身体还是十分虚弱,但王树云主动向医院提出出院重返部队。就这样,他离开医院。至于宋美龄慰问时所说的那些话,他也没当真,甚至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王树云出院后只知道自己的部队已向北开拔,他沿路打听,追寻部队。这时,他才感受到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虽然自己是副营长,但离开了部队,形同一个小百姓!虽然身上穿着军装,想为国抗日,但吃住行全都是自己的事。出院时自己身上本来就没有几个钱,走了四五天,钱就花光了。被逼无奈,王树云只得饿着肚子到达宜昌,找到一个伤兵收容所,才暂时有了个栖身之处,但再也没有能力去找部队了。

宋美龄慰问抗日前线战士,亲自为伤兵包扎。

有一天,王树云在街上闲逛,遇到两位操云南口音的伤兵,就问他们是哪个部队的?经相互介绍,方知他们曾是工兵第八期的同学。王树云说自己刚出院,想去找部队却没想到这么不容易。两位同学十分敬佩王树云这种杀敌立功的气概,但还是劝王树云回家休养算了,说你已经五次负伤,也算对得起这个国家了。王树云一开始不同意,这不是他从军的初衷,何况眼下国难当头,正需要军人卫国的时候。但两位同学又说:“看你现在伤成这个样子,就算你找到部队,也是个累赘!只会给部队增加负担!”这下说中了王树云的要害,他想,是啊,要是再次上了战场,自己还能像过去一样摸爬滚打与敌人拼刺刀吗?他觉得还是这两位同学考虑得比较实际,但自己就这样离开部队,心里还是有些恋恋不舍。他思前想后考虑了好几天,就算退伍也要堂堂正正从部队回家。另外,他还想最后见见与自己战斗过的那些战友。

当时的宜昌伤兵收容所,收留了许多因伤病没跟上部队的士兵,虽然吃住不愁,但发不出军饷,更不可能提供伤兵回家的路费。王树云只好写信给沙桥老家,向亲人要点钱。

王树云从十六岁跑出来从军以后,就没给家里写过一封信。一开始是不敢写,因为自己欺骗了父母,让父母伤了心。后来自己邀约出来的三位老乡在北伐战争中阵亡,只有自己还活着,他内心有些愧疚,更重要的还是怕那三位同乡的父母去找自己父母的麻烦,就更不敢写信回家了。十五年来,王树云的父亲因为他这个不孝顺的儿子,整天唉声叹气,后来还吸上了大烟,身体一天天地垮了下去,没隔几年就离开了人世。原本稍微富裕不愁生活的家庭,因失去了顶梁柱,家道就这样慢慢衰落了。十多年音信全无,沙桥人都以为当年跑出去从军的这四个少年,早已经在军阀混战中葬身异乡了。当王树云的母亲接到儿子的信时,方知儿子还活着并想回家,激动得老泪纵横。她找到王树云的舅舅,在其他亲戚邻居的帮助下,才筹得一百五十元法币,电汇给王树云。

谁也没有想到,宋美龄在鄂西野战医院慰问时说要代王树云请奖的话还真变成了现实。1939年冬,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国民政府行政院通令授予王树云抗日“民族英雄”称号,并晋升为中校营长。电报通知鄂西野战医院转王树云并寄附蒋介石亲书“民族英雄”横幅一帧。野战医院因王树云已经离开,又联系不到王树云所在的部队,遂将电报及蒋介石亲书“民族英雄”横幅转寄王树云老家的镇南县政府。镇南县长赵正岳接到鄂西野战医院转来的电报和包裹后,如见皇帝圣旨,紧急召开县政府会议,了解王树云的家庭情况。当得知王树云从军后这么多年,家境衰落,穷困潦倒时,县政府决定筹款为抗日“民族英雄”王树云修葺故宅。县长赵正岳饬令县政教督员夏和昌、殷廷彦会同二区区长陆润泽、沙桥镇镇长余朝臣负责落实此事,并筹备为王树云家悬挂蒋介石手书抗日“民族英雄”匾额事宜。制匾一事系由夏和昌一手操办,特请大理剑川名匠李福海精心制作,把蒋中正的题词“民族英雄”四字按照笔迹原样雕刻于匾额正中,右边刻电文全文,左边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行政院长宋子文题赠,再下刻镇南县政府立。匾额系用朱漆作底衬,以金箔贴字而成,匾额两边悬挂木制板瓦形楹联,此联请清光绪丁酉年举人余亲贤铸词,殷廷彦书写:“杀敌建奇功,植槐家风光民族。立功邀上赏,抗日男儿逞英雄。”

