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兵+++曾永卫
摘 要: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由之路,但由于校企在合作教育方面目标和动机的不同,再加上企业缺乏政策激励,校企合作呈现出“一热一冷”的现象。本文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基于“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原则下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新机制。
关键词: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机制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这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界的重大共识。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提出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三大改革方向和五项改革重点任务。其中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是实施“3+1”校企联合培养的前提,创立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是“卓越计划”顺利实施要着力突破的一个“瓶颈”。
一、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由之路
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是工程实践。杰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特质。目前,我国工程教育的环境条件,既不具备美国工业界对进入工业企业的毕业生进行必要训练的工程师岗位培训系统,又不像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那样能向在校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和实习的足够的训练。工程教育与工业界脱节,实践教学严重不足,工程教育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工程训练。工程类毕业生与欧美相比,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出现“毕业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人才不对接”的社会现象。
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的问题,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只有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工程实践中心建设、学生评价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教育与工业界脱节的问题,才能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高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工程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企合作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生产一线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最佳课堂。因为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有效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提供学生真实的工程实际环境;第二,帮助高校了解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一线的需求;第三,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工程经历。校企本着“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能缩小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差距,有效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坚定不移地走校企联合培养之路,是提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而如何协调校企利益,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工程教育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由之路。
二、我国校企合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校企合作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校企合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也不够快,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校企合作缺乏有力的政策激励和财政支持
校企合作教育在西方已走过百年历程,从英国著名的“三明治”模式到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从美国的“学工交替”到日本“产学官”合作,虽然各有特点,但基本上都建立了“国家立法、政府组织、校企联合实施”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政府在校企合作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协调、组织、管理、推动的行为功能。在德国,国家规定企业每年有义务接收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而企业因此可以得到国家规定的免税等激励政策。学校和企业之间经费渠道通畅,相互扶持,共同受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双元教育”合作机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缩短了企业用人和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我国校企合作教育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没有相应的教育、科技体制的支持,始终没有突破运行机制和政策环境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政策激励上,关于“校企合作”的规定都是比较宏观的指导性意见,缺乏具体、可操作实施的细则,政府还没有形成必要的法律法规以及权威的宏观调控机制。二是在财政上,缺乏校企合作专用的资金保障。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也无法像高等工程教育强国企业那样能够获得财政基金的支持。三是在激励措施方面,政府还没有出台一些实质性的优惠措施如税收减免等,以有效吸引企业参与到工程教育中来。
2.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内在驱动力不足
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与教育行为的动机和目标是不同的,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学校追求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充分发挥校企的自身优势,就要寻求校企合作的“最佳结合点”,尽可能使工业界和高校机构的合作目标趋向一致。目前,校企双方在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上的态度呈现出“一热一冷”的现象。学校对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师的愿望迫切强烈,而企业由于缺乏外部激励再加上对生产秩序与安全的考虑,则显得积极性不高。因为无论指导思想还是在实际合作中,对企业强调义务承担的多,缺乏利益的补偿,使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据我们调研,目前吸引企业参加校企联合培养最大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一旦这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企业几乎没有兴趣投入太多精力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再加上校企双方对利益的认同是有差异的,教育的规律和企业生产规律也是有差异的,校企双方在利益目标上常常不能达成一致。这就导致大多数企业与学校合作停留在浅层次上。在运行机制上,大部分校企合作是短期的,浅层次的,不规范的,甚至是靠校友关系才得以维系,尚未形成协调统一的、自觉规范的校企合作体系。
3. 高校本身存在的认识问题和局限性
目前,高校都开展了形式各样的校企合作,但更多的还停留在表面上,除了以上分析的原因之外,高校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对校企联合培养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卓越计划”班学生企业学习阶段时间为一年,这一年的学习时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实习,而是采用“项目制”和“轮岗制”等学习形式,进行真刀真枪地工程实践训练。高校还要进一步认识到:“卓越班”学生的工程创新和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等,必须在实际的工程环境中才能得到培养和锻炼,从而更加坚定只有联合企业才能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决心。二是高校没有能够吸引企业目光的学科及专业优势。尤其是地方性院校在学科、专业、科研及产学研合作方面没有研究型大学所具有的优势,很难吸引大中型企业联合学校开展合作教育。再加上由于缺乏政策的激励和资金的保障,高校推进校企联合培养确实困难重重。三是高校自身投入有限。目前,“卓越计划”所有的投入都只能依靠学校单方面进行。学校由于投入有限,其激励措施有时候显得十分无力。高校还需要进一步争取上级主管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调动“卓越计划”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卓越计划”下教学的投入是巨大的,尤其是校企联合培养阶段,需要一线教师深入现场进行指导。而这种投入往往是看不见,教师的辛勤劳动评价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调动教师和管理人员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是保障“卓越计划”顺利推进的着力点。