一时间,王树云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日“民族英雄”称号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沙桥,传遍了镇南县的村村寨寨,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沙桥民众和王树云的亲戚均感到骄傲和自豪。沙桥区镇公所为此组织沙桥人民抗日宣传队,把王树云的抗日英雄事迹编成话剧在街头演出。

1940年农历正月初七,镇南县为抗日“民族英雄”王树云挂匾仪式在沙桥隆重举行。镇南县各界人士一千余人云集沙桥召开庆祝大会,敲锣打鼓,盛况空前。王树云的母亲、舅舅和其他亲属被请上主席台,许多单位送上大红锦旗表示祝贺。遗憾的是,这时沙桥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还没有回到故里。在一阵热烈的爆竹声中,一块金碧辉煌的匾额装钉在王树云的故宅门楣上,两边悬挂木制阴刻镀金粉的楹联,顿时气派非凡,前来瞻仰者众。当天晚上,沙桥抗日宣传队演出以王树云的抗日英雄事迹改编的话剧《抗日英雄》和传统剧目《木兰从军》。

挂匾仪式结束后,夏和昌和殷廷彦就把王树云十六岁从军,五次负伤,被蒋介石授予抗日“民族英雄”的事情写成新闻报道,投寄昆明省报。过了不久,《云南日报》就登出了王树云抗日立功,被授予抗日“民族英雄”称号,即将荣归故里的消息。

此时,王树云在宜昌伤兵收容所收到家书及汇寄的车旅费后,徒步登上归途。湖北宜昌与云南镇南,相隔千山万水,加之战时交通极不方便,王树云一路跋山涉水,进昭通,翻越乌蒙山,历尽千辛万苦,直到1940年农历二月间才到昆明,住于大兴街一家小客店中,此时,母亲汇去的旅资早已用尽。由于伤后身体虚弱,加之营养不良,一路风寒,王树云刚到昆明就病倒了,感冒咳嗽,就在小店里休息了几天。他把身上用来御寒的军大衣拿到街上变卖,以作糊口之资,一天只能买个馒头或包子就着旅馆的白开水充饥,还欠下了几天的宿费。后来实在无法,才硬着头皮向店主说出实情,以求借回家路费。

就在王树云和店主艰难交谈之时,恰巧店主的女儿读书放学回家吃饭。此女在昆华女子中学读书,她听王树云与父亲讲述自己的经历,有些耳熟,就联想到近日报载之消息,越听越觉得他像《云南日报》上报道的抗日英雄王树云。店主的女儿惊奇地上前问他:“你是不是叫王树云?你是不是镇南县人?你是不是受过五次伤?”王树云惊奇地望着这个姑娘,就像遇到了大救星一样,连声回答说是啊!你是怎么知道的?“想不到,大名鼎鼎的抗日‘民族英雄’就住在我们家!爹!他就是报纸上说的那位抗日民族英雄王树云!”

王树云忽听自己一下子成了抗日民族英雄,有点莫明其妙,一时张口结舌,不知所云。店主女儿一五一十把报载之内容告诉了他,他才知道老家沙桥发生的一切,才记起蒋夫人宋美龄在慰问伤员时曾说代他向中央请奖的话。

事情到此有了转机,店主及女儿感叹道:“堂堂抗日民族英雄怎么会落魄潦困到如此地步?”店主说:“王英雄!你莫急,我的儿子就在巫家坝某炮兵团当兵,他们的连长就是你们镇南沙桥人,名字叫夏际昌。”当晚,店主就领着王树云,找到驻防昆明南郊巫家坝机场的国民党某炮兵团,见到了王树云的同乡夏际昌连长。夏际昌为王树云付清了旅店费用,并安排他乘车回到了离别十五个春秋的故乡沙桥。

王树云回家后约两个月,又收到原所在部队寄来的一大个包裹。包裹是由当时的陪都重庆寄往沙桥的,打开一看,里面是一面蓝缎面横幅锦旗,旗面系用金线刺绣,上端是一幅卢沟桥的图案,桥头堡上绣了一面青天白日旗,右上角书“树云同志纪念”六字,中间是“功在党国”四个大字。看着卢沟桥上那么熟悉的石狮子,王树云什么都明白了,这是二十九军对他在卢沟桥保卫战中负伤立功的肯定,是对他抗日的最大褒奖。虽然这奖赏来得有些迟,而且可能是在蒋委员长授予“民族英雄”之后才不得不追认的,但王树云因参加卢沟桥保卫战而感到自豪,在他心里,这与蒋介石送的“民族英雄”横幅一样珍贵。王树云把这幅“卢沟桥保卫战”纪念锦旗视若珍宝,一直珍藏在自己床头的箱子里。

王树云回乡后,颇受家乡父老尊崇。镇南县政府先后委任他为平桥区区长、凤山(即沙桥)镇镇长。在他任职期间,热心为家乡办实事。至今,沙桥民众经常说起的还有三件事:

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当年的沙桥封建礼俗非常盛行,结婚要一乘花轿,三付滑杆,八匹骑马,准备好多嫁妆。不少人家媳妇才娶进门,田产已被典卖,负债累累,坑害子孙几代人。王树云在全镇推行“文明婚礼”,并自己率先垂范,第一个举行新式婚礼:新郎新娘戴红花,留声机播放优美乐曲,在礼堂向孙中山像三鞠躬,和亲戚朋友共进一餐便饭即完婚。在王树云任期内,不论穷人富人,均照此办理。

推广栽桑养蚕。沙桥除传统农业外,林业、养殖业欠发达。王树云在沙桥引进优良桑树和蚕种,大力倡导蚕桑业,他要求全镇每人在荒山上植桑树二十株,自己带领王姓家族栽下两千株。沙桥的蚕桑业发展起来了,蚕丝除销往南华、楚雄外,曾一度销售到昆明。

引水回龙坝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当年沙桥人用水雨季靠接瓦沟水,旱季就在河边掏沙取水,群众深受缺水之苦。王树云作出“引回济沙”决定,动员全镇石匠在毛家山打五面石和卷槽石,修建起了五公里长的引水渠和五百立方米的“龙塘”,当清泉从“龙嘴”吐出时,全镇男女无不欣喜万分。

王树云的后半生非常不幸,晚年因战伤复发,造成下半身瘫痪,生活十分不便。还因为与国民党旧军官沾边,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均成为被打击批斗对象。曾一度感到自豪的蒋介石题“民族英雄”横匾,让他惶惶不可终日。在文化大革命中,王树云被一群红卫兵揪斗,遭到残酷折磨,“功在党国”的锦旗被烧,抗日“民族英雄”横匾及楹联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运动中被付之一炬。

1979年10月4日,王树云于沙桥家中抑郁而终,时年七十一岁。

(宋庆龄慰问战士图片来自新浪读书)

·名人轶事·

甘当“走狗”

清代著名画家郑燮(郑板桥),诗、书、画皆绝,个性鲜明,被人誉为“扬州八怪”之一。他极为崇拜明代著名画家徐渭(号青藤),一生都在揣摩吸取他的诗词书画艺术特长,为此,他曾专门刻了一枚印章“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以表示他心甘情愿地做青藤门下的忠实“走狗”。

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也表示自己要做徐渭(青藤)、朱耷(雪个)、吴昌硕(老缶)的“走狗”,他对这三位大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自叹“恨不生前三百年”,如果与他们同世,他就要为他们磨墨理纸,如果“诸君不纳”,他就“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为此,他在《老萍诗草》中写道:

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

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这表示他不仅要做这三位艺术大师的“走狗”,还要在他们三家之中轮番地讨教,齐白石正是凭借着这种执著的精神,虚心地学习他们的艺术精华,为己所用,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特色,终于成为享誉中外的艺术大师。

(《中国名人绰号的故事》张壮年、张颖震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

猜你喜欢
民族英雄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抗日英雄万全策
《郑成功》教学实录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
抗日英烈马威龙
民族英雄
爷爷的抗日
宗伟勇 “民族英雄”追梦布拉格
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纪念刘志丹诞辰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