三、创立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新机制的研究
在当前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不到位和企业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校企联合培养最重要的执行力还在高校层面。高校应主动联合企业,用“亲产业”的行动赢得企业的支持与合作,坚持“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校企合作的根本原则,紧密结合校企实际,站在校企共谋发展的立场,与企业一道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联合培养的良性循环机制,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基于“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双向选择机制
校企联合培养首先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校企之间要善于求解利益趋向的共同点,寻找到相互合作的纽带,并建立多样化的合作平台。学校应放低姿态,主动出击,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学科专业优势,科研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利用一切社会资源积极向企业推荐自己,寻找人才培养的合作伙伴。高校与企业存在着“互惠共赢”的潜在合作关系,企业和高校在科研合作的大门打开之际,人才培养合作的大门也随之打开。同时,高校也要科学选择合作企业,要按照“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自身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要求,有意识地选择理念先进、条件优越、有较成熟企业文化、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开展合作。要建立合作企业数据库,进行动态管理,并能够利用各种渠道,建立广泛的企业行业联系网络。校企之间的双向选择,要进行深入地交流与沟通,清楚与合作相关的必要信息,主要包括: 为什么要合作、合作的出发点和目标是什么、各自有哪些优势与不足、如何进行深层次地合作、其运行条件与外部条件支持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校企之间本着“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在促进校企共同发展的前提下,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的新机制。
2. 基于企业内在需求的利益驱动机制
校企联合培养的关键在于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基于企业的内在需求,建立利益驱动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和良性运转的纽带。高校应重点考虑:如何满足企业的需求,找到利用学校资源,切实真正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研发管理上的困难。“卓越计划”下高校满足企业的内在需求主要有:(1)优先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降低企业人力培养成本,为企业选拔和储备优秀技术人才;(2)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培训员工;(3)校企共建实验室和研发平台,共同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技术改造;(4)校企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全面合作;(5)帮助企业宣传企业品牌形象、进行产品推广;(6)校企文化的融合,引导企业意识到学生实习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好处,促进企业优秀文化的塑造和学习型企业的建设;(7)争取国家对“卓越计划”联合培养企业的政策激励或政策性优惠,如减税、贴息等;(8)引导企业理解并支持“卓越计划”,把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看作企业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并以此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9)高校为参加“卓越计划”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当然,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作为高校,只要不断深入企业,逐步建立起基于满足企业内在需求的利益驱动机制,才能为校企联合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3. 基于校企联合培养的保障机制
校企联合培养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费保障机制:主要是要求学校按照“卓越计划”实施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保障校企合作各项活动的开展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为确保专项经费能落到实处,要对校企联合培养经费的构成进行科学分析,分解,列出详细的经费开支科目、预算金额和经费保障的计算说明。如企业学习阶段经费应包括:企业导师指导费、企业方管理和联络费(人力资源管理)、学校指导教师差旅费、学生往返路费、学生住宿补贴及其他费用。每一项经费都应该落实到位,从而逐步建立起稳定畅通的经费保障机制。二是政策激励和考核评估机制。校企合作必然对教师和管理者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学校必须制定一系列奖惩制度,奖优罚劣,调动教学、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对教师而言,学校要优先安排有企业工程经历、教学负责、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承担“卓越计划”班授课任务。同时,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激励教师投身课程整合、教研教改、取得企业工程经历、加强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等各类教学活动,学校要从制度上予以导向,从经费予以激励。对学生而言,对进入“卓越计划”实施班的学生,可享受学校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如图书借阅按教职工对待,奖学金比例提高,各类学科竞赛向“卓越计划”班学生倾斜等;表现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工作或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为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的考核、评估与反馈(质量控制),要根据实施专业特点和培养方案,建立包含时间进程、教学任务进展、质量反馈等内容的监控体系,可采用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企业现场考察、作业课程设计检查、与企业指导教师交流,听取企业反馈等方式加强过程管理和实时监控。
4. 基于情感与校企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
校企文化的融合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润滑剂。由于校企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必须建立基于情感与校企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一是要有推动校企合作双方长期合作共赢的机构,如校企联合培养协作组,主要起到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督促检查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二是高校在校企合作中要牢固树立面向企业的服务意识,把企业看作自己的客户,应尽可能地对每家企业登门造访,通过校友等各种途径,建立校企之间的情感联系,将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和需求提升到战略层面上进行沟通和统筹。三是加强大学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彼此间的沟通与理解,促进校企共赢,并在校企合作中吸收彼此的优点和长处,尤其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林健. 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2] 苟建华.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运行机制建设的探索[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 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8).
[4] 刘建强.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2010(6).
[5] 贾小平. 构筑校企合作联盟建立长效运行机制[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项目“创立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师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2]401号课题序号367号)”和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运行机制及方式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1BGD017)”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周 杨